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正>我们很有兴趣地阅读讨论了《电影艺术》1987年第9、10期有关电影理论、评论与创作状况的文章。从来都是理论“指导”创作,评论批评创作,如今这样集中地批评理论、评论界,尤其是由创作界来批评,不说是“史无前例”也是很少有的。这无论在活跃争鸣空气,在促使理论、评论界审视自己,在推动理论、评论、创作几方面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团结等等都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电影界曾十分活跃,电影本性问题成了理论、评论界谈论的热点,创作界也推出一部又一部探索影片,掀起了探索片热,回顾那段时期还是令人心向往之的。但正应了

  • 标签: 创作 评论 理论界 电影理论 反批评 探索片
  • 简介:2006年是皮克斯公司的二十周年。但谁又能想到二十年前它还只是归必卢卡斯的一个电脑绘图部门,起的作用也就是负责为特效着色,比如帮绝地武士画面激光剑的光束。如果不是卢卡斯当初闹着和妻子离婚分割财产,

  • 标签: 公司 皮克 电脑绘图 卢卡斯
  • 简介:<正>序曲: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我们设计影片声音的主导思想。当然,真实并不是生活原型的再现。我们采用了那些能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的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夸张,使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更加激烈,情感上产生更强烈的冲击力,每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沉思。影片开始,我们用了隐约可闻的相思豆掉在钢盔里的声音和战后余火的声音,虽然声音并不强烈和饱满,目的是让观众通过

  • 标签: 交响曲雷场 声音总结 影片声音
  • 简介:<正>影片“五更寒”中创造了许多相当鲜明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对手刘书记、老甲长、穆英、黄胖子、莫保长等人物大家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于巧凤这个人物却有不同的评价与分歧的看法,由“巧凤”引起的争论是一场有意义,而且也是有趣的艺术探讨。看了许多同志的文章,我的感觉是陈播、曹欣、夏川诸同志对

  • 标签: 典型意义 影片 游击队 革命 基本矛盾 艺术作品
  • 简介:观察生活练习”是一种将生活、技巧、创作结合起来的练习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揣摩使演员建立起明确生动的“内心视象”,从而在形象特征捕捉,习惯性格把握、内心活动展现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为在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是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观察生活练习”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 标签: 观察生活 练习方法 演员 内心活动 人物形象 现实生活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以来,我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条前进而又曲折的道路。除去十年浩劫外,在建国后的十七年间,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也不平坦。在这时期,电影艺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有成功的经验,这是不容抹煞的。然而,也要看到,我们也有挫折和失误。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加以记取,对于我们将是宝贵的财富。我个人感到,一个很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电影艺术创作的政治性和真实性的关系问题。所谓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电影艺术来说,就是文

  • 标签: 建国后 五十年代 林家铺子 历史经验 真实性 文化大革命
  • 简介:随着泛娱乐产业的持续发展,作为其中的支柱性产业,影视和游戏之间的互动更是日趋频繁,在内容IP和数字技术力量的牵引下,呈现出双向乃至多向改编的新格局。在电视剧产业存在供需错配、效益低下、功能失调的情况下,

  • 标签: 电子游戏 产业联动 改编 国产剧 文本 支柱性产业
  • 简介:11月29日,由陈木胜导演,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联袂打造的电影《扫毒》全国公映,标志着长达两个多月的贺岁档正式拉开帷幕。该片上映首日全国排映2.2万场,以26.24%的排片比位居第一,超越了以25%居第二位的《地心引力》,终结了近期好莱坞影片对市场的统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贺岁档有超过40部影片上映。与往年的欢快气氛不同,今年的12月被华语警匪片以及各类动作片牢牢占据。从11月29日起到12月底,将有《扫毒》《风暴》《警察故事2013》三部重量级警匪片上映。此外,英国黑帮影片《双雄》以及古装巨制《四大

  • 标签: 贺岁档 好莱坞影片 排映 四大名捕 陈木胜 张家辉
  • 简介:也许,有些观众并不认为电影《武侠》是一部武侠电影;有些学者也不承认《武侠》是一部武侠电影;包括《叶问》是不是武侠电影也会有人质疑。他们的意思是,在这些电影里既没有行侠仗义的剑客,也没有策马扬鞭的豪侠,怎么能是武侠电影呢?

