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热药附子、寒药黄连对正常大鼠体温影响。方法:分别筛选出足温处于持续稳定寒、热二种体质正常大鼠,对热性体质给与黄连,寒性体质给与附子,观察黄连对热性体质、附子对寒性体质大鼠足温影响。结果:黄连可使热性体质大鼠体温趋于平缓,附子可使寒性体质大鼠体温趋于平缓。结论:附子、黄连对于寒性、热性体质大鼠能平缓基本体温

  • 标签: 附子 黄连 寒体质 热体质 体温
  • 简介:用环磷酰胺造成家犬血虚证动物模型,观察益胶囊对其外周白细胞数、血小板、血红蛋白、骨髓有核细胞、病理学检查等影响.结果表明益胶囊使实验家犬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上升,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数也明显升高,其它指标无明显改变.

  • 标签: 益血胶囊 环磷酰胺 骨髓 造血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综述肿节风药理作用及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进行分析。结果:肿节风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损伤,抑制血小板降低等药理作用。肿节风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具有应用价值。结论:重视肿节风对血小板减少症科学研究,对于防治各种难治性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肿节风 药理作用 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本研究以中医学五音与五脏对应关系,用心理学技术手段,详细研究不同性别的个体施用不同音乐对“怒”情绪调节效果差异,用科学研究数据为康复临床医疗提供有价值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从标准化中国情绪材料数据中选取影像素材,通过视觉诱导诱发试“怒”情绪体验,通过不同音乐进行调节后对比初始情绪和情绪改进量,试697名。结果:①男性和女性试“怒”情绪状态,民乐调节效果好于西乐(男性:W=16177,p-value*=0.04043;女性:W=17038,p-value*=0.02949)。②对于男性试“怒”情绪状态,民乐中各种不同曲风调节效果没有显著差异。③对于女性试“怒”情绪状态,民乐中各种不同曲风调节效果如下:欢快型曲风调节效果显著优于亢奋型和悲伤型,亢奋型和悲伤型曲风调节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亢奋&欢快:W=1999,p-value***=0.002537;欢快&悲伤:W=2185.5,p-value*=0.03764;亢奋&悲伤:W=1569.5,p-value=0.1778)。结论:在对“怒”情绪心理康复中,不论男女,民乐调节效果要显著好于西乐。男性民乐不同曲风无显著差异,女性民乐中欢快型曲风对“怒”调节效果优势显著。

  • 标签: 音乐治疗 性别 民乐 西乐
  • 简介:正常大鼠吸入致敏大鼠血小板体外抗原攻击后上清液24h后气道对氯化乙酰胆碱(Ach)诱发气道收缩反应性明显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量增多,致敏血小板抗原攻击后化学发光峰值明显升高。用阿魏酸钠2.3和23mmol/L可明显抑制血小板以化学发光为标志免疫性活化·同时冉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嗜酸性白细胞向肺内募集亦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 标签: 血小板 阿魏酸钠 气道高反应性 免疫性 致敏 诱发
  • 简介:目的:考察蒲黄、蒲黄炭分别与五灵脂配伍对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参数影响。方法: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云南白药组与生品复方、炭品复方高(72g·kg-1)、中(36g·kg-1)、低(18g·kg-1)剂量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d,第7天给药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瘀模型,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盐酸肾上腺素(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法测定淤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提高(P〈001),TXB2显著增加(P〈001),6ketoPGF1α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可显著抑制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使TXB2显著减少(P〈001),6ketoPGF1α显著增加(P〈001);生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抑制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P〈005);炭品复方高剂量组可显著促进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生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炭品复方中、低剂量组均能使瘀模型大鼠TXB2显著减少,6ketoPGF1α显著增加(P〈001,P〈005)。与相同剂量下蒲黄炭品复方比较,蒲黄生品复方使瘀模型大鼠TXB2显著减少,6ketoPGF1α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蒲黄生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炭品复方低剂量组均可抑制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浆中TXB2、6ketoPGF1水平,从而表现出活血作用,相同剂量下生品复方作用优于炭品复方。炭品复方中、高剂量组可提高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这与蒲黄生品行血,炒炭后活血作用减弱传统炮制理论相符合,为蒲黄临床上生熟异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蒲黄生品复方 蒲黄炭品复方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素B2 6
  • 简介: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ICAM-1和VCAM-1影响.方法:96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口服,观察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脂和ICAM-1、VCAM-1含量.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患者血清TC、TG、LDH、ET、ICAM-1和VCAM-1明显降低,HDL、NO显著升高,优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少ICAM-1和VCAM-1生成从而保护内皮功能.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血脂异常 内皮功能 ICAM-1 VCAM-1
  • 简介:目的:探讨维医药综合治疗白癜风及其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相关性。方法:白癜风患者采用维医药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中、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或用药前、用药后患者血清5-HT等15项神经内分泌免疫因子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同时心理干预前后测定血清CRH、ACTH、CORTIS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维医对白癜风临床痊愈率11.4%、显效率49.3%、有效率33.1%、无效率6.2%,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成熟剂和清除剂对控制白斑扩散有显著作用(P〈0.01)。入组患者治疗前ANG-Ⅱ、EP-β、IFN-ΥsICAM-1、5-HT、IL-10、IsG抗体、NE、Cortisol、E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IL-8、IL-2、IL-6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5-Ⅱ、IL-10、sICAM-1、EP-β、E等指标较治疗降低(P〈0.05),IFN-ΥNE、ACTH、Igc抗体等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HAMA、HRSD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白癜风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综合效应过程,这与维医自然力失调致白癜风理论相映,是种失衡状态,疾病发展是这种状态升级,产生与存在反馈抑制代谢补偿等动态效应过程;维医药对白癜风具有独特疗效,心理干预提高维医药对白癜风治愈率。

