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银屑病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通过病情观察、环境布置、皮肤和创面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严格做好卫生与消毒工作,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5个月后,银屑病症状消失,皮肤有少许色素沉淀,目前患者在院休养中。

  • 标签: 银屑病 精神分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患者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家庭支持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保住院免费政策对精神分裂患者住院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组群调查,比较本院重症精神科男女病区享受桐乡市低保住院免费政策的精神分裂患者和对照组为同期桐乡市户籍的精神分裂患者,调查分析两者在院前症状明显持续的时间、住院床日方面、人均日费用、人均住院次数、症状缓解程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症状明显持续的时间、住院床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人均日费用、人均住院次数无差异,症状缓解程度(PAN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保住院免费政策对精神分裂患者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政府应该扩大覆盖面,使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低保免费政策 精神分裂症 住院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患者认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SWM、VFT、PANSS等评分变化。结果在VSWM、VFT、PANSS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结论rTMS治疗精神分裂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症状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心理团体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全部口服利培酮合并心理团体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只服用利培酮治疗,治疗疗程中未进行心理团体治疗,对比两组的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异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团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体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体质量和BMI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患者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极大的改善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认知心理治疗对疾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患者76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为参照组、干预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认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依从性相比差距大,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认知心理疗法运用在精神分裂患者中能控制复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普及。

  • 标签: 复发 精神分裂症 认知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应用群组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96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精神分裂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为患者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实施群组管理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SPI、SST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SPI、SS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PI以及SST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应用群组管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使其病症以及社会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群组管理 健康教育 慢性精神分裂症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持性精神分裂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平均显著下降,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维持性治疗精神分裂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奥氮平 维持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辅助治疗精神分裂改善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64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帕罗西汀辅助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效果良好。

  • 标签: 帕罗西汀 辅助治疗 对精神分裂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计算机随机编号结果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8)和综合组(n=38),分别采取常规抗精神药物治疗和此基础上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综合组患者SQLS生活质量总分、BP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住院精神分裂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集体心理治疗方法,运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比较,并对比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能使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情绪获得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不断减少,治疗效果大幅度提高,从而集体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集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4月份到2018年4月份收治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条件下加行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比较分析中能够发现差异化的存在,统计学符合P<0.05的意义。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恢复期精神分裂护理中,能确保患者各个因素的改善和控制,保证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预后能力的优化,也适合临床上的积极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立哌唑为主的精神分裂用药配伍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精神分裂治疗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48例采用阿立哌唑配合奥氮平为主的用药配伍方式,参照组48例采用阿立哌唑配合齐拉西酮为主的用药配伍方式。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及半年内的复发情况;观察患者肝功能情况;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发病周期;观察患者焦虑情绪SAS评价情况及抑郁情绪SDS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观察组半年内复发例数显著少于参照组,观察组肝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基于SAS和SDS的心理状态评估,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综合有效率60.5%,参照组综合有效率54.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阿立哌唑配合奥氮平为主的用药配伍更适用于精神分裂治疗;

  • 标签: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用药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临床中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所具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于2015年11月—2018年3月接诊的精神分裂患者89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接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较治疗前,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各认知功能评分改善显著,P<0.05;且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在明确改善其认知功能的同时,配合药物起到较好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精神分裂病人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病人5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且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认知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在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病人实施认知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各项效果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评分,两组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优秀,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绪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病人约束性保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并接受约束性保护的精神分裂病人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约束性保护过程中实施情绪干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阴性症状评分(SANS)、约束性保护持续时间。结果干预组在约束性保护后SAN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首次约束性保护时间为(5.63±3.18)h,对照组为(9.45±4.2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病人约束性保护过程中实施情绪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阴性症状,减少约束时间。

  • 标签: 情绪护理 精神分裂症 约束性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无陪护护理方法,以及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接收治疗的56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有陪护护理,观察组采用无陪护护理。结果观察组IPROS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71%、32.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陪护护理有助于减少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同时有助于患者的精神康复。

  • 标签: 长期住院 老年 精神分裂症患者 无陪护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爱护理模式在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6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关爱护理模式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HAMD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9.61±2.14)分低于对照组(15.26±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关爱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对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关爱护理模式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