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古都长安,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完备的《长安古乐》,便是这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长安古乐》是千百年来流行于西安城区及郊县乡间,有歌、有舞的大型古乐套曲。它是在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并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各代姊妹艺术及各地民间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源远流长,至今仍保留于民间。《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记谱采用唐代“燕乐半字谱”与宋·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记谱基本相同,与“敦煌曲谱”亦有很多相似之处。

  • 标签: 敦煌曲谱 燕乐 音乐传统 民间音乐 曲式结构 白石道人歌曲
  • 简介:古乐目录指古曲目录、古代乐种目录之总和。古乐目录学以之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对古曲目录学谈一点浅见。古乐目录学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有提纲挈领,指导学习途径之功效。它能使读者“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扫清障碍。因为无论怎样详备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即如杨荫浏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厚厚的上下两册,仍然只是一部概述,远不能穷尽丰富的古乐目录资料。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 杨荫浏 乐种 太乐令 曲体 王德埙
  • 简介:古乐“和”的思想早于“同”,在商代晚期甲骨文中即有反映,西周时期出现音乐之同思想。古人主张音乐之和的技术构成和思想内涵,但同时又不排斥音乐形式上的同一性。西周编钟便是将音乐的“和”与“同”集于一体的典型实例。这种音乐物化形态乃至内在的音阶结构上的“同”,与音乐思想里的“和”是没有矛盾的。礼乐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正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古代思想本质。

  • 标签: 古代 音乐思想
  • 简介:长安古乐(西安鼓乐)这一古老乐种,从所用谱字看,其来源与唐、宋谱字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从宫调音阶看,其本身就存在有均、宫、调的传统;从套曲结构和曲体看它不但继承了宋代"赚"和"唱赚"的结构形式,而且其散曲、套曲、套词、南词、北词、分词等,都和继承元代的艺术创造有直接关系;从曲名看,长安古乐中的"耍曲"应该是唐"法曲"的同音词.以上种种说明,它是祖祖辈辈长安人汲取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精髓,智慧性地创造和发展而成的优秀地方乐种.它虽接受了古代文化传统的影响,只说明它的源"远"而"古".它的存活绝不是某一乐种的直传,是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原则和规律的.

  • 标签: 长安古乐 传承关系 宫调音阶 “谱字” “别子” “赚”
  • 简介:2016年3月5日,在亲人的陪伴下,尼克劳斯·哈衣库特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六岁。虽然哈农库特位列万人迷指挥行列,曾两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但他广为世人敬仰的,还是作为本真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 标签: 哈农库特 去世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古乐 萨尔茨堡 奥地利
  • 简介:这部作品没有任何对未来的预测和指向,也没有对过去的屈服和回归。在此,使用复古乐器没有任何一般意义上的特别用心。一个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是,这些乐器比任何今天的弦乐器和管乐器更能符合我的调性概念。

  • 标签: 古乐器 管乐器 调性 弦乐器 音乐 复古
  • 简介:《雨霖铃》是由原西安佛教古乐社余铸先生根据其父余登瀛老先生的手抄本传谱韵曲,经笔者记译整理的一首古曲。它风格独特,旋律流畅,是长安古乐曲谱中的一首精品。《碧鸡漫忘》记载:“雨霖铃,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曰:‘帝幸蜀初入斜谷(笔者按:应为剑州梓桐上亭)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 标签: 梨园弟子 张野狐 帝幸蜀 雨淋铃曲 明皇杂录 燕乐
  • 简介:<正>古乐的考察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历史的追溯。曾经是绕梁不绝、动人情怀的古代乐声,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仍然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或考核古谱,研讨声律,以求辨识音韵,重现曲声;或由今及古、逆向考察,从尚存的传承乐种中去了解那些远年遗响。

