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社区中心检查的60例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随访跟踪,结果60例患者中,典型的胆囊结石患者有28例,占46.67%;经术后统计,术前诊断胆囊结石的符合率为90%,一共54例,出现漏误诊的患者有6例,漏误诊率为10%。B超声像图特征胆囊腔内不会出现回声区内的强回声;胆囊后方伴会有较为干净的声影;声像具体表现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移动现象等。结论B超声像图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准确率高,同时能够清晰诊断出胆囊结石内部现象,为临床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B超 胆囊结石 声像图特征
  • 简介:临床上患者血型由疾病引起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多见,有红细胞抗原减弱或抗体减弱、亚型等,O型血型同时缺乏抗-A抗-B罕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型 抗-A 抗-B
  • 简介:摘要目的讨妇科急腹症用B型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患有妇科急腹症患者172例用B超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B型超声诊断检查发现宫外孕132例,黄体囊肿破裂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33例,盆腔炎症4例,超声诊断正确率分别为宫外孕97.78%,黄体囊肿破裂66.6%,卵巢囊肿蒂扭转50%,卵巢子宫内膜异位90%,盆腔炎症为40%,。结论B超检查妇科急腹症中的宫外孕,子宫内内膜异位、黄体破裂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虽然超声检查对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盆腔炎诊断准确率要差些,但总体来说,超声检查仍然不失为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B 型超声 超声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B-Lynch缝合术(研究组,40例)和宫腔填纱组(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h、24h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异差(P<0.05)。结论B-Lynch缝合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并发症少,适当的止血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B-Lynch 缝合术 宫腔填纱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妇女乳腺疾病采用高频B超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计54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依据同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组,即高频B超组和临床触诊组,对比两组临床乳腺疾病检出情况。结果经检测,54例病人16例为单纯增生,剩余38例检出乳腺肿块,其中实性肿块34例(恶性肿块16例,良性肿块18例);1例单纯囊性肿块。包块待排16%(5/30),未触及包块18%(5/30)。高频B超组检出7例腋下淋巴结(恶性肿块),17例腋下淋巴结(良性肿块),触诊组仅检出腋下淋巴结3例,占14%(3/24)。高频B超组阳性预测值达到77.5%,阴性预测值达到87.2%;触诊组阳性预测值仅为47.2%,阴性预测值5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疑似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采用高频B超有着较高的检出准确率及针对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能力,对后续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为目前临床针对女性乳腺疾病诊查的主要手段。

  • 标签: 高频B超 乳腺疾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正>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多种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壁分离征,可分为StanfordA型及B型两种类型,是最常见的致死性主动脉疾病,特别是StanfordA型夹层,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6h内死亡率超过22.7%,24h死亡率超过50%,7天的死亡率达到68%[1]。StanfordB型夹层则可通过进行降压治疗及卧床休息来降低死亡率,且积极有效的内科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2]。胸主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围手术期 死亡率 腔内治疗 降压药物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干扰素α-1b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与该种药物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市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组实验的研究对象,将108例患儿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以及口腔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干扰素α-1b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

  • 标签: 干扰素&alpha -1b 手足口病 维生素B2 维生素C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立体定位对低年资医师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支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需要进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B超引导定位进行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体表定位进行静脉穿刺置管。上述操作均由我院低年资医师进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此外,观察组1例发生血气胸并发症,对照组5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B超定位在颈内动脉穿刺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高低年资医生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了颈内静脉置管的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 超定位 颈动脉穿刺 置管
  • 简介:本研究探讨整合素蛋白连接激酶(ILK)和蛋白激酶B(PKB/Akt)在不同类型和疾病阶段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研究ILK/Akt通路在AL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类型初治、复发及完全缓解A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KmRNA和Akt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ILK和Akt在初治AL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初治纽与复发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K和Akt的表达在AL中呈正相关性。结论:ILK和Akt在AL中异常高表达,而IL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L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AL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整合素蛋白连接激酶 蛋白激酶B
  • 简介:目的探讨在经皮肝穿酒精消融术(PEI)中单纯使用x线导向与x线联合B超导向技术(简称联合导向组)的临床使用价值,比较两者导向手段的优缺点。方法选取40例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纯X线组20例;联合导向组20例。均进行经皮肝穿酒精消融术,术后第1天均行cT平扫了解病灶的消融药物分布情况。结果单纯x线组中目标病灶穿刺命中率低且病灶消融药物分布欠均匀,非目标区域出现消融药物概率低:联合导向组中目标病灶穿刺命中率高且病灶消融药物分布均匀,非目标区域出现消融药物概率也低。结论经皮肝穿酒精消融介入治疗术中联合导向的优势明显优于单纯X线导向,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尽量使用联合导向。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 导管消融术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s)冠脉内应用与静脉内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9期)、Ovid、CBM、CNKI和VIP,收集冠脉内应用GPIs与静脉内应用GPIs比较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9月30日。同时手工检索最近1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3553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初始剂量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降低给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OR=0.54,95%CI(0.34,0.85),P=0.0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OR=0.62,95%CI(0.39,0.97),P=0.04]、血运重建发生率[OR=0.59,95%CI(0.36,0.97),P=0.04]及心衰发生率[OR=0.52,95%CI(0.32,0.84),P=0.008],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58,1.14),P=0.23]。②与初始剂量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的轻微出血及严重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轻微出血:OR=0.94,95%CI(0.75,1.19),P=0.63;严重出血:OR=1.18,95%CI(0.76,1.84),P=0.47]。结论与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更好地改善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 标签: 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介入治疗 冠脉 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