  • 标签: 维医药 白癜风 神经内分泌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坤停对大鼠药物流产后凝血功能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复方坤停对模型大鼠凝血指标及子宫出血影响,同时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水平变化。结果:复方坤停可明显减少子宫出血量,缩短药物流产模型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FT)、凝血酶时间(TT),血清TXB2、E2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结论:复方坤停可明显降低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出血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凝血因子水平及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 标签: 坤血停 药物流产 子宫出血 凝血功能 激素水平
  • 简介:小白鼠和大白鼠于明期08:00~20:00和暗期20:00~08:00腹腔注射三尖杉酯碱,发现暗期用药对小白鼠急性死亡率、大白鼠体重及心电图变化影响均较明期用药显著.提示三尖衫酯碱毒性具有时辰依赖性。

  • 标签: 三尖杉酯碱 药物毒性 时辰 实验 体重 心电图
  • 简介:内皮功能障碍(ED)认为是血管病变发展中早期事件之。探索内皮功能障碍机制对于研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氧化应激、炎症、内质网应激三个方面阐释ED发生发展机制,并总结了近年来中药防治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内皮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步分析中药作用机制及探索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药物探索新思路。

  • 标签: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 内质网应激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对鱼腥草中生物碱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所得生物碱对ADP和凝血酶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影响。结果:从鱼腥草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经鉴定分别为:缺碳金线吊乌龟二酮B(1)、4,5-Dioxodehydroasimilobine(2)、cepharadioneB(3)、马兜铃内酰胺BⅡ(4)、马兜铃内酰胺AⅡ(5)、三白草内酰胺(6)、胡椒内酰胺A(7)、Splendidine(8)、马兜铃内酰胺FⅡ(9)。抗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化合物1,2,4~7,9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2,4,7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6,7,9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化合物1,2,4,7对ADP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 标签: 鱼腥草 生物碱 抗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衍生物(XQ)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比浊法测定静脉给药后PAF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采用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作用。结果:XQ1.95、3.90、7.80mg·kg^-1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9.8%、43.5%和55.2%(P〈0.01),PAF与家兔血小板膜上PAF受体结合平衡解离常数(KD)=8.31×10^-5mmol·L^-1,最大结合容量(BMAX)=2.62×10^-9mmol/10^8血小板。XQ和银杏内酯B(GB)可抑制[3H]PAF与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抑制常数(Ki)分别为8.72×10^-8、7.13×10^-7mol·L^-1。结论:XQ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Ki值接近,拮抗PAF受体能力与GB相似。

