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F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肺肿瘤肺组织中NFB的表达。结果NFB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77%(48/62))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肺组织(45%(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B阳性表达率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解剖学位置、肿瘤最大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NF-B的高表达,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侵袭、转移有关。NFB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NF-&kappa B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致炎因子,在后期参与了纤维化的形成。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辐射可以激活核因子κBNFB),在放射性肺损伤中起着刺激前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对放射性肺损伤中TNF-α、NFB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核因子&kappa B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可以激活许多与炎症发生的相关的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引起相关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释放,最终导致生物体全身炎症的发生。LPS可以与巨噬细胞表面上的Toll-4受体(TLR4)受体相结合,引起自噬反应的发生,从而利于巨噬细胞对生物体内病原体的吞噬。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LPS-TLR4/NF-kB信号通路与生物的炎症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LPS,TLR4,NF-kB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通路与抗炎免疫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LPS引起的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标签: 细菌脂多糖 Toll样受体 NF-kB 抗炎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分析。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采用两种B超检查异位妊娠8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B超诊断与手术及病理检查比较符合率93.75%明显高于40例经腹B超检查77.5%的符合率,经腹彩超误诊、漏诊8例,经阴道彩超误诊、漏诊3例。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

  • 标签: 阴道 腹部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130例,均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其B超检查结果。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行阴道B超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3.33%(50/6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7.14%(6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更为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 异位妊娠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影像检查更好地为临床明确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用日本阿洛卡超声诊断仪,嘱患者取仰卧位,适当充盈膀胱,急诊可经尿道注入生理盐水500ml。腹部常规纵、横、斜扫查盆腹腔了解子宫大小,宫内及附件情况,查看盆腹腔有无液性暗区。结果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结论超声作为异位妊娠的重要检查手段,熟练掌握并认真分析其超声表现是提高诊断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超声 异位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作用,为今后胎儿检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产妇12637例,对这些产妇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2637例产妇的B超检查中,检出136例畸形胎儿,其中以神经系统畸形的胎儿所占比例最高。结论B超是胎儿畸形的主要检出方法,值得推广和研究。

  • 标签: B超 诊断 胎儿畸形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评价B超对输尿管的诊断价值,笔者对近两年来B超检查诊断并经外院手术取石及体外震波碎石证实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就B超诊断的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进行探讨。

  • 标签: B超 输尿管 结石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临床与宫内早孕很难鉴别诊断较困难。近年来,B型超声波诊断的应用,可直接显示子宫及其附件,在异位妊娠诊断中,有文献报告其准确率已达77%~92.7%1。本室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间经B超检查诊断宫外孕19例,临床手术确诊14例,误诊5例。本组病例声像图特征是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宫内无妊娠囊,一侧宫旁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的弱回声或等回声囊实性团块,周围回声增强;部分病例团块中可见胎囊(28.6%)和胎芽(21.4%)图像,子宫直肠窝见液性暗区。本组14例中以先兆流产申请B超3例,以早孕、月经不调等申请B超8例,疑宫外孕仅3例,凡经B超检查的宫外孕无一漏诊,这说明B超检查是诊断宫外孕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对病史中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或月经后又出现阴道点滴出血,B超检查上述声像图特征,应高度怀疑宫外孕,结合HCG检查,进行临床追踪,以防漏诊。以往异位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尿妊娠试验,诊断性刮宫及后穹窿穿刺等作出诊断,但有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B型超声波检查对宫外孕早期诊断有特殊意义。

  • 标签: 超声波宫外孕诊断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B超对子宫胎物残留物残留的诊断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一2011年10月本院对临床怀疑宫内胎物残留患者,采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必要时结合进行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发现149例患者中,有130例为阳性,其中12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合并宫腔粘连6例,4例为正常分泌期宫内膜组织,另19例阴性患者中,有11例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胎物残留,且与病检性患者中,有11例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胎物残留,且与病检结果相符,8例未行清宫术而治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满意。结论B超诊断宫内胎物残留简便安全,能较准确、直观地进行定位诊断,结果可靠,可作为诊断宫内胎物残留的首选方法,但仍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宫腔镜等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B超 胎物残留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4例附件包块的B型超声诊断。诊断结果经手术、病理验证,B超检查对附件包块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B超诊断 附件包块
  • 简介:B因子为C3激活剂前体,是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主要由肝脏和巨噬细胞合成。它是参与补体旁路活化的重要成分,参与机体防御,在组织和细胞损伤和炎症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报道血清中的B因子含量测定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B因子 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符合率为89.95%。结论B超对妇科急腹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若能与临床病史结合分析,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B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16例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值得肯定,是有效的止血方法。

  • 标签: B-Lynch缝合术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过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上海阿洛卡凸阵超声诊断仪,对268例早孕妇女在药物流产前后进行观察。结果完全流产232例,不全流产34例,药物流产失败2例。结论B超在药物流产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B超对门诊早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后疗效观察。方法采用257例孕龄均≤50天的门诊病例为人群。药流前均经B超检查提示为排除宫内节育环的宫内早期妊娠。药物选择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常规服用后观察自感有异物排出后2h内行B超检查进行对比。结果B超检查患者中193例子宫内膜清晰,呈细线样回声;39例子宫内膜线欠清或不清,宫腔内见少许点状样回声,为宫内少量残留物可能;22例宫内膜线样回声消失,宫腔内见边界欠清的团块样回声,为宫内蜕膜组织残留。对两组病例全部施清宫术,其中宫腔内见点状回声者清出少许残留蜕膜组织,而宫内见团块样回声者全部清出较多蜕膜组织;宫内见孕囊者施行人流术。讨论三组患者手术后复查B超,宫腔内异常回声全部消失,内膜呈线样回声。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药流,其疗效已为临床所证实,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蜕膜排出不全,甚至极少数患者完全没有排出。孕妇在选择药流作为终止妊娠的手段时,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B超检查简单易行,及时准确的帮助临床医师做出选择,有效预防药流术后经常感染、出血等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B超 药物流产 子宫内膜残留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色B超在心肌致密不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10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彩色B超检查,分析彩色B超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经彩色B超检查显示均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特征,且表现为左室受累,左室内径在55-70mm之间,左房内径在25-57mm之间,其病变部位包括心尖部、侧壁及下壁,检查结果同时显示左室未受累心肌显著高于受累心肌的运动幅度和收缩期增厚率(P<0.0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二尖瓣反流患者3例,室间隔缺损1例。结论心脏彩色B超检查方便、快捷、可靠,是临床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异性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B超 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