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补体作用、滤泡辅助T细胞的异常等许多观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对ITP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机制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ITP,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血小板减少的综合。紫癜多数由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引起,所以称为血小板减少紫癜。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致死率却非常高。近年来研究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故也称为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该病的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表面结合有抗血小板抗体1。目前,临床上采用排除法诊断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该病的治疗目标是提高血小板计数到安全水平。研究表明ITP是异质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血小板生成障碍2。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机制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排除EDTA干扰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12例EDTA-PTCP病例,并分别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末梢稀释血液对EDTA-PTCP的患者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以手工计数作为参考。结果EDTA-K2抗凝剂与末梢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EDTA-K2抗凝剂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血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时除两例血小板计数与EDTA-K2抗凝剂计数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液后镜检发现除这两例血小板计数仍低的病例有血小板聚集情况外,其余10例均无血小板聚集情况。结论对于EDTA-PTCP的患者,不适合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抗凝的全血标本来纠正EDTA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而采用末梢血稀释法上机检测更为合适。

  • 标签: EDTA-PTCP 血小板聚集 枸橼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寻求剖宫产中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lt)<70×109的32例产妇,分蛛网膜下腔麻醉组20例(Plt>50×109~70×109/L和全麻组12例(Plt<50×109/L)。结果所有产妇均未出现并发;蛛网膜下腔麻醉产妇和全麻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1min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蛛网膜下腔麻醉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术前对此类产妇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均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蛛网膜下腔麻醉 全身麻醉 血小板减少症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抗结核治疗工作中,我们常会使用利福平作为一线抗痨药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利福平有其一定的毒副作用,常见的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有少数病例会出现血小板减少。以下是对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数例使用利福平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其治疗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探讨病因,以此使大家重视药物毒副反应,慎重使用药物。

  • 标签: 利福平 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副反应 治疗
  • 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问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部分病人可以查到血小板抗体,据北京儿童医院1980-1995年因出血性疾病住院病儿4000例统计,其中血小板减少紫癜为1044例,占25.1%。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增多 出血性疾病 食疗 血块收缩不良 北京儿童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120例患儿中急性型占80%,慢性型占20%,婴幼儿(<3岁)占58.5%,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2例(1.9%),30%的患儿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2.9%的患儿在发病前曾有预防接种史。应用激素和IVIG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结论ITP患儿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本病与感染、预防接种相关。激素与IVIG仍为治疗首选。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共55例病历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比较。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主要原因是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42例(76.34%),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先兆子痫)8例(14.55%),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3例(5.45%),免疫系统疾病2例(3.45%)。结论轻度血小板减少无需治疗,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治疗以原发病为重点,对症治疗。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就是使用自动化程序在一次无菌密闭的管道系统内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血小板的分离和去除,并将其他血液成分同步回输至患者体内。能及时去除患者外周血中大量增生的血小板,防止血栓发生,又可避免血液中其他成分丢失,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小板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6例TTP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治愈10例,复发2例,无效4例,血浆置换3~72h后患者意识清醒,随后血小板回升,乳酸脱氢酶下降,贫血纠正。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TTP,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疗效肯定。

  • 标签: 血浆置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用于系统红斑狼疮(SLE)合并难治血小板减少紫癜的可行及安全。方法对12例SLE并难治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行国产rhTPO皮下注射,15000U/d,疗程14d。结果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后相比,P均<0.01。停药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rhTPO治疗SLE合并难治血小板减少紫癜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血小板减少一直以来作为外科手术的禁忌,外科医生不仅仅担心术中止血困难,更担心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一直以来是血液病研究者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仍有许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者病因不明确。近期我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阑尾切除术后临床治愈一例。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细菌感染
  • 简介:血小板减少在各年龄段发病,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有三分之一合并血小板减少,因此认为该病与免疫有关,但血小板减少真正病因尚不清。笔者用ICP法检验20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头发中32元素含量与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的正常人发检结果比较发现:La、Ce、Sb、Th、Al、Ge、Ga、Fe、Zr、Sc、Mo、Ti、Bi、B、Ba、Mn、Co、Li、Nb、V、Cr、Sr、Sn、Cd、Pb、Y等26种元素较正常人发中含量为高有相关。笔者还检验癌症和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76例与相同性别、年龄的正常人头发中32种元素含量,检验发现:La、Nb、Sb、Ge、Th、Mo、Ce、Ni、Fe、Ga、Bi、Al、Co、Sc、Mn、B、Li、Ba、Zr、Ti、V、Sn、Cd、Cr、Sr、Mg等26种元素较正常人发中含量为高有相关。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多因子,即多种元素不平衡所致。血小板减少在现代医学属疑难病,但用元素平衡医学食疗法治疗血小板疗效特好,通常两个月治愈,最快的仅两个星期即可治愈。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发检 元素 平衡 食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参数变化,提高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133例和140例健康儿童血小板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中,肺炎占第一位。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以作为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感染与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AITP)的相关。方法应用PCR方法测定AIIP患儿尿hCMV定量,对hCMV阳性患儿应用Dex+IVIG+GCV方案治疗。结果hCMV阳性患儿发病时Plt及Hb值均低于hCMV阴性患儿。且发病年龄明显偏小。应用正规治疗后,Plt及Hb上升至正常的时间大于hCMV阴性患儿。应用Dex+ⅣIG+GCV方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婴幼儿hCMV感染与AITP密切相关.对hCMV阳性AITP患儿应用系统ITP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GCV效果显著。

  • 标签: 儿童 特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春新碱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难治血小板减少紫癜的疗效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1年2月间符合23例难治血小板减少紫癜的临床资料,采用长春新碱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进行治疗。结果显效8例,良9例,进步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73.9%(17/23)。结论长春新碱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难治ITP疗效切实可行,不良反应小。

  • 标签: 长春新碱 重组人白介素11 难治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