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对道歉行为的研究包括“事由”、“方式”以及“目的”三个阶段,本文重点关注其中一个侧面“方式”,即道歉行为的实施阶段。把实施阶段分为核心行为以及辅助行为,以语料库中检索到的由多个话语组成的道歉行为作为分析对象,考察日语道歉行为的各种策略类型。为下一阶段提炼道歉行为的策略模式以及行为模式奠定基础。

  • 标签: 道歉行为 核心策略 辅助策略 施为用意 模式
  • 简介:日本文献《古事记》(712)用汉字写成,基本为汉文却有所变异。故其词义与汉语不尽相同。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尝试分析其与汉语词义的差异,并将其异变归纳为义位的异变、异域的异变、义位与异域均异变三种类型。这对于研究汉日语词汇比较及日本语言文字史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古事记》 变体汉文 词义异变 义位 义域
  • 简介: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PナガぅQ”结构的语义类型。一方面,将工藤(1995)指出的シぅイル的四种语法体意义和语篇功能应用到“PナガぅQ”语义的分析中,考察其时间关系的语义类型,其中对P为运动动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方式”、“并列”和“对比”等逻辑关系语义类型,并从语法和主观的角度分析它们以及“逆接”关系产生的机制,然后通过与汉语和英语中同类表达方式的对比,指出ナガぅ的语法现象在类型学上的普遍性。

  • 标签: ナガぅ 语义类型 时间关系 逻辑关系
  • 简介:笔者收集了约3,000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数据,对其地理分布和亲缘关系分布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以下几点。拥有不和谐语序的语言数量众多,但仅有2至3种(准)和谐的语序类型在地球上可以形成面积大致相当的巨大连片区域,不和谐的语序类型往往在其周边区域呈变动式分布。此外,对语序的地理分布进行历史追溯,我们推测SOV语言曾占地球大部分区域的可能性极高。

  • 标签: 语序类型学 和谐的语序类型 地理分布 世界诸语言
  • 简介:在关系从句与指示词的语序方面,一般认为语序比较严格的汉语与语序比较自由的日语相比,语序相对自由。日语一般采用单一的RDN语序,而汉语则可以采用两种可能的语序,即RDN和DRN语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汉语和日语的语序类型有关。此外,汉语和日语均遵循“音节长度原则”和“语义接近原则”,日语中上述原则相互和谐一致,因此语序比较固定、单一;而汉语除了遵循上述原则之外,还遵循“可别度原则”,该原则与上述两个原则相互竞争、冲突,因此语序相对比较自由。

  • 标签: 汉日对比 语序 类型学 关系从句 指示词
  • 简介:日语的亲缘关系问题始终未能通过以往的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得到解决。本文尝试使用语言地理类型学的方法来探寻超越"比较方法"能力范围的语言的"远亲关系"。通过这一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日语是"环日本海诸语言"中的一员,又是范围涵盖东亚沿岸地区的"太平洋沿岸语言圈"北方语群的成员。该语言圈范围越过白令海峡最远到达美洲大陆,本文将其称为范围更广的"环太平洋"语言圈。

  • 标签: 语言的远亲关系 语言地理类型学 环日本海诸语言 环太平洋语言圈
  • 简介:商务沟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拒绝他人或被他人拒绝的情况。那么日本商务人员的拒绝行为呈现怎样的状态,又是如何表达拒绝之意,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资料和数据,对此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出日本商务人员的拒绝行为模式特点。

  • 标签: 商务沟通 拒绝行为 商务人员 行为模式 功能要素
  • 简介:本文旨在探析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大连外国语大学的388名日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日语学习动机的测试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1)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可分为六种类型——工作及自我提高型动机、学习情境型动机、娱乐型动机、成绩型动机、出国型动机和文化型动机;(2)动机类型与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因素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被试者的年级、被试者是否曾到日本留学、被试者的日语水平三个自变量对不同类型的日语学习动机有显著的主效应,认知风格对动机类型没有显著影响;(3)被试者的年级与被试者的日语水平之间、及被试者的年级与被试者的认知风格倾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从实证角度进一步丰富了日语学习动机的理论体系,为日语教学设计及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日语学习动机 日语专业大学生 动机类型 交互作用
  • 简介:"视见"概念是西方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可以为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维度。本文以"视见"概念为研究进路,对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哲学反思,以探求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本质。首先,文章将梳理西方哲学传统中"视见"概念的内涵,探讨"视见"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指出"视见"是一种知识。其次,文章将分析"视见"与"解蔽"之间的关系,指出通过"解蔽"使"视见"得以呈现,从而使知识得以可能。最后,文章将论证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一种"视域融合"的"解蔽"事件,指出跨文化交际行为在多维视域的对话之中,具有"解蔽"的作用,从而使"视见"得以显现,使知识成为可能。因此,本文指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本质是探寻知识的行为