  • 标签: 银杏内酯B衍生物(XQ)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聚集 受体结合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小板蛋白PDK1、AktThr308影响,初步探讨补阳还五汤抗血小板活化作用与PDK1/AktThr308信号通路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29.69、14.84、7.42g/kg)及硫酸氢氯吡格雷(7.81×10^-3mg/kg)分别ig预处理大鼠,模型组、假手术组及空白组给予蒸馏水ig,1天/次,连续14天。14天后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6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TTC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全血中血小板CD62P含量,Westernblot检测富血小板血浆(PRP)中PDK1、AktThr308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CD62P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29.69、14.84、7.42g/kg)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组(7.81×10^-3mg/kg)均明显降低血小板CD62P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DK1、AktThr308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补阳还五汤组(29.69、14.84、7.42g/kg)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组(7.81×10^-3mg/kg)PDK1、AktThr308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可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小板CD62P含量,并降低PDK1、AktThr308蛋白磷酸化水平,提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PDK1/AktThr308信号通路发挥抗血小板活化作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血小板活化 CD62P PDK1/Akt Thr308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大鼠体内代谢情况,阐述人参皂苷Rg1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方法:以人参皂苷Rg1微生物转化产物为对照品,采用LC—ESI—MS/MS方法,检测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结果:大鼠体内共检测到6个代谢产物,并利用对照品鉴定了它们结构。结论:表明微生物转化和体内代谢具有相似性;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微生物转化 体内代谢 LC—MS/MS
  • 简介:目的:为急性期脑出血改善循环治疗及氙CT出血后脑血流检测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病24h内入院治疗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4小内、15天进行Xe-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测定血肿周边水肿区及其镜像区局部脑血流量,并于发病后24小内、15天、28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C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发病24小略有下降,15天明显降低;治疗发病15天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后15天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二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发病后28天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氙气CT灌注技术对深部脑组织rCBF探测灵敏度高,而且方便快捷。急性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流量,从而改善血肿周边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三七总皂甙 脑出血 局部脑血流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利用阿糖胞苷建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研究肿节风总黄酮对模型小鼠血小板以及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和巨核细胞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依据外周血小板数目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阿糖胞苷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31.50、63.00、94.50m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物醋酸泼尼松龙组。除正常组外,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阿糖胞苷建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小鼠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动态检测外周血小板数目,实验结束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活力,观察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统计骨髓石蜡切片中巨核细胞数目及多倍体比例,免疫组化检测骨髓中基质细胞TPO以及巨核细胞相应受体C-mpl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肿节风总黄酮63.00mg/kg和94.50mg/kg剂量组显著提升模型动物外周血小板数目,显著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活力和骨髓基质细胞体外生长贴壁情况,显著提高骨髓中巨核细胞数目,肿节风总黄酮94.50mg/kg剂量组显著提高多倍体巨核细胞比例;肿节风总黄酮63.00、94.50mg/kg剂量组极显著促进骨髓内巨核细胞周围基质细胞TPO以及巨核细胞中相应受体C-mpl表达。结论:肿节风总黄酮能显著提升阿糖胞苷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动物外周血小板数目,可能是影响了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况,以及促进产生有利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因子,经过TPO-C-mpl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形成血小板

  • 标签: 肿节风总黄酮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基质细胞 巨核细胞
  • 简介:目的:这个研究是评估刺五加根水提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影响。方法:通过记录大鼠脑电图评估刺五加根水提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影响。结果:刺五加根水提液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来说,延长了大鼠睡眠时间,增加了REMS和SWS2作用时间,减少了W,对SWS1作用时间无影响;相对于阳性对照组增加了REMS时间。结论:刺五加能够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脑电 睡眠时相 刺五加根 唑吡坦
  • 简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采用四蕾结扎击和城血压法复制急性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生善对宰兔脑缺血再灌注粕伤总扰氧化活性彩响.结果表明生姜和尼莫地平均能明显地提高大脑组织总核氧化活性.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尼莫地平 生姜 结扎 大脑组织 急性
  • 简介:目的:观察水蛭、虻虫药对对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给药7d,第6天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冰水浴复制大鼠瘀证模型。次晨药后2h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药对组能降低黏度、还原黏度和血浆黏度,作用优于虻虫,而且有优于水蛭趋势;药对还能降低血细胞比容,作用优于虻虫或水蛭;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水蛭、虻虫药对能明显改善大鼠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异常,对血流变学各指标作用强度优于单药组,或者有优于单药组趋势。

  • 标签: 水蛭 虻虫 药对 血瘀模型 血液流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