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静脉高压断流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01月~2017年07月我科为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施行了断流脾切除,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40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结论门静脉高压断流脾切除术前保肝治疗和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脾切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静脉高压断流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01月~2012年07月我科为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施行了断流脾切除,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40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结论门静脉高压断流脾切除术前保肝治疗和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脾切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断流脾切除术后护理。方法自2017年01月~2018年07月我科为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施行了断流脾切除,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40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结论门静脉高压断流脾切除术前保肝治疗和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脾切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断流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进行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换则会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控制出血后择期进行断流,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刻进行急诊断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病死率为12.5%,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断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在临床中予以使用。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联合肝动脉强化灌注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32例肝硬化患者行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随访观察围手术期并发及6月、12月肝功能恢复情况,彩色多普勒入肝血流影像。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2/32(6.3%),发生胃漏1例(3.12%),腹水12例(37.5%),胸水3例(9.4%),本组围手术期无肝衰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4.5天,随访12月,本组无肝性脑病病例及再发消化道出血病例。术后6月有18例患者复查食道钡餐造影,食道静脉曲张明显改善18例,基本消失或消失者12例。手术前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共32例),门静脉平均直径15.5±0.8mm,手术后3月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观察门静脉平均直径12.2±0.4mm,平均缩小了2.3mm,其中有3例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术后6月及12月肝纤维化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门奇静脉断流中加做肝动脉强化灌注,不会增加患者的手术负担,能达到治疗因肝硬化引起的胃底食道静脉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相关并发,防治及延缓再出血的发生,同时有益于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有益于患者肝功能短期及长期的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门脉高压 分流 断流 肝动脉强化灌注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portaihypertension)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肝脏门静脉系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上表现脾大和脾功能亢进,腹水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呕血、黑粪等症状。门静脉压力多高达2.94~4.9kPa,当门静脉压力高于3.43kPa时,常可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若不予处理,死亡率高达25%~70%。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手术术前后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门脉高压行手术治疗患者120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门静脉高压手术护理包括术前予以心理护理,预防出血,保护肝功能,密切监测水、电解质、腹围的变化,注意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体位与活动,加强饮食护理,预防并发发生。结论门脉高压手术,术前后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发生,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手术治疗 护理
  • 作者: 杜为民(黑龙江省宝泉岭江滨农场医院黑龙江萝北154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2-02-12
  • 出处:《健康文摘》 2年第2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R657.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2-0137-02门静脉高压症(portaihypertension)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肝脏门静脉系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上表现脾大和脾功能亢进,腹水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呕血、黑粪等症状。门静脉压力多高达2.94~4.9kPa,当门静脉压力高于3.43kPa时,常可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若不予处理,死亡率高达25%~7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是由于门静脉系统中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流量增加,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上消化大出血和腹水等。正常门静脉压力在1.27~2.35kPa(13~24cmH2O)之间,平均为1.76kPa(18cmH2O)左右。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是由肝炎后性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为主,脾功能亢进治疗为辅。门静脉高压外科护理的突出问题是手术前保肝治疗期及急性出血期的护理和手术后治疗期的护理。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并记录患者腹部体征,了解粪便颜色及性状。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术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门静脉高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的主因;方法通过分析收集的134例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实施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和脾切除手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有70人实施了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另有64人实施了开腹切除脾手术。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来分析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影响因素。结果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D-二聚体的浓度、手术后的血PLT二者紧密相关;而与住院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年龄、输血量、血纤维蛋白原、门静脉直径的大小、PT、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无关。结论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手术方式无关,与血D-二聚体的浓度、手术后的血小板数量紧密相关。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血栓 成因分析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常引起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3%,且首次出血后仍有40%的病例继发再出血.为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广泛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因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利因素,手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 标签: 门脉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康复率高,有41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方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离断食管下端胃底部内、外的反常血流静脉血管,阻断门静脉系统胃脾区的反常血流,并保持了肠系膜区的门静脉的向肝血流,既可有效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又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并且手术操作简便,已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及治疗曲张静脉出血的首选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药物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探讨外科治疗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外科手术的7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实验组的36例患者进行分流,对照组的38例患者进行断流,术后的两年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观察,分析不同的手术方式和进行手术的时间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36例患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6.71%,有2例;死亡率5.56%,有2例。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6.23%,有2例;死亡率3.14%,有1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急诊手术的45例,择期手术的29例。其中急诊手术无死亡,择期手术死亡率10.34%,共3例。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的方式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重要影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的时间是影响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在病情确定后,应积极配合治疗,确定治疗方案,及时进行外科手术。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 治疗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