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胡志明昨天晚上又来找我了,手上还沾满了做糕点的糖渣.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张开的遮阳罩下透过来的微弱光线中看见他站在床边.我想,一定是大女儿把遮阳罩打开的,好让我别忘记早上太阳又升起来了.我已是上了年纪的人.女儿似乎觉得说不定哪天早上我连自己是否活着都不知道了.这个傻丫头!说不定哪天晚上我还能从床上爬起来,溜进她房间,撑开她屋子里的遮阳罩,好让她一清早就见到太阳呢.她也是六十四岁的人了,该替自己操操心了.我是不会死于健忘症的.

  • 标签: 奇山 山飘香
  • 简介:我们知道,在海德格尔之思里,艺术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他不仅写过那样的书,而且对同时代的诗人保罗·兰,巴赫曼有着特别的关注.在诗与思的天平上,他有时是游移的.或许,这折射出了一种思想的困境:哲学从无进展,而仅仅是方法论的变更.

  • 标签: 保罗·策兰杀害 杀害母亲 母亲同胞
  • 简介:本文讨论奥斯维辛之后重要德语诗人保罗·兰诗学的发生之源。兰回应历史事件的主要方式,即是在作品中以被灾难标记并改变的语言与形象,去颠倒、阻断、撤销纳粹意识形态所宣扬的事态可直接表象性以及语言对事件在场的召唤之权能。本文并不阐释具体的兰诗作,而仅仅保持为对策兰诗歌发生之基底的勾勒,尝试去理解后奥斯维辛艺术与诗如何突破纳粹对世界的过度表象,突破词与对象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走向先验统觉破裂之后的表象自身的间距。兰对陌异者的期许,暗示总体化灾难之后的诗歌要求言说主体摒弃对灾难的自然态度,从话语法则的内在变更入手进行诗化创造。

  • 标签: 保罗·策兰 表象 灾难 奥斯维辛
  • 简介:<正>近十多年来,继里尔克之后,另一位德语诗人保罗·兰(PaulCelan)愈来愈受到一些中国诗人和读者的关注。而在西方,自诗人1970年去世后,他的声名稳步上升——虽然生前他已被视为战后最重要的德语诗人。现在,兰已被公认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几位德语诗人之一。无论把他放在自荷尔德林以来德语诗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或是本世纪整

  • 标签: 诗歌发展 德语文学 现代诗歌 荷尔德林 “不可译” 里尔克
  • 简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体育市场的高度商业化,运动员商业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运动员商业活动的频繁,公众对体育明星的追捧,体育经纪行业的推波助澜,使得体育明星和商业走得越来越近。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刘翔 悬念 经济体制改革 体育市场 商业活动
  • 简介:每个运动员未来的商业价值都与他今后赛场上的表现息息相关,假如成绩不好,大家都不看了,缺乏影响大众的能力了,那么他们的商业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 标签: 商业价值 刘翔 跨栏 商业空间 运动员 赛场
  • 简介:作者:程章灿31.4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出版定价:平8.00元精12.00元(?)庄是晚宋著名文学家,其诗称江湖派巨子,词号苏辛一派在晚宋的后劲。他早年奔走江湖,晚岁仕宦显达,又享83年高寿。一生交游甚广。传世《后村先生大全集》几近200卷,不仅有很高的文艺价值,而且对于了解晚宋政治,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本书从史传、

  • 标签: 刘克庄 后村先生大全集 文献价值 著名文学家 出版定价 史传
  • 简介:《换位》是第一部奠定戴维·洛当代英国最佳小说家之一地位的校园小说。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聚焦、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换位》体现了洛主张二元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的思想主旨,在坚持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同时,糅合现代、后现代小说技巧的创作风格。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解读《换位》,准确把握洛小说的整体风貌及批评趋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戴维·洛奇 《换位》 叙述
  • 简介:六月八日夜中传来以鬯先生往生的消息。黑色与黑色在黑色中搏斗……刘先生在暗夜里,以文字串连成星星;夜光闪耀于岛之南的浅水湾,洒落在城中的大会堂,渗润香港文学之心田。搏斗的力量,来自文学的信念,与坚持;这坚持,这搏斗,来自个人的信念,转成光,照亮在地一代又一代的灵魂。前面若有曙光,文学的灵魂坚执行远,以文字彩绘这看似灰暗的香港,刘先生天上安息。