  • 标签: 视见 解蔽 知识 视域融合 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本质
  • 简介:本文以“ぽぅがいい”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料库例句的分析,对日语情态形式“ぽぅがいい”的意义功能、典型意义、情态类型、意义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ぽぅがいい”是表达道义情态、行为情态和能动情态的情态形式,情态所属范畴类型为三类。除“ぽぅがいい”之外,日语评价性情态均有跨越多个情态类型的情况,日语的情态形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单义”,有必要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日语的评价性情态的用法进行分类和研究。

  • 标签: ぽぅがいい 情态 类型学范畴 单义
  • 简介:本文运用语序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以汉语"在+NP"及其韩语对应形式为中心,对汉韩语介词相关语序、选择动因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说明。本文认为类型学关注的介词相关语序中,汉韩二语在介词短语内部都基本保持了与各自语言基本语序的和谐,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但在句法层次上,韩语受限于动词强制居尾的句法结构特点,在距离象似原则的支配下,与VP形成和谐组配;而句法程度较低的汉语则因为距离象似与时间象似性原则的竞争与妥协,以及介词语法、动补结构发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不仅大量派生介词框式结构,介词短语语序也呈现比韩语复杂的局面。

  • 标签: 类型学 汉语介词 韩语副词格助词 “在+NP” 语序 选择动因
  • 简介:长期以来学术界对“あいさつ”语言行为,尤其是就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尚属不足。掌握和解析“あいさつ”语言行为的使用规律,进行跨文化间的“あいさつ”对照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以“购物”、“外出就餐”时的“あいさつ”语言为切入点,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中日两国“あいさつ”语言行为的实际使用情况、特征、性别和年龄差异,揭示两者的共性和特性;同时对产生差异的中日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解析.

  • 标签: “あいさつ”语言行为 借贷关系 “化石化”现象 称谓用语
  • 简介:谈汉字字音的和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王今知汉字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从这里传到神州大地的各个地区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日本最初有自己的文字,在长期学习汉语汉字以后,日本人开始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民族语言,借用的方法主要是:借用字(借音不借义),如(结实)...

  • 标签: 汉字字音 民族语言 汉字添加 黄河流域 辅音交替 元音交替
  • 简介: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日语》课本(第一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新编著的课本,新课本和旧课本的不同之处,是新课本的单词标上了金田一式的语调标记法,这样从基本上加强了语音的学习与应用。关于「行」鼻音问题,第三课有如下一段话:在词语中,这五个假名处于第二拍以后的位置,或作助词时,发出的声要鼻音。同时举出三个单词作例。笔者认为,应再补充说明,还有哪些

  • 标签: 鼻音化 二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五三 标记法 五百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明治时期与1980年后小说中「など」「なんぞ」「なぞ」「なんか」以及「なんて」的实际用例,展示了中心助辞「など」从原本只有客观例示用法的助辞发展到如今具有客观例示与主观评价双重意义的助辞。这也就是所谓的语法主观。围绕着中心助辞,「なんぞ」「なぞ」「なんか」及「なんて」也或多或少参与了从客观例示向主观评价发展的过程。然而「なんか」在语法过程中呈现的作用非常特殊。

  • 标签: 语法化 例示 否定的评价 明治时期 现在
  • 简介:一、引言名词谓语句是现代日语的基本句式之一,其表达形式为和。从语义看,因其多表现语言主体对主谓成分间“命名”、“所属”、“同一”等关系的确认、判断,故又多称为“名词判断句”。实际上,名词谓语句无论是以单句形式,还是作为引用句中从句的形式,位于句末的谓语构成成分的脱落现象都是很常见的。人们常把这一语言现象解释为“省略”。那么,为什么会被省略、省略的条件是什么,的省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问题在日语教学中是需要认真加以澄清的。本文试图对上述

  • 标签: 无形化 现象成因 隐身术 费苦心 句型 谓语动词
  • 简介:命制俄语专业标准考试阅读试题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命题者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因素:文章的题材和体裁、选材的长度、生词总量、考点的选择、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覆盖面、选项的设计、选项的排列、选项间的关联、问题与选项的用词总量等。标准考试中,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不得选用内容涉及武装冲突、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考试成败、失去亲人、负面国情。本文探讨了上述问题和命制阅读题的主要依据;选材与压缩、设问与选项、用词总量与考点;设问角度与句法结构;正确项与干扰项的编写等。

  • 标签: 标准化考试 阅读试题 命制理论 命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