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流课程建设方兴未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通用认可的针灸人才,课程建设就要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文件、系统化的双语课程、特色化教学手段、虚拟仿真化的实践操作、包容多元的师资队伍建设等,促进针灸双语课程建设。

  • 标签: 针灸 一流课程 双语教学 中医药文化
  • 简介:摘要:对于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这个“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是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种课程可以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拓展,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保育能力。以往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中,主要重视的都是理论概念,从而轻视了实践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通过考核的方式也更加的单一,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考核变得更加的低廉。而且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主要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找准其精确的定位。为了能够进行注重情感目标,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其他方面的设施,比如教学实际的联系、教育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工作态度、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合作实践意识。

  • 标签: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摄影中卧位站立位对测量腰椎曲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抽取病例样本共50例,样本抽取年限为2021.01~2022.02,均确诊为腰椎疾病病,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资料。所有对象均行X线摄影检查,检查时分别采取卧位和站立位。对比两种体位下相关参数、弓定点位置等测量结果及摄片时间,以评定效果。结果:统计显示,对比前凸指数、腰椎曲线指数、骶骨倾斜角、Cobb角等参数结果,站立位均高于卧位(P<0.05)。两种体位对比弓定点位置结果的差异较小(P>0.05)。对比摄片时间结果,站立位短于卧位(P<0.05)。结论:X线摄影中卧位站立位测量腰椎曲度时,站立位耗时更短,但二者各参数差异较大,无法互相代替,所以还需结合检查目的及病情需要合理选择体位。

  • 标签: X线摄影 卧位 站立位 腰椎曲度 影响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培养医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其医德的树立,对学生、对教师来说均具备重要意义。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做好德育树人工作,其相关尝试可以为教师提供灵感,做好理论知识思政的有效结合。本文将以理论教学课程思政的融合为重点,讲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思路,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理论知识 课程思政 融合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身体测量指标2型糖尿病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体检的成年人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患者100例,非糖尿病者200例,对比2组各项身体指标的关系,也比较饮酒史吸烟史。结果 在体重指数、臀围等多项对比中,糖尿病组都比非糖尿病组高,而且,差异明显。同时,吸烟史饮酒史也都为糖尿病组高。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指标测量中,体重指数等糖尿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中,可结合测量指标正确指导患者实现饮食的调整,尽可能的预防糖尿病的产生。

  • 标签: 体检 身体测量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身体测量指标2型糖尿病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体检的成年人3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患者100例,非糖尿病者200例,对比2组各项身体指标的关系,也比较饮酒史吸烟史。结果 在体重指数、臀围等多项对比中,糖尿病组都比非糖尿病组高,而且,差异明显。同时,吸烟史饮酒史也都为糖尿病组高。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指标测量中,体重指数等糖尿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中,可结合测量指标正确指导患者实现饮食的调整,尽可能的预防糖尿病的产生。

  • 标签: 体检 身体测量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全员、全程及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方式,将爱国情怀、敬畏生命、科学精神培养等思政思维融入组织胚胎学教学中,“三全育人”的完美结合,传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医护工作者。基于此,本研究着重分析课程思政在组织胚胎学中的重要作用及教学思路,以供参考。

  • 标签: 课程思政 组织胚胎学 教学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生巨大变化,而各行业也随之改变,教育形式也应当相应转变。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理念,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线上教学。本研究重点分析肿瘤学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思政的应用价值,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互联网 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学 肿瘤学 研究生教育 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海省风电场工频电场分布情况及强度分析,为作业人员巡检路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测量人员利用HI-3604工频场强仪对青海省内某风电场的工频电场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1Hz~100kHz电场和磁场》GBZ/T189.3-2018,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标准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检测主要针对升压站,其中包括室外和室内,室外主要有主变压器、SUG、GIS、接地变,室内设备主要有二次盘室、35kV高压配电室和400V配电室。室外主变、 SUG、GIS、测量结果虽符合限值要求,但距离限值5kV/m较近。而接地变和室内二次盘室、35kV高压配电室和400V配电室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本风电场各测量点工频电场强度均未出现超标,但室外主变、SUG、GIS设备工频电场的强度远远高于室内测量点。因此升压站室外巡检点应作为巡检人员作业工频电场的关键控制点。

  • 标签: 风电场 工频电场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医案教学是中医临床课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从课堂到临床的关键环节。尽管这种教学法已经渗透到各院校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了,但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的情况甚少,本研究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全面研究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具体过程的组织管理等。

  • 标签: 医案教学 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娩期不同阶段运用不同测量方法评估产后出血,提高产后出血评估的准确性,及早发现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方法 选取2021年1-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98例作为对照组,4-6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有目测法、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等,观察组采用在分娩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测量方法评估产后出血。 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准确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娩各阶段运用不同测量方法,能准确评估出血量,及早发现产后出血并及时干预,从而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测量方法   评估   准确性
  • 简介:摘要: “医古文” 做为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医著的能力, 成为开展医学人文思想教育,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课程。在中职卫生学校探索课程建设,包括 建设目标思路、 教学方法改革、 成绩考核办法改革、 实施效果等。

  • 标签: 医古文 教育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高职药学专业的课程标准建设实际药学领域的发展建设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为了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实际的药学领域岗位发展相适应,有关教育研究者尝试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高职药学专业有关课程的建设。本文将以《药品检验技术》这一课程为例来对现阶段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标准改进完善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日常课程设置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向。

  • 标签: 高职药学 检验技术 课程标准 调研分析
  • 简介:摘要:在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培养方向、纵向课程整合、横向课程整合、实验教学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整合、考核等方面探索新形势。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整合体系,为本学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 课程整合 新医科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促进教育发展我国提出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要抓住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使我国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以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发展,通过构建学校课程育人大格局,通过落实育人目标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基于此,本文探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以及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统一的目的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课程思政 临床实践教学 协同育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癌症患者疼痛宣教的新思路、新渠道,分析互联网+微课程模式用于癌症患者疼痛宣教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肿瘤科入院患者进行筛查,选择NRS评分≥4分的患者12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宣教,观察组结合互联网+微课程模式进行宣教。分别对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各项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微课程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癌症疼痛宣教的效果,调动患者学习癌痛知识的积极性。

  • 标签: 疼痛宣教 互联网+ 微课程 癌症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思政教育的效果。方法:研究随机挑选2020年至2023年50名妇产科课程学习学生为对象,并按照抽签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微课教学,研究组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意识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思政教育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标签: 思政教育 妇产科 课程教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