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收治80例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取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于我院初次诊断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均小于等于20×109/L,同时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给予大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800~1000mg/Kg.d)冲击治疗2天后,开始给予足量醋酸泼尼松片(5mg/片)1.5~2mg/Kg.d口服,4周内逐渐减停。电话随访出院ITP患儿转归(痊愈、转为慢性ITP)情况。结果90例重症ITP患儿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后,截止随访时82例未出现病情反复,8例转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慢率为8.89%。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人血免疫球蛋白 激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患有重型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单药组(30例)及双药组(30例),单药组使用丙种球蛋白展开治疗,双药组使用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双药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 双药组的治疗方式疗效更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血小板 儿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儿童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方法:选取我院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30例(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观察组,选择非ITP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学进行分析,观察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标化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明显增加(436.37±98.74)个/(1.4cm×3cm),对照组为(28.45±11.23)个/(1.4cm×3cm);两组裸核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幼稚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高,产板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低,颗粒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颗粒量积分低,退行变积分高,细胞浆量积分高,P<0.05。结论:在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诊断中,骨髓巨核细胞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可将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协助疾病的诊断,值得借鉴。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血小板减少的综合症。紫癜多数由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引起,所以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致死率却非常高。近年来研究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故也称为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的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表面结合有抗血小板抗体1。目前,临床上采用排除法诊断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该病的治疗目标是提高血小板计数到安全水平。研究表明ITP是异质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血小板生成障碍2。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机制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对成人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大剂量地塞米松(Dex)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大剂量Dex治疗的94例(ANA阳性者26例)ITP病例资料,比较ANA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差异。结果ANA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影响。ANA阴性ITP对大剂量Dex治疗总反应率高于ANA阳性者,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ANA阴性ITP的完全反应(CR)率显著高于ANA阳性(P<0.001),并且ANA阴性ITP患者血小板的平均增值(109.838×109/L)显著高于ANA阳性者(49.423×109/L)(P<0.001)。结论ANA可以作为预测大剂量Dex治疗ITP疗效的有效指标,ANA阳性ITP患者对大剂量Dex治疗的初始疗效较差。

  • 标签: 抗核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剂量地塞米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对可能是预测术后疗效的指标(性别、年龄、病程、术前对激素反应、术前PLT、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d内PLT峰值)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手术疗效的评估参照美国血液学协会ITP疗效评判的标准。将完全反应和部分反应设为有效,将无反应设为无效。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PLT、有无出血表现、有无长期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等,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置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M(范围)表示。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术后长期有效率。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8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4±4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200mL(10~1000mL);术中发现副脾11例,均予以切除。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无一例发生围术期死亡。8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1个月(12~96个月),45例患者完全反应,18例患者部分反应,21例患者无反应。18例部分反应患者行内科对症治疗。21例无反应患者均继续服用泼尼松龙治疗,其中13例患者能稳定维持PLT〉30×10^9/L。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严重自发性脏器及颅内出血。随访期间84例患者中,1例完全反应患者术后2年因肺癌全身转移死亡,其余无死亡。4例患者发生肺炎,1例无反应女性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化脓胸膜炎,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凶险脾切除术后感染发生。84例患者术后1、3、5、7年有效率分别为82.1%、77.6%、72.5%、67.9%。单因素分析结�

  • 标签: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免疫性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者护理中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34例和研究组(加强人性化健康教育)34例,分别观察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可改善ITP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45例2017年2月—2018年4月儿童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糖皮质激素加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对两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施治前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计数的情况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肯定。

  • 标签: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疗效
  • 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问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部分病人可以查到血小板抗体,据北京儿童医院1980-1995年因出血性疾病住院病儿4000例统计,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1044例,占25.1%。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核细胞增多 出血性疾病 食疗 血块收缩不良 北京儿童医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