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简称《护士管理办法》)。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简称《护士管理条例》)。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护理行为涉及到患者的法律问题越来越明显。护理人员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护理学院应该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

  • 标签: 护理行为 法律课程 《护士管理条例》 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常务会议
  • 简介:目的了解新护士在临床中测量血压的质量。方法25名新护士在l周内随机挑选5例新人院患者进行上臂血压测量,护士长从各自病区推荐2名工作8年以上的主管护师作为血压测量评估员,病区新护士在每次测量血压时,评估员以观察员身份记录新护士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做点评和反馈,新护士完成血压测量后,取下袖带,2min后,再由评估员用同一台血压计复测患者在相同体位同一部位血压。比较1周内新护士和评估员为125例新人院患者血压测量的结果。结果新护士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存在输气球冲气不够、放气太快、未嘱患者安静休息等不规范问题;25名新护士评估员之间总体测量结果、中青年患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70例老年患者中高血压的检出率,新护士和评估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在临床中血压测量的方法和对老年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应加强对新护士血压测量规范化的培训考核。

  • 标签: 新护士 血压测量 质量评估 基础护理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理论构建课程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一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旁开5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不同分期压疮中心、边缘、周边正常皮肤温度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90,P〈0.001),不同分期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29,P=0.009),分期部位间具有交互作用(F=3.006,P=-0.019),说明不同分期的压疮及压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各期压疮疮面温度均高于正常皮肤温度,认为炎症反应等因素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为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增加组织代谢的氧负荷,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压疮治疗中不宜应用热疗设备进行热疗。

  • 标签: 压疮 疮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
  • 简介:摘要: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精确、个性化的检测和辅助工具应用于骨科领域,但是目前术前 CT依然是众多骨科医师的一线检查手段。因此掌握腰椎椎弓根的 CT 影像学表现是脊柱外科医生的基础,也是脊柱置钉手术的基石。通过 CT 影像技术,测量国人腰椎椎弓根影像学参数,了解其内部结构规律作为螺钉选择的依据,以提高置钉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

  • 标签: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椎弓根 测量 CT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科技水平整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其在医疗教育领域引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已是势在必行。微课程作为当前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使其医院护理实习生教学相结合,可帮助实习生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便于其完成后续的复习强化作业。基于此,本文以气管切开护理为例,分析高效的微课程教学方式,以期引导实习生充分利用零散的休息时间完成巩固学习,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专业教学成效。

  • 标签: 微课程 医院护理 实习生教学
  • 简介:在借鉴国内外领导力相关课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参阅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护士领导力相关文献,设计护理领导力课程。该课程确定7个主题教学内容,即领导力概论、领导者的价值观、影响力领导力、沟通能力领导力、冲突解决领导力、情商领导力、护士领导力;授课学时设为22学时,理论教学1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主要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法。于2016年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学生认可。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领导力 课程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2007年6月-2009年8月,对265例青光眼患者采用NCT进行眼压测量,其中男92例,女173例,年龄6~81岁,平均52.3岁。结果本组265例(345眼)中有71例(86眼)测量结果中出现不准确提示,测量失败率为24.9%。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情绪紧张焦虑、眼睑睫毛遮挡、上眼睑皮松弛、眼压计啧头部不清洁、角膜表面干燥、水肿不平和视力不良、固视不好、操作者对测量者情绪的影响等。经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安抚患者情绪,纠正患者错误检查姿势,维护及清洁机器等,达到纠正了不准确结果的目的。结论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可受多种临床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标签: 非接触式眼压计(NCT) 影响因素 眼压测量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性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本科护生 病情观察 护理课程 临床见习
  • 简介: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人文素质课程。在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该课程在护理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笔者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沟通”为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全部论文,文献复习发现。目前许多高等护理院校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改革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程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随着各个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往的学生道德修养只能通过思政课教学来提高的唯一形态已经改变。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将成为助推当代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途径。根据护理学导论的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该课程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基础和原则,并在课程中积极探索各环节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情怀职业素养。本文从“课程思政”融入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对护理学导论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护理学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发热时肛温颈温的差异,为临床发热婴儿测温部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银柱式温度表对22~26℃温下的126例6个月以下体温升高婴儿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测量肛温颈温,依据肛温高低将其分为高热组35例,中等热组47例,低热组44例,对3组患儿肛温颈温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低热组患儿肛温颈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等热和高热组肛温颈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低热时应常规测量肛温,在中等热和高热时,颈温可作为测量体温的常规方法,体温越高颈温肛温越接近。

  • 标签: 婴儿 发热 肛温 颈温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学习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素质。方法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学习学》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评价,以及课程学习的收获和建议。结果117名学生中79.5%认为《学习学》开设很有必要,96.6%认为10项主题教学内容合理,83.8%对5位教师的轮流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学生最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举例说明,学习收获最大的则是学习心理的调控。结论护理本科生开设学习指导课程具有积极意义。护理教育者需不断摸索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学习指导 护理 学生
  • 简介:目的使本科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满足新时期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方法分析目前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状况,比较美国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对我校本科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结果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体系构架。结论通过对我校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不仅加强对护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适应了现代化对高能力护理人才的需求。

  • 标签: 护理教育 课程设置 改革 本科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们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当中,是满足时代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教学环节当中,为学生今后面临复杂的临床治疗、研究等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护理医护人员。本文主要阐述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加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思政建设的策略。

  • 标签: 高级护理 课程思政建设 问题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暖箱中俯卧位新生儿胸部或腹部皮肤温度测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新生儿外科2009年1月住院,置暖箱内的患儿50例,测量胸部、腹部皮温腋温对照。结果测得的腋温为(36.78±0.31)℃,胸部温度(36.73±0.28)℃比较,t=0.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部温度(36.67±0.31)℃比较,t=0.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暖箱中俯卧位新生儿可用测量胸腹部皮肤温度代替腋温。

  • 标签: 新生儿 体温 腋温 胸腹部皮温 俯卧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英语课程的考核方法,设计并实施情景案例构建考核法,观察其效果。方法运用情景案例构建汇报的方法,对297名护理专业大专生护理英语课程的学习进行考核,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学生成绩最高86分,最低68分,平均成绩为80.76分。学生对该考核方法给予了高度肯定。结论情景案例构建考核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学生 护理 外语课程 教育考核
  • 简介:[目的]探讨开设《关怀照护》课程对医学本科生关怀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选修《关怀照护》课程的114名医学本科生,以关怀特征量表(CAS)测试开设课程前后学生的关怀特征.[结果]课程结束后医学本科新生CAS总分高于开课前得分(P〈0.05),条目7,11,12,14,15得分开课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设《关怀照护》课程有助于培养医学本科新生的关怀特征,尤其理解关怀的精神力量、深入理解他人、具备良好的关怀技能及技巧、全面考虑情境因素、注重帮助他人成长方面.

  • 标签: 关怀与照护 关怀特征 医学 本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