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患者共情能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诱因。方法:随机从社区中选出 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再从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中随机选出 6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进行人际反应的测试,利用人际反应测量表。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共情能力相关因素的测量,利用社交孤独调查表、 Texas社交能力调查表、 Rosenberger自尊情绪调查表、精神病患者社会能力调查表以及阴性症状评估表等。结果:在经过对回收问卷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在人际反应的测试中,对照组总分要明显高于研究组,并且总分散度要低于研究组。在调查中发现,患者学历及阴性症状与其共情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人际反应测试结果和 Texas社交能力调查表、 Rosenberger自尊情绪调查表的测试结果呈现正向相关。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感缺陷,其共情能力较差,自尊水平不足,同时缺乏自信心,对社会活动有较高的回避性,情感孤独,这些都是精神分裂患者的典型心态。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家属参与式护理在 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 11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 组、对照组,每组患者 55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研究 组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 采用精神分裂自我管理量表( SSMIS )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SSMIS 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3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式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子女的心理状况。方法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子女108例进行SCL-90心理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定结果显示9个因子的阳性率均超过51%,其中强迫症状最多,92例,占85.19%。女性阳性均分/恐怖均分与男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促进其心理健康;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其面临的心理困扰,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 心理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7年 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32例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精神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精神分裂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 60例女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每组 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 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8周两组 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均< 0.05),各时点 PANSS评分两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而轻,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女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精神分裂属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精神障碍,具有慢性、持续性、症状持续加重及功能逐渐丧失等特点,且常伴有持久的缺陷性症状,包括认知缺陷、阴性症状等[1]。神经认知障碍属于精神分裂的核心症状,多涉及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等方面,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甚至会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2]。相关研究指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损害与血清Hcy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本研究主要探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血清Hcy水平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水平变化 认知功能 HCY 慢性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对 8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对比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大体功能量表( GA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痊愈 33例,显效 31例,有效 18例,无效 3例;第 16周后 BPRS、 SDSS积分低于第 4周,第四周低于第 1周,第 1周低于治疗前,第 16周后 GAS积分高于第 4周,第四周高于第 1周,第 1周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主要不良反应为心肝肾功能异常、体重增加、嗜睡等。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疗效较好,多数患者数周内精神症状可获得显著改善,大体功能、社会功能初步恢复,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酌情用药,采用序贯给药等方法控制药量,积极采取家庭干预等其它方法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定期开展不良反应监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利培酮 疗效观察
  • 作者: 韩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3期
  • 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韩利【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医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做研究,患者均实施护理程序,总结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的自知力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服药的总依从性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护理程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自知力,并提高服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着重分析和探究吸烟对慢性精神分裂男性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影响。方法结合研究的需要,有效收集到男性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共40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中包括吸烟患者330例,非吸烟患者70例,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情况有效采用锥体外系副作用反应量表(ARatingScaleforExtrapyramidalSideeffects,RSESE)针对患者所呈现出的抗精神病药物等相关副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分析。结果从具体研究可以有效看出,所有的研究对象不管是吸烟或者非吸烟的患者,其RSESE总分和各分条方面的得分,组间的比较差异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男性患者而言,吸烟对于抗精神疾病药物副作用的影响,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并没有明显的缓解和改善。

  • 标签: 吸烟 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 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 影响
  • 简介:精神分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1],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2],给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巨大痛苦和严重负担[3]。对于该种疾病的研究治疗从未间断过。随着药物研究的进展,非典型抗精神病在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运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4]。帕利哌酮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目前认为是通过对中枢多巴胺2(D2)受体和5-羟色胺2(5HT2A)受体拮抗的联合作用介导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阿立哌唑 疗效观察 利培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
  • 简介:目的对在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标准化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精神分裂标准化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方法66例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社会能力、个人卫生、个人兴趣评分分别为(27.162±2.752)、(28.463±4.372)、(22.041±2.3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743±5.132)、(17.253±3.144)、(17.132±3.2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激惹评分分别为(7.561±2.733)、(7.831±1.144)、(6.163±1.153)、(7.123±4.1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71±2.872)、(13.142±4.324)、(8.643±4.011)、(13.252±5.5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标准化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成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的精神分裂状的改善,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利,应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住院精神分裂症 标准化管理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痴呆症 生活质量
  • 作者: 舒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沿滩区人民医院舒艳小儿饮食状况一直是宝妈宝爸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挑食、进食少、厌食都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其中厌食是较为严重的状况,宝宝厌食时将引起宝宝消瘦、严重营养不良,使宝宝免疫力及抵抗力低下,患病风险明显升高,危害巨大。那么,宝宝厌食可控吗?如何分辨宝宝是否存在厌食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尿酸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它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高尿酸血若得不到及时控制,血中尿酸浓度持续升高,则会直接损伤关节、肾脏、血管、胰岛,增加痛风发作、慢性肾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或者加快原发疾病的进展速度.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人类健康 发病年龄 尿酸浓度 直接损伤
  • 作者: 余自淑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余自淑产后抑郁症主要就是指孕妇在完成分娩之后,出现的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与其他的抑郁症类似,产妇会出现焦虑急躁、容易哭泣、情绪变化频率较快等不同的方面。若情节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产生自杀的念头。对产后抑郁症进行早期心理疏导,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与心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经常会出现产后抑郁的问题。在完成分娩后的第一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女性会出现轻度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谢缤纷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峨眉山市中医医院谢缤纷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女性疾病,两者都可引起月经的改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这两种女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段享娥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儿科段享娥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因为父母身体中的染色体隐形遗传形成的,一般是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家长要在孩子刚出生三天的时候,就要去进行检查,一般都是采集宝宝的脚后跟和末梢的血就可以。一般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但是苯丙酮尿症没有及时的去治疗的话,那么就会有很严重的后遗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毛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公立卫生院毛冬梅妊高症指的就是妊娠高血压的综合征,一般在妊娠六个月左右会出现该症状,但大多数在妊娠7个月—8个月之后多见,该症状严重危机到胎儿与母亲的生命。当前医疗事业中对该疾病引起了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妊高症进行早治疗、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大大降低了胎儿与母亲的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