  • 标签: 武侠电影 影片分析 延伸阅读 人性 地狱 《叶问》
  • 简介:本文以分析2001—2010年拉美电影工业的资本运作方式入手,主张策略性地使用"拉美电影"这一术语,在兼顾国别差异的同时,思考影片的国际投资和区域性经济整合对电影文化的影响,并试图从三个方面——调动革命遗产呼唤社会整合,以不同社会阶级视角重访肮脏战争伤痛,持续关注庶民与底层——归纳新千年第一个十年拉美电影的基调性特征。

  • 标签: 拉美电影 社会整合 肮脏战争创伤 庶民关注
  • 简介:南非,是"金砖五国"(BRICS)之一,也是金砖国家电影节(BRICSFILMFESTIVAL)的举办方之一,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属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其电影业历史悠久,有不少影片斩获奥斯卡奖等重要奖项,在国际电影中拥有一席之地。然而,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南非电影在中国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中国观众对南非电影的印象还不太深刻,除了知道出生于南非的好莱坞女影星查理兹·塞隆(CharlizeTheron)、《第九区》的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以外,对南非电影知之甚少”。

  • 标签: 电影节 2010年 南非 产业观 发展中国家 中等收入
  • 简介:<正>这次会议开得好。我们几代同堂,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气氛活跃,充满了信心。大家积极响应耀邦同志关于文艺界要“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号召,对三十五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了认真严肃的总结,决心为振兴中国电影艺术而奋斗。这是会议的主要收获。三十五年来,我们中国电影艺术尽管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复杂的道路,但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更大的成绩。这段历史要很好总结。毛主席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时代在前进,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新中国 三十年代 文化大革命 毛主席 英雄人物
  • 简介:2016年的电影市场在创作上既延续了以往类型题材多样、注重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亦呈现出大制作与中小成本作品、商业片与艺术片多元共生的样貌。IP电影相较上一年的井喷式爆发在数量和影响力上皆有减弱,如何做好从IP品牌到优质故事的转换仍是核心要务。中国电影导演新力量的成长壮大已成为业内颇为重要的创作现象,2016年又有一批年轻崭新的身影跻身导演的行列,带来了极具关注度和话题性的作品。自媒体时代创作与评论的关系愈发凸显,“什么才是影评该有的模样和姿态”成为岁末电影领域的焦点话题。

  • 标签: 类型创作 艺术电影 IP电影 导演新力量 影评公信力
  • 简介:近年来,坦桑尼亚成为中非影视合作的桥头堡。坦桑尼亚电影业的教化传统、教育功能是其发生、发展、演变的显著特点。殖民时期,英国殖民者严格控制坦桑尼亚的电影业,专注拍摄教育坦桑民众安分守己的电影;独立后,尼雷尔政府把电影当作公共教育的手段,强调教育民众自给自足;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后,录像电影获得了长效发展,拓展了以往电影既定的教育空间。坦桑尼亚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邦戈坞”(Bongowood),仍面临着从业人员素养不高、盗版现象屡禁不止、外来资本把控市场等问题,开拓电影教育的国际合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普罗大众的素养教育,是未来发展壮大的关键。

  • 标签: 坦桑尼亚 殖民电影 社会主义电影 录像电影 邦戈坞
  • 简介: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里的《聂小倩》被香港影坛频频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即出现了李翰祥版(1960)、程小东系列(1987、1990、1991)和2011年上映的叶伟信版。比较阅读这三部/系列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出现的鬼怪故事,通过解读影片叙事的历史策略,其中流露出的历史建构方式,对历史主体/大陆的不同的态度,以及与大陆历史的对接方法,或可阐释出一则纠结于大陆及其历史的关于香港自身建构的影像寓言。

  • 标签: 《倩女幽魂》 身份建构 历史建构 历史主体 历史对接
  • 简介:由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当代电视》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多样与完善——当下电视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何思敬讲堂举行。本次研讨会是此届大学生电影节唯一一场有关电视艺术的研讨会,

  • 标签: 电影节 电视艺术 《当代电视》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