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戏曲是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其中的各大门类如:“生旦净末丑、灯服道效化、吹打弹拨拉”,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存在,遥相呼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最后综合呈现舞台供观众欣赏。

  • 标签: 动作特征 戏曲人物 舞蹈化 小戏 皮筋 中国戏曲
  • 简介:<正>舞台设计理论中一种新的变化正在东欧出现,被称之为‘‘动作设计”。它既是从弗朗齐歇克·特罗斯特、约瑟夫·斯沃博达和拉吉斯拉夫·维考第尔等人所发展的舞台设计理论中成长出来的,又打破了这些理论。这种新的理论正在被老一辈的舞台美术家和新一代的捷克舞台设计家如雅罗斯拉夫·马利纳、简·杜萨克、艾伯特·普拉泽克和米罗斯拉夫·梅伦纳等人不断地发展着。

  • 标签: 动作设计 舞台设计 设计理论 戏剧场面 造型空间 设计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舞蹈是一种以人的形体为表现手段,表达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在舞蹈中,我们常用的术语之一是“舞蹈感觉”。它是舞蹈者对动作以及由动作组成的舞蹈语言的感知与理解,它以情感为想象的动力,使单纯的动作有了表现力与生命力,这种内在的气韵使舞蹈获得动人的艺术魅力。舞蹈感觉是舞蹈的灵光,又是我们欣赏舞蹈、认识舞蹈的视觉对象。有什么样的动作思维,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舞蹈感觉,因为它是建立在对动作感的基础上。但是从动作思维到舞蹈感觉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过程。

  • 标签: 舞蹈感觉 动作思维 舞蹈语言 感知与理解 《天鹅湖》 动律
  • 作者: 刘燕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从理论上看,舞蹈动作是经过组织、提炼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而舞蹈语言是由若干舞蹈动作所组成的。为了进一步说清舞蹈动作和舞蹈语言的关联和区别,还必须要弄清楚从舞蹈动作形成舞蹈语言过程中,两个具有中介性质的概念——舞蹈组合与舞蹈语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话剧表演艺术形体动作塑造的观赏性有所下降,以至失去一部分观众,影响了话剧剧目的保留价值。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分强调话剧姓“话”,导演与演员把精力集中在舞台语言的处理方面,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遗憾的是对舞台动作的体现技巧很不重视。强调以逼真的生活动作的再现为主,不去精心选择、组织舞台动作,更不

  • 标签: 形体动作 观赏性 演员 舞台动作 观众 表演艺术
  • 简介:长期以来,戏曲研究界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不是把古典戏曲剧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起来考察,而是仅仅钻研剧本,结果把戏曲剧本当作诗词小说等一样的案头纯文学来看待,不能揭示出戏曲剧本区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特点。

  • 标签: 《西厢记》 动作性 戏曲剧本 语言 戏曲研究 舞台演出
  • 作者: 杨桂玲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质量上发生着变化。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建设也由单一性、低层次向多样化、高层次发展。这对增强广大农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停顿”,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术语,又有沉默、静默、静场、冷场、哑场等多种称谓,指人物没有台词、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从戏剧行动的视角看,停顿乃是戏剧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戏剧是行动的艺术,而行动有“外部动作”(形体动作)与“内部动作”(心理动作)之分。单从外部动作而言,虽然停顿是一种静态化的

  • 标签: 戏剧 表现手法 停顿 形体语言 艺术效果
  • 简介:<正>长期以来,在《舞台动作》课的教学中存在着形体训练和话剧表演专业脱节的问题。为解决此“脱节”,形体课教师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必须立足于话剧舞台形体动作这个根本才可能彻底解决脱节的难题。下面谈谈我的想法:(一)明确话剧舞台形体动作的内涵,把握《舞台动作》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

  • 标签: 形体动作 舞台动作 话剧舞台 形体训练 教学内容 动作习惯
  • 简介:闽剧丑角能为福州地区的观众所钟爱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之所以能被观众喜欢,不仅是艺术家们善于演戏,在某种程度上丑角的形体动作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我想将竭尽所学的有关丑角形体动作的一些见解奉献给全省闽剧界丑角同行,同时很高兴与我共同驰骋在艺术瀚海的同仁们互相切磋,相互鞭策,共同提高。

  • 标签: 丑角 闽剧 形体动作 观众 企鹅 幽默诙谐
  • 简介:本文探讨了豫剧在唱腔特征、润腔艺术和吐字咬字方面的演唱特征;说明了流传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戏曲,在音乐风格、调式类型、调性变化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 标签: 河南豫剧 演唱特征 唱腔
  • 简介:作为两种异质的演剧体系,传统戏曲与话剧的根本区别在于表演方式的差异。早期中国剧人在摸索话剧表演时,把握到两个要点:说白与模仿人生。但在实践中,说白曾一度陷入说白加唱、演说、口号式表演的误区;由模仿人生,虽摸索出情感式演技和模拟式演技,却也不乏弊端。中国剧人不断探索、克服弊端,并最终悟出西化与民族化相结合这一正途,引导话剧表演进入成熟期。

  • 标签: 说白 模仿人生 情感式演技 模拟式演技
  • 作者: 王恒斌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以及美的创造、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艺术为研究对象,是把艺术学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科学,所以德国著名美学家称美学为“艺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美学的哲学基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娄秀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皮影是皮影戏之简称,皮影戏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皮影戏也叫“灯影戏”、“土影戏”,简称为“影戏”、“皮影”。是用灯光照射人物或动物剪影(以兽皮或纸板制成)以表演故事的戏剧。由皮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伴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我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汉族,由于受地理、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使各地的汉族民歌表现出不同的音乐特征。大致说来,我国的汉族民歌可以划分为西北民歌区、东北民歌区、江汉民歌区、湖南民歌区、西南民歌区和客家聚居民歌区等共六大区。

  • 标签: 汉族民歌 区域特征 人口迁徙 音乐特征 西北民歌
  • 作者: 鲁红勇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群文工作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简称,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考量,它又是整个文化工作的基础与“主阵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