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中新生断脐护理实践。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剖宫产的新生230例。按照断脐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快速断脐方法)与试验组(采取延迟断脐方法),各115例。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新生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情况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出生后第1天、第3天HB、HCT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两组STB水平以及生理性黄疸发生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模式实现手术室内部闭环管理,利于护理管理者更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岗位,控制院感发生、缩短手术非必要等待时长,利于急诊、绿色通道等手术的进行。此模式更加契合临床需求,开拓护士新岗位新技能,提升护士职业成就感。

  • 标签: 手术室 剖宫产 断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寻新生窒息的高危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窒息新生,将其中100例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纳入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窒息因素并分析护理方式。结果 新生窒息的高危因素中胎儿因素是占比最高的因素,共占比76%,其次是羊水因素,占比32%。将胎儿因素对比其他因素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护理对策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研并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及现有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儿童PI(压力性损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研某院2021年1月-12月的702例患儿,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PI(压力性损伤)评估及预防措施等,并对相关因素及已有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儿PI发生率为8.83%,损伤程度以1期为主(90.32%);枕部(38.46%)为儿童PI的高发部位,其次是骶尾部(27.69%)。气管插管、意识障碍、移动度受限、感知觉受限、皮肤潮湿、存在摩擦与剪切力、营养贫乏以及组织灌注与氧合不足是PI的影响因素,疾病种类对PI(压力性损伤)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但应与其他因素结合判断。患儿减压垫的使用率为100%,且均予以每间隔2~3小时更换体位1次。发生PI(压力性损伤)的患儿中预防性使用减压敷料的比例为95.16%,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例为29.03%。结论:德尔菲法构建的新生预防护理敏感指标科学性、可靠性强,将其应用于新生预防中能规范临床护理行为,减少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新生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新生作为对象,观察新生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情况,并对堵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观察发现,90例新生共发生13例导管堵管,发生率14.44%,具体原因和血栓形成、药物沉淀、操作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新生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管促使原因有许多种,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以防止堵管。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破裂脐护理新生手术室护士引导的护理方法的效果,与新生的健康有关。98例新生随机分为观察组(护士监护下的脐带)和对照组(常规脐带分离药物),观察两组对护理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出生24小时后血红蛋白水平(184.75±10.42)g/LP >(161.33±8.56)g/l,t = 5.619)较高(p < 0.05),脐带脱落时间为

  • 标签: 手术室护士主导 剖宫产 断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需要PICC的80例新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非计划性拔管、康复情况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血栓形成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血栓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新生PICC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新生儿 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新生2020年1 ~ 12月100例作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新生2021年1 ~ 12月100例作为对照组(症状综合护理)。观察了2、4、6小时产后血糖变化,比较了两组产妇低血糖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得到注意(P < 0.05)。观察组低血糖和新生传染率分别为12.00%和6.00%,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00%和18.00%),统计上注意到的观察组的5名母亲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的18名母亲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满意度为82.00,差异在统计上很重要(χ2 = 8.303,p = 0.004)。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孕妇GDM有效。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B超在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根据修正的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对其进行分组,分成疑似期组与确诊期组。针对全部患儿实施腹部X线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疑似期组检查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相应的检出率,腹部B超检查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且在行腹部B超检查的过程中,24例患者肠道蠕动减慢、10例患者肠道蠕动消失、16例患者存在腹腔积液。确诊组检查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相应的检出率,腹部B超检查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且在行腹部B超检查的过程中,32例患者肠道蠕动减慢、18例患者肠道蠕动消失、12例患者存在腹腔积液。结论  针对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应用腹部B超检查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相较于腹部X线检查方法更优,对于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腹部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探究SAA、CRP和PCT在新生感染判断中的应用,分析这三种方法的数值判断其感染类型。联合检测SAA、CRP及PCT在各个方面结果都优于单项检测,由此可见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感染和检测感染后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又体现出了联合检测的高效性,准确性,特异性等优点。让联合检测SAA、CRP及PCT在诊断和治疗新生感染中成为了强有力的临床依据。

  • 标签: 新生儿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淀粉样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临床新生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9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两组,各45例。采用新生科护士护理软技能认知及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新生护理知识满意度、新生疾病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日常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新生护理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疾病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科护士护理软技能认知水平有待改善,应注重加强中等年资护士的非技术性护理认知水平、培养非技术性护理中坚力量,同时关注新生科非技术性护理开展需求,创造人文护理环境。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士 护理软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新生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9月10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分析药品管理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100例新生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实施前为2021年1月至9月,实施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结果:除了用药错误外,实施后高危药品缺陷和新生不良病例明显减少。结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在儿科新生中得到有效应用,有效避免了药品差错,提高了护士素质。

  • 标签: 高危药物 安全管理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良好班风是优秀班集体的灵魂和核心,塑造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高职大一新生有高考的挫败感、目标性差、学习主动差。大一高职班主任比其他高年级班主任更要加强目标引领、班干部建设、纪律监督。既需要在日常管理活动及师生相处中渗透德育,又需要通过灵活机动地组织班级活动、与学生和谐友善沟通以巧妙传递道德思想,从而促进学生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 标签: 立德树人 高职新生 班风建设
  • 简介:摘要: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幼儿缺乏对事物对错的判断能力,对自身语言与行为无法形成正确认知。幼儿正处于学习模仿的关键时期,其心理不成熟,导致幼儿极易受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不文明用语的现象。因此,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通力合作,为幼儿营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家长外出务工,幼儿由老人代为看管,但老人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自身行为缺失,导致幼儿在语言表达以及用词上不规范。

  • 标签: 农村教育 幼儿园 文明礼貌 行为习惯
  • 简介:摘要:高校军训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军事训练中学生的安全突发状况较多,所以其安全管理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军训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高校军训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军训 安全管理 高校军训
  • 简介:    [内容摘要]父母外出子女留守,由于爱的缺失、教育的不到位,造成留守孩子的心理和学习等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每年的开学季都会有一批小学新生入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初入小学校园,很容易产生对于校园的抵触、不适应等情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一年级新生在幼儿园毕业之后、小学入学之前,家长与老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所以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后,教师要将入学适应问题充分解决,家长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关心,改变落后的家庭教育方法。教师在学生成长路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的教学问题一定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手法,这样才能加快新生在小学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 标签: 小学新生 入学习惯 实践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