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体育与社会就业携手前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职校体育与社会就业携手前行

孙伟

孙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二职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64106

摘要:职业学校的体育不同于普通学校,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也对就业学生提出了技能与体能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重视体育竞技的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耐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时间久、强度大的工作。

关键词:职校体育就业

一、引言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已逐步完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地不够紧密,这有悖于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在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职业学校体育应突出社会就业需求。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教学目标,借用或套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材,只会使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目标混淆,出现体育教育目标定位不准。对于职校生来说,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是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以及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但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没有结合职校专业教学的特点,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类别,并未就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这种现状不利于职校体育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如何使二者相辅相成、携手前行

1.体育教学,德育必不可少

职校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没有职业道德是不行的。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职校生更需要德育。而体育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为体育课是开放性教学,在职业学校,比起其他课程,体育课比较轻松,学生比较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如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等精神。

2.培养学生正确向上的竞争意识

职校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走上社会,从事的工作基本从最基础做起,需要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职业的特性,在课程中多安排一些竞争类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竞争,从而正确地对待竞争,不要在竞争的潮流中迷失自己。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安排一些合作类体育项目,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完成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接力跑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比赛,增进学生的友谊。

3.结合专业进行体育教学

可以根据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特征,学生毕业后的走向,来选择发展职业体能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安排一些对场地器械要求不高,易于集体或个人可终身从事的体育项目。

例如:服装、烹饪、面点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球类、基本体操等项目的练习来发展学生手指、手腕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导游、机电维修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大球类、有氧耐力、定向运动等项目的练习来发展学生的体力、耐力素质。通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来建立与定位相适应的特色内容体系,体育教育的管理和教学不能拘泥于现有的国家标准内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受教育者学段、体质情况选择一些易于掌握、喜闻乐见的内容。降低对体育技能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要求,突出体育的娱乐健身功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职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4.重拾信心,张扬个性

职校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文化成绩不算优秀,但是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突出,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参加,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日后的工作!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职校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职校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霞职业中学体育目标定位研究[J].天津体院学报特刊,2003,3。

[2]董启林谭延敏张铁明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理念[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