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配准方式,证实合理的配准方式对于CT、MR扫描的图像融合对胶质瘤靶区勾画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对放疗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两组各10例临床上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行CT增强扫描和MR增强扫描。第一组在体表不做标记点,并且MRI扫描时不采用和CT扫描时的头枕。第二组按研究的目的在体表做好标记并做到CT扫描和MR扫描的患者体位尽量保持一致(MRI扫描时选择和CT扫描时采用类似的头枕)。将扫描完的图像传输到放疗室中的TPS中,然后分别采用Manual和PointMatch法进行图像标配。配准完成后进行图像融合,直到到达满意的融合效果。然后由放疗科两位副主任职称的放疗医师及我院放射科一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对融合图像进行评估和勾画,分别在CT、MRI及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targetVolume)CTV及周围正常危及器官(眼球、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等)。在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CTV并设为CTV-CT/MR,以此类推,定义为设为CTV-CT,CTV-MR。然后对比两组的CTV重合度(CTV-T)来评价CT和MRI图像融合的精度,即V-CTV-T的体积占CT图像上V-CTV-CT的百分比V-CTV-T=CTV-CT/MR/V-CTV-CT*100%(理想状态下为1)。并且计算二组在配准状态下的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1.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度(融合的图像与CT对比)为0.8士0.26,0.91士0.1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融合的图像与MRI对比)为0.92士0.15,1.02士0.08,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纯CT对比,MRI更接近与1,差异性小。2.利用PointMarch计算第一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65士0.17)mm,(1.2士0.11)mm;(2.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2.24士1.15)mm;第二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25士0.11)mm,(0.6士0.11)mm;(1.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1.26士0.35)mm。不加标记点的误差明显大于加标记点的,并且不加标记点的误差超过了误差范围。结论1.体位一致的CT和MRI扫描是两者图像融合的关键,体位一致的图像融合技术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MRI扫描的图像勾画靶区比CT勾画靶区的精度高。

  • 标签: CT/MR,标记点,融合,配准,胶质瘤。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轻度氟牙的修复中使用全瓷贴面会造成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因为轻度氟牙于同一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所有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全瓷贴面修复技术;随访2周、4个月、半年、一年对于牙面全瓷贴面数量变化、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随访2周、4个月的复查结果显示全瓷贴面数量没有变化,但是有5例患者出现了牙龈症状,另外有3例患者存在术后过敏;随访半年、一年,患者们的全瓷贴面数量占比有所有所降低,和第2周、4个月之间有差异,P<0.05;但是复查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已知58例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全瓷贴面修复技术治疗轻度氟牙能够对于该症状起到良好干预效果,且兼具美学功能。

  • 标签: 氟斑牙 修复 美学要求 全瓷贴面修复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黏着激酶(FAK)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及表达,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1)FAK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FA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2、0.730,P〈0.01。(2)α-SMA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α-SMA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8、0.793,P〈0.01。(3)FAK与α-SMA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57,P〈0.01。(4)FAK、α-SMA阳性程度与血清HBV-DNA载量高低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06、0.018,P〉0.05;与血清HBeAg阳性率高低亦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39、5.39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FAK表达明显增加,与血清HBV-DNA、HBeAg无明显关系。

  • 标签: 肝纤维化 黏着斑激酶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E抗原
  • 简介:三维医学图像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了,从三维图像数据的重建、显示到分析方面的方法研究,人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系统。近年来,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医学临床和研究方面的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新研究课题。最典型的应...

  • 标签: 三维医学图像 应用 CAS 三维图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清胱素C(cystatin C,CysC)因其具有稳定的内源性标志物特性,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临床关注。除了已成熟应用于肾脏功能损害评估外,研究发现其在心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以及Alzheimer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同样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就CysC与上述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胱抑素C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影响CR图像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探索提高CR图像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1000份CR片,对CR图像进行正确的质量评估,对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结果CR图像的质量直接受产生该图像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结论正确的评估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提高CR影像质量的关键。

  • 标签: CR图像 质量评估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脉化颗粒对改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软脉化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FD积分、TG、CHO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疗程内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1)软脉化颗粒在减少颈动脉IMT、Crouse斑块积分、FD中医症状积分及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等综合疗效方面有明显作用优势。(2)与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相比,联合口服软脉化颗粒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较好的作用,可提高治疗效率,应用软脉化颗粒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中医 软脉化斑颗粒 稳定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为促使脊柱全长拼接图像的质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研究方法为选取150名患者进行全卧位全长复查,采用X 线摄影(DR)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借助飞利浦数字化成像设备及飞利浦数字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