  • 标签: “解” 古谱 古乐 音韵 音乐研究 清商三调歌诗
  • 简介:通过对徐大椿《乐府传声》中主要的三个部分,即“有形之声与无形之声”、“高腔轻过与低腔重煞”、“定板与底板”的研究,指出徐氏对戏曲演唱发声上的论述较为细致、入理,对音乐本体上的某些特征也能察觉,故而对今天民族声乐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有形之声 无形之声 高腔轻过 低腔重煞 定板 底板
  • 简介:突破诗学范畴的评价体系,还汉乐府作为歌唱文本和表演文本的特质,从音乐的角度研究汉乐府.历来是研究汉乐府的一大难题。20世纪的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80年代以后,音乐界的学者打破文学界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汉乐府研究突破了古典诗学的研究模式,汉乐府曲调考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方法和观念多有创新。

  • 标签: 汉乐府 研究 综述
  • 简介:中国音乐史上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的大声音阶,即:正声、下徵、清商音阶。并且一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基本音阶形式存活至今。长安古乐中三种音阶并用于套曲或单曲的现象亦有多见。长安古乐四调是在不同律位上的四个均.每均可得三宫,分别为三种不同音阶形式。同一个均的七个律位规范着三种形态的七声音阶,这七个音在不同的音阶形式中都有三次音级变化,这便是“同均三宫”的基本概念。

  • 标签: 正声音阶 下徵音阶 清商音阶 同均三宫
  • 简介:东方音乐作为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一直以其独特的色彩斑斓着世人的眼光。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中最具有代表性,它融合了华夏五千年地域风格和人类文明,从远古流传至今。是什么让中国音乐经得起时间的侵蚀而永久不衰?其中,“自然”与“人为”因素是对中国古乐注以新生的重要泉源。

  • 标签: 古乐 政治 地域 发展
  • 简介:应欧洲国际民俗艺术协会主席突玛博士的邀请,中国长安古乐演出团在陕西省对外友协秦元恺副会长和西安音乐学院鲁日融副院长的率领下,一行十七人,于今年5月30日乘飞机离开中国,开始了为期一月的欧洲六国之行。演出团是由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的部分成员组建而成的。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老乐种之一。它最早形成于唐代,此后历经宋、元、

  • 标签: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鼓乐 乐种 部分成员 木卡姆 福建南音
  • 简介:李清照“乐府声诗并著”之说产生在南北宋之交重建礼乐文化的时代大潮中,在于揭示“诗”之歌唱的发展历史,强调“诗”之歌唱的必然性,以及创作“协音律”之“歌词”的特殊性。“乐府”、“声诗”均为历史概念。在《苕溪渔隐丛话》所引“李易安云”这段话中,“乐府”指“永依声”之“歌”,“声诗”指“声依永”之“歌”。以“乐府”名“词”,已是当时惯例。任半塘《唐声诗》之“声诗”,专指“直接协乐合舞之歌辞”,是在唐代歌唱“实际表现”和“历史基础”上确立的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强调“声”之于“文”的重要影响意义。

  • 标签: 乐府 声诗 商榷
  • 简介: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的古乐节目,三重奏《满庭芳》演出后,引起了音乐界的强烈反应,都认为它很象日本音乐,日本音乐家也认为这是一首非常象日本传统音乐的中国古乐曲。我们开始学习长安古乐时,因为听到和看到的是很有限的一部分,所以认为它都是陕西风格的。随着学习,研究工作的深入。我们的这种看法逐渐有了一些变化,认识到长安古乐不只是一种风格,一个韵味,而是一个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多种风格和韵味的古代乐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使我们感到,对任何学术问题的研究,都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而不应带着某种固定的看法和框框。对《满庭芳》乐曲旋律的反复吟唱,和对它的音阶,调式的分析,使我们开始对自己以往的认识产生了一些怀疑。为什么它同日本音乐如此相似?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同余铸先生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到目前为止,

  • 标签: 日本音乐 西安音乐学院 乐种 音列 同余 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