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作者: 施云贵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为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稳步实施,面向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构建了以“项目驱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二级项目“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模块,并对该课程模块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驱动”的“做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业务专长,使学生在“过程控制技术”工程领域具备后备工程师“零适应期”就业能力
  • 简介:〔摘要〕《品德与社会》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 标签:
  • 作者: 康亦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我所带的班级两级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回答问题时,优生抢答,差生随声附和,一堂课下来,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多次的实践经验告诉我隐形分层教学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隐形分层,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个性差异程度,不让学生知道自己被分成A、B、C三层,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隐形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有效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学校的体育不同于普通学校,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也对就业学生提出了技能与体能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重视体育竞技的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耐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时间久、强度大的工作。

  • 标签: 职校体育就业
  • 作者: 王洪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机构: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生根发芽,就会结出颗颗硕果;一颗心洒向课堂,就会赢得颗颗童心。如何使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张开飞翔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自由的翱翔?提问技能就是课堂教学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提问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的行动方式。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思维。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一种师生交流的教学行为,可以用于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如何进行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一点浅显做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更多的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面临着现代浪潮的冲击和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的挑战,我国学校德育已陷入某种困境:封闭的德育观念与开放的社会变革的疏离,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的脱节,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与物化的德育对象的对立,无人化的德育方法与学生生命实践的背离。这些都使得与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在当下失去了魅力与效力。如何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已成为我们进行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学校德育 社会变革 错位与缺失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影响因素、培养途径,及我国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 标签: 〔〕幼儿教育亲社会行为道 德教育
  • 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要求我们关注教师自身的实践理性,通过加深对教师思维与行动的认识来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落实。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某重点大学的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冲突话语及其解决方略,并将他们行动背后的实践理性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进行了关联。在对教师群体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呈现了一名大学教师实践理性的表征样态,即整合、中道和权衡,以期作为了解和理解中国大学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镜像。研究发现,教师的实践理性与其所生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场域之间存在勾连。如果我们借用中国文化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加深入地描画出中国大学教师实践理性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 标签: 实践理性 大学教师 中国教师 中国文化 本土心理学
  • 简介:2013年12月6—7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教育社会学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承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协办。主题是:教育改革——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代表团、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百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社会学 论坛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教育社会学诞生之初,研究者们便以"超越常识"作为论证其学科权威性的依据。近20年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涌现,这一观点受到了措辞学的质疑。在措辞学的视野下,这一论点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而只是一种措辞工具。面对措辞学的解构,教育社会学应坚持反思性的立场。对此,布迪厄所提倡的"反思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 标签: 教育社会学 措辞学 反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