  • 标签: 刘以鬯 浅水 香港文学 札记 作品 诗人
  • 简介:小引余曩时修业任教复旦中文系,迭蒙前辈诸师煦育栽培,所获感知,恒铭方寸。谨仿效少陵《八哀》之体制,因凑成数首忆旧之篇章,追怀故老,念诵先贤。用兹叹扬盛德,列诗文以树其本干;结撰小传,援注释而繁其枝叶。图彼构思适便,遂不复诠次云尔。

  • 标签: 刘大杰 厚贶 中国文学发展史 短篇小说集 《文学评论》 洞庭
  • 简介:在《思妙想》中,约翰·巴思对当代文学的主题关注至少包括三层含义:首先,他将当代文学主题植入文化史语境中来考察,通过指涉多个文学人物来表达对现代主义鼎盛期的看法,并演示了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当代文学的状况.其次,他在虚构关于奖项的镜像模仿中表达了他对文学奖项所持的悲观态度.再次,他用戏仿和自我戏仿来评价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评论界对小说的各种评论以及巴思本人的文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小说是一部当代文学状况的批评,巴思的当代文学观在文本中清晰可见.

  • 标签: 《奇思妙想》 约翰·巴思 当代文学观 文学奖项
  • 简介:不是110米,而是20米;不是向前猛冲,而是向后转身。8月18日午时,鸟巢91000名观众目睹翔黯然离开的背影,悲伤震惊,难以置信。

  • 标签: 刘翔 运动员 跨栏 体育运动
  • 简介:已过不惑之年的培恩大校从1996年接触摄影并开始创作以来,已有上千幅作品在报刊、网络上发表.多次参加比赛及展览,并有上百幅作品获奖。但真正令我惊奇的要数《北京全景图》。这幅长14米.宽1.2米的《北京全景图》是他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空间拍摄的最大整幅实景照片.也是北京建城3000年、建都800年历史上第一张北京全景记录图,堪称填补北京摄影史的空白之作。

  • 标签: 北京 全景图 实景照片 摄影史 同一 作品
  • 简介:教授是美国著名批评理论家、《诺顿批评理论选集》主编、俄克拉荷马大学讲座教授。他的《解构主义批评》(1983)和《美国文学批评:30年代至80年代》(1988),后者的2009增订版改名为《19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为我国学者所熟悉。他的后期著述包括《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后结构主义》(1992),《理论之重要》(2003),《与理论同行》(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理论之梳理,批评与辩护:李选集》(2010)。本次访谈成于2009年4月。在批评理论兴起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对它进行回顾与展望,话题涉及到我国批评界关注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对“批评理论”的界定,批评理论兴起的时代和学术背景,文学研究与批评理论的关系,批评理论和文学院系乃至和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对文化研究的反思,“后理论”以及“反理论”思潮出现的缘由,以及批评理论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 标签: 批评理论 解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60年代 文化研究
  • 简介:俄国形式派的关键性批评概念“陌生化”和《文心雕龙》中的“隐”和“”,在涉及创作论、文学史观、文学自身形式演化等方面有颇多共通之处。从创作论角度出发,两者都强调文学语言形式的扭曲变形以达到或“阻滞”、“延缓”,或“曲意幽隐”的审美效果,同时反对文学创作的习套化,并从文学体裁、技巧手法等形式因素的历史成因中去整体把握文学发展史的演进轨迹。其间所呈现出的一些差异,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诗学背景上的原因。

  • 标签: 《文心雕龙》 创作论 文学发展史 文学史观 诗学 形式
  • 简介:一宋代是《世说新语》传播和接受日益多元化的一个时期,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书籍的传播速度加快,效率提高,传播形式也较唐朝为丰富,征引、刊刻、续仿、考证之外,又出现了新的传播接受形式——评点。这方面成就最突出的当推宋元之际的著名文人辰翁。

  • 标签: 《世说新语》 刘辰翁 传播速度 活字印刷术 传播形式 宋元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