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焘先生,字左田,1921年生于北京,福建长乐人。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同年人燕大研究生院学习。1946年起,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他生前曾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主任、《语言学论丛》主编等职。焘先生长期从事

  • 标签: 教授逝世 林焘教授
  • 简介:非先生是散文界德高望重的前辈,是文论集于一身的作家、学者。我有幸得到过他多次的教诲,自诩是他的学生。然而,当我比较完整深入地阅读了他的散文作品时,我发觉,作为一个学生,我是肤浅的、不合格的,先生是深厚博大的江河,我以前只是涉足了他的清浅的支流而已!

  • 标签: 文学评论 林非 散文 情感分析 艺术网络
  • 简介:纾在译作的序或跋中多次表达译作应忠实于原作的翻译思想。然而,其多数译作存在大量增、删、改原作的现象,与其翻译思想背道而驰。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视角为研究纾的翻译提供了极佳的视角,通过研究意识形态对纾翻译策略造成的制约,我们可以认识到翻译并不是对原著的全盘翻译,而是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指引下的有意识的改写行为。

  • 标签: 意识形态 林纾 翻译策略 黑奴吁天录 制约
  • 简介:<正>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估价6.20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正在办理征订。本书选收了作者最近十年所写的十一篇作品,篇幅虽只23万字,但言约事丰,知识覆盖面很大,除有现代汉语句型的全面描写外,还有:汉语语法研究问题的归纳和评议、复句表达的研究、词语理解及运用的研究、词义分类的研究、词语搭配的研究、词汇专题的研究、

  • 标签: 汉语句型 词语理解 汉语语法研究 词语搭配 国际广播 复句
  • 简介:生态学的影响下,一个新的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产生了。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法,查阅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对生态语言学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做简要综述,以飨读者。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 环境
  • 简介: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沃尔玛的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一些不直接面向顾客的职位,未来,4000名后勤员工将被机器取代;麦肯锡最新报告预测,机器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取代30%的银行员工。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生态写作的课堂是追求平衡的课堂,要求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他们自由地抒写自己的心灵。教师要积极推进生态写作课堂,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掌握写作顺序,提高思想境界,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写出精彩的语篇。

  • 标签: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生态理念
  • 简介:学生对作文一直存在着畏难情绪,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一个写作的生态环境,对作文无从下手、无话可写。教师可以从'开放命题''不拘体裁''观察生活'和'赏识鼓励'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和自然,逐渐找到写作的'手感',克服对作文写作的抗拒情绪。

  • 标签: 初中语文 生态理念 真情实感
  • 简介:中国的武侠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风雨中游侠的崛起到晚清侠客的流风余韵,到时下的武侠电影,武侠之极境是多数中国人向往的境界,武侠精神寄托了无数人善良的愿望。武侠电影之于中国如西部片之于美国,成为中华民族类型电影的标志之一。最新版的《中外影视大辞典》分析其深层原因日:“武侠电影的魅力植根于中华民族强悍尚武的心理和崇拜具有武德武功的侠义英雄的民间社会文化精神;

  • 标签: 武侠文化 侠客 侠义 游侠 另类 风雨
  • 简介:每当梅传春讯的时节,很容易使人想到孤山探梅,想到“梅妻鹤子”终身不娶的和靖(967-1028)处士。对和靖.首先应破除成见:以为他纯是一位笑傲林泉,具有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逸士、高人,其实并非如此。和靖小时孤贫力学,有进取心;青壮年浪游江淮时,曾有过“偏邻于侠”。“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

  • 标签: 悲歌 爱情 进取心 青壮年
  • 简介:本文通过合成-听辨实验研究上声本调的调型调值。从语料库中选择一男一女两位发音人所发的音节yī和yǐ各一,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合成出7种调型共1420个具有不同音高表现的yi,并以此为实验刺激,请15位北京被试进行听辨。结果表明:低凹(降平升)调是上声的理想调型;非常态发声类型(如吱嘎声)对上声的感知影响显著。

  • 标签: 上声 普通话 调型 听辨感知 发声类型
  • 简介:在教育改革中,语文学科似乎总是被当成靶子,人人皆可批评,似乎全民皆懂语文教育;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也是批评的对象,似乎人人都比语文教师更有素质。语文教师有委屈,但往往选择缄默,因为就语文教师群体而言,语文素养的确不尽如人意,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硬伤”。

  • 标签: 语文教师 发展生态 失衡 语文素养 教育改革 语文学科
  • 简介:在当代文坛上,白当之无愧是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内容上多关注女性独特的内心体验,形式上采取个人化写作方式,素以反拨传统写法见长。不论是九十年代的《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或是新世纪的《万物花开》,总是带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创新感。长篇新作《致一九七五》也不例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上丝毫不亚于此前的作品,并力图有所超越。《致一九七五》以白亲身经历的知青生活为蓝本,主要记叙了女知青李飘扬1975年下乡的生活,小说中虽然有故事性的对知青生活的叙述,但更多的是主人公自我内心的幻想。

  • 标签: 知青生活 小说创作 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独语 想象
  • 简介:华兹华斯的诗歌《孤独的割麦女》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将女性与自然相融合,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也讴歌和赞美了女性言说,反映了诗人卓越的时代观念和女性生态主义思想。本文笔者结合华兹华斯的诗作,分析其诗歌《孤独的割麦女》中折射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念。

  • 标签: 《孤独的割麦女》 自然生态 女性言说
  • 简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造'生态成长'的文化。以垃圾分类、爱水节水、惜物助学的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体现了自然、和谐成长的'缘色'内涵。

  • 标签: 主题 绿色 生态成长
  • 简介:1918年,29岁的砺儒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堂毕业。翌年,就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教授,不久又担任教育系主任。1922年初,又兼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校长)。从此北师大附中——这所中国最古老的中学之一,不断引领着中国中等教育前行。

  • 标签: 中等教育 林砺儒 教育观 人格 高等师范学校 师范学堂
  • 简介: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隅,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围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丈夫呓语。既

  • 标签: 中学语文课本 抚尺 林嗣环 东北隅 犬吠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