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检验科免疫实验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措施。方法: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间于我院检验科施行免疫检验的标本中随机选择 3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探究标本的病毒类型及阳性率。结果:经检验结果显示, 350例研究对象中有 208例结核患者、 98例梅毒患者、 20例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24例免疫缺陷病毒患者,且组间阳性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P< 0.05)。结论:分析探究医院检验科免疫实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取定期消毒、检验培训、制定并落实规范化操作流程等针对性防控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达到提升实验安全程度,防控检验人员突发感染的效果。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 ]在民办院校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诊断学是其必开设的基础课程。而问诊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诊的技巧依赖于丰富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为锻炼学生的问诊技能,提出开放实验实验教学设计,并针对其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模拟问诊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完善措施。

  • 标签: [ ] 开放实验室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模拟问诊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10月间需在我院进行手术的 5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细节组和常规组两组,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安全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组患者的手术护理安全度与护理满意度都要高于常规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研究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 方法 :医院消毒供应于 2018 年 6 月开始实施手术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于前后一年各选取 110 例手术器械,对比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 结果 :实施后手术期器械清洗、消毒、包装以及发放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 P<0.05 。 结论 :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可以手术器械清洗包装质量,从而提升手术器械使用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手术室器械 清洗包装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在手术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素质培养中应用手术护理配合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3 名手术低年资护士,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专业素质培养中实施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手术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将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应用在 3 名手术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素养培养中,并由护士长以及护理组长作为考核者,对参与素质培训的 3 名护士进行定期的考核,其理论笔试成绩均为 85 分以上,同时期护实践操作成绩均为 90 分以上,较以往为考核成绩有显著的的改善和提升。经调查,医生对 3 名手术低年资护士的考核总满意度也较以往有所提升。结论:在手术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素质培养中应用手术护理配合路径,能够使手术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并使医生的满意程度得到提升,值得护理工作的广泛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手术室 低年资护士 专业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有关呼吸信号的节律、强度和频率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呼吸器官的损伤作出反应。因此,监测人体呼吸状态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然而,目前的医疗呼吸监测设备往往体积庞大或价格昂贵,而且经常使用传感器和测试与身体直接接触,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压力。同时,人体的有意运动可能会导致传感器的脱落和位移,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效。

  • 标签: 呼吸信号 传感器 检测仪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当前消毒供应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总结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全年消毒供应风险管理情况,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实施在2019年全年的消毒供应风险管理中。在对策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500批次的消毒灭菌,统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策实施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是0.2%,明显低于对策实施前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46%,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风险管理 评估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血站血液检测中采用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方案的价值。方法:选择我血站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接收无偿献血标本 12440例,均使用酶免检测、核酸检测两种方法开展平行筛查,如果酶免疫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以核酸检测 NAT挖出 HBV-DNA、 HIV-RNA、 HCV-RNA的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开展分项定量检测以及乙肝血清学补充实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酶免检测筛查发现 HBsAg、抗 -HCV、抗 -HIV-1/2仅 1种试剂为反应性标本与无反应性标本共计 11328例,而采用核酸 NAT检测发现阳性标本共计 38例,阳性检出率为 0.34%( 38/11328)。采用酶免检测对 HBsAg、抗 -HBa、抗 -HBe, HBeAg、抗 -HBc进行筛查,最终确定 24例,确认阳性率为 78.95%( 30/38)。进行定量检测 HBV-DNA阳性 15例,阳性率 70.83%( 17/24)。本次研究中未检测出 HIV-RNA、 HCV-RNA阳性患者。结论:在基层血站平行筛查中采用酶免检测、核酸检测两种方法开展平行筛查能够相互补充,可有效降低血液疾病传播的风险,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显著价值。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平行筛查 基层血站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实验参考。方法 收集绵阳市一例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痰液标本和粪便标本,涉及强阳性和弱阳性和阴性,选取6种国产试剂(A~F 试剂)平行检测,进行RNA 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其性能。结果 A,B,C,D 试剂检测结果(ORF1ab 和N 基因)均为阳性,E 试剂未检出阳性对照未检出,用其阳性对照作为样本加入A试剂同样是阴性结果,所以该试剂该批次质量存在问题,本次实验结果无效,没有进行比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检查满意度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语言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检查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 标签: 无痛胃镜 语言沟通护理 并发症 焦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临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1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的120名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分别60名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焦虚情况、抑郁症状、睡眠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人文关怀的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可改善其睡眠质量,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满意,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消毒供应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从 2019 年 1 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以实施前 2018 年 6 月至 12 月消毒供应工作情况为对照,评价实施优质护理方案(时间为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的效果。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护士工作人员压力评分低于实施前, P<0.05 。实施后门诊、病房与手术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消毒供应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护理人员压力,且可提高医务人员对供应消毒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满意度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miR-1280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 36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12)、模型组 (n=12)和 miR-1280模拟组 (n=12)。假手术组暴露胫骨后即缝合伤口,术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为胫骨中段骨折模型。 miR-1280模拟物组在骨折模型的小鼠腹腔内注入 miR-1280模拟物。通过 qPCR测定 miR-1280, IL-1和 TNF-a的表达水平。通过 Western blot检测 IL-1和 TNF-a蛋白表达情况。

  • 标签: miR-1280,小鼠骨折愈合,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麻醉恢复高龄患者采取保温护理后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结合 2018 年 5月— 2019 年 10月本院 80例高龄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不同的保温护理,其中 40例采取常规保温措施(对照组),剩余 40例采取复合保温措施(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无明显差异, P>0.05 ,护理后研究组的体温上升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体温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 P<0.05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PDCA 循环护理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实施常规护理的 50 份临床资料作为参照组,选择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1 月实施 PDCA 循环护理的 50 份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 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在消毒供应实施 PDCA 循环护理可有效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 循环护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麻醉复苏护理安全总隐患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抽取我院麻醉复苏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间收治的 110例患者入选试验,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总结护理安全总隐患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组间满意度各项护理评分。结果 干预组的满意度,技术和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安全事件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 0.05。结论 在麻醉复苏时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分析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发生安全事件的几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安全隐患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 2018年 1月后对消毒供应进行 PDCA护理管理,抽取进行 PDCA护理前 100件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对比分析进行 PDAC护理管理前后消毒供应的中心物品的灭菌合格率,以及护理管理人员的质量和服务意识。结果 :进行 PDCA护理管理后,消毒供应中物品的灭菌合格率显著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均有所提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进行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物品的灭菌合格率,增强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