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液进化优质护理即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净化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各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如此才能让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且能很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状况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 优质护理服务 实施体会
  • 简介: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其包括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动(静)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多项技术。CRRT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患者的治疗,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又扩展到对多脏器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肾衰、急性胰腺炎、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目前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肾衰竭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综合征,由不同原因引起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即肾脏不能按机体需要来调节尿量及尿的成分。在临床治疗中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血液净化以及肾脏移植术,肾脏移植术并发症的发展机率大,且术后很难建立血管通路,对透析设备以及透析技术都有很严格的要求,由此对透析治疗造成诸多阻碍。

  • 标签: 小儿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JCI标准化的管理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JCI的主题思想渗透到血液净化室的规章制度中去,制定了适合我院的血液净化科室的管理政策,实践时间是从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时间完毕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考核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知识与技能水平)。结果经过长达半年的JCI标准管理实践后,统计的数据显示患者对于血液净化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7.3%,相比于以往统计的满意度(85.4%)有较大的提升,再者我院的护理人员在进行了标准化、严格化的培训教学之后,整体的考核成绩(94±2.7分)也较以往统计的考核成绩(88±3.5分)有所提高。结论JCI标准体系是一个严格的多元化的制度体系,将JCI标准管理用于血液净化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将围绕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治疗过程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责任感的同时让患者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

  • 标签: JCI标准 血液净化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通过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来进行护理管理,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护理措施,按制度工作,形成良好习惯。结果实施五常法后,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区域管理更具规范、设备及操作用品标识更加清楚,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五常法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综合绩效考核方法的实施和效果。方法通过恒量指标和变量指标两个方面,分别从护士年资、学历、工作年限及每个月的工作量、护理质量、带教、查房、科研、论文、护理缺陷、不良事件等要素构建符合科室实际的综合绩效方案;工作量分配做到能级对应及岗酬匹配;护理部、护士长、质控组长进行全面考核,以月为周期;运用Excel计算护理绩效奖金。从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每月检查结果来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护士综合绩效考核方法后,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部每月检查平均分值得到了提高。结论护士综合绩效考核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绩效奖金分配制度,能有效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稳定护理队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均进行血液净化,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1/30);对照组16.67%(5/3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 并发症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执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连续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连续组则在常规的基础上加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组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肌酐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且死亡率也较低,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患者体内器官的各项功能恢复常态,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透析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20例为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另外2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相比,观察组(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着许多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只有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才能够排除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透析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并急性肾损伤实施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胰腺炎版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43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疗法,43例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临床指标值,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本组86例患者,满意69例,一般1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84%。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胰腺炎伴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 高脂血症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性皮肤疡痒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持续透析的尿毒症性皮肤疡痒患者96例,根据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A、B、C三组,其中A组32例患者进行单纯血液透析,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判定得分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定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至第12周,A、B、C三组三组瘙痒评分分别为7.3±1.1、6.8±0.9、4.5±0.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尿毒症性皮肤疡痒患者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滤以及血液灌流能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

  • 标签: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 尿毒症 皮肤疡痒患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在对对照组患者护理安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改善对策,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及环境因素,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故发生率。

  • 标签: 血液净化护理 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血液净化的应用。方法选取95例急性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的血液净化质量。观察组施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为期一年随访中,死亡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针对于ICU急性肾衰竭患者,其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效果更优,对患者的预后较好,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ICU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7例为实验组,对护士进行分层级规范化培训,之后再让护士为实验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改善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11例,联合治疗CBP组1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d,3d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并观察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ICU住院时间(d)及机械通气时间(d)均明显短于常规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治疗3d后,2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对照组。常规对照组治疗前后vWF均无明显变化。结论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改善转归和预后。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症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9例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为对照组;11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床边CRRT连续治疗72h,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早期应用CRRT能够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临床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分析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生化指标和APACHEⅡ评分以及Boston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可以显著地优化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心力衰竭 肾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尿毒症当今时代已成为一种常见病,且不断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统计的尿毒症患者中20岁年龄段尿毒症患者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自我国发展以来,医院和各种机构也在不断的普及必要的医疗知识,但是肾脏疾病的特殊性在于早期没有病痛,所以患者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在发现不适时已经发展到CKD五期,只能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这时,护理程序的水平就至关重要了,护理程序包含病情诊断、集中讨论研究护理计划、执行护理计划及后续观察总结,科学合理的护理程序能有效帮助提高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尿毒症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后,对8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实验。

  • 标签: 年轻化 特殊 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3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18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SAS评分、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患者 血流动力学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所收治的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检测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且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检测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应用在重症脓毒血症ICU患者中,可以将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显著降低,利于电解质的稳定、器官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ICU 重症脓毒血症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对支气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及颗粒物的影响。方法依照支气管镜室有无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将实验分成四组:动态无净化组、动态净化组、静态无净化组、静态净化组,在五个不同时间点(0、0.5、1、2、4h)对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和分析,用浮游菌法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培养、计数,用DT9881M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颗粒物浓度,统计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动态无净化组的细菌、真菌、总微生物(细菌+真菌)、PM2.5和PM2.5~10.0菌落数/浓度分别为(113.53±7.78)CFU/m3、(89.67±7.17)CFU/m3、(203.20±10.92)CFU/m3、(86557.20±4158.29)个/m3和(659.69±38.91)个/m3,静态无净化组分别为(84.33±3.65)CFU/m3、(65.00±2.65)CFU/m3、(149.33±4.98)CFU/m3、(45812.64±1279.61)个/m3和(189.15±4.64)个/m3,动态净化组分别为(84.80±8.08)CFU/m3、(90.40±5.50)CFU/m3、(175.20±9.22)CFU/m3、(49336.38±2039.16)个/m3和(218.36±7.02)个/m3,静态净化组分别为(67.80±5.63)CFU/m3、(38.27±3.70)CFU/m3、(106.07±6.76)CFU/m3、(29772.53±2212.93)个/m3和(124.80±7.16)个/m3,细菌、总微生物、PM2.5、PM2.5~10.0菌落数/浓度动态组高于静态组,无净化组高于净化组(均P<0.05),真菌菌落数动态无净化组高于静态无净化组,静态净化组低于静态无净化组(均P<0.05),动态净化组与无净化组间无明显差异(P=0.936)。结论人员活动增加支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的菌落数/浓度,空气净化器能降低支气管镜室空气中的细菌、总微生物和颗粒物的菌落数/浓度。

  • 标签: 支气管镜室 空气净化器 细菌 真菌 PM2.5 PM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