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小学自然课程的内容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需要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但这种解释有时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必须要通过亲自体验才会领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

  • 标签: 引导学生 自然课程 体验 科学知识 科学解释 学习
  • 简介:阅读能力的养成、提高,需要读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直接交流的实际应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阅读者自己一次次地对文字载体传输的信息进行自然的、独立的理解摄取,即本文所说的本色阅读,才能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感受力和鉴赏力。因此,让学生的阅读回归到本色阅读的自然阅读状态,无疑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回归自然 “真” 阅读能力 语言文字 阅读状态 阅读者
  • 简介:我们居住的房到越来越宽敞,家庭却越来越小型化;可以享受的生活便利日益增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却日趋减少;我们获得了一张又一张的学位证书,却愈加频繁地陷入对常识的茫然中;三口之家,要求我们“锦衣素食”,某些商家端点于利益的趋使,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什么黑心棉、有毒纤维,放射性物质、白血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导致对人类健康的破坏,全国对衣、食住房问题的法律投诉越来越多。从本期开始,《健康小贴士》栏目将更贴近生活,为广大的教职员工,学生及学生家长提供生活帮助和咨询,我们这一期就从学生的穿戴说起,以期能给读者一些生活时尚。今年,少年儿童的流行趋附于势是什么,为此,我们采访了从日本引进的童装品牌Momoco的北京销售主管李洪英女士。

  • 标签: 2004年 春夏季节 少年儿童服饰 流行趋势 李洪英 人物访谈
  • 简介:连续在高三的讲台上摸爬滚打18年,每年的高考试卷给笔者等带来的欢乐和悲伤,欣喜和遗憾真是一言难尽.往往是悲大于喜,忧多于乐.然2004年的考题却着实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少有的快慰.有人说,对考生来说,高考是一道雨后的美丽彩虹.笔者要说,这次浙江省第一次单独命题的数学考题,对考生,对一线的老师,又何尝不是一道美丽的彩虹呢?

  • 标签: 高考 数学试题 学习辅导 命题理念 考察内容
  • 简介:作者前言:笔者从1997年到1998年带领本区中小学生,每周六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进行野营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学生们对这种形式的学习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真正体会到“寓教于乐”、回归自然的乐趣。城市的学校可利用植物

  • 标签: 植物园 野营 无穷 大自然 中国科学院 武汉市武昌区
  • 简介:有许多数具有这样一种有趣性质:它的十进制表示的各位数字,按照原顺序进行某些数学运算,又可以重新得到该数,这就是回归数,例如:24=23+42,2427=21+42+23+74,81=(8+1)2,145=1!+4!+5!(n!=1·2·…·n).英国数学家哈代(1877-1947)曾经发现过另一种形式的回归数:

  • 标签: 回归数
  • 简介:西方谚语说: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野草杂树,裸土尘灰,荆棘丛生,鸡犬喧嚣,蚊虫肆虐,间有野兽出没,雨天泥泞难行——这是我们记忆中的村庄。而正是这样的自然生态造就了为数甚多的成功的农家子弟,其中不乏栋梁之材、精英人物。是一座“村庄”赋予了他们人生必需的元素:远离贵族般的呵护,赤脚行走在田间地头,在粗粝的环境里品尝艰辛,学着父辈为生计奔波;也总是饶有兴致地呼朋引伴,上演草垛边的追逐、树丛中的嬉闹,在星辰月色下“找乐”,在天籁之音中“撒欢”。造物主赐予的一方宽广舞台,让他们一任天性地演绎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人。

  • 标签: 成功教育 挫折教育 回归 村庄 精英人物 特色教育
  • 简介: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的主要特点将是“语言的回归”。即语文学科特点被充分重视:考生对文本语言解读能力和自我认识的表述能力将在试卷中扮演着比以往更重要的角色。

  • 标签: 2006年 中考 语文 语言解读能力 上海 二期课改
  • 简介:本文研究了含(α,c)型Fuzzy参数的回归预测模型,并将它推广为含此型参数的自回归情形.在确定参数时,不采用最小二乘法,而转化为求解—等价的规划问题,从而避免因参数不可微而引起的确麻烦。由此而建立的模型,将比经典模型包含更多的信息、

  • 标签: 模糊回归 自回归 预测 模型问题 线性规划
  • 简介:提出"人文自然"的概念,分析老子"自然"的三个层次,即"道法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辅万物之自然".论述老子"自然"原则在现代社会中,在最高价值与理想原则、处理社会群体关系和个体生存发展三个层面上的运用,分析了作为实现"人文自然"之方法的"无为".多侧面考察"人文自然"原则,论述"人文自然"的工具意义和价值毅义.探究"人文自然"与"天地自然"的衔接,以及由"人文自然"的提倡和实践走向"天地自然"和谐的途径.

  • 标签: 老子 自然 人文自然 天地自然 无为
  • 简介: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物和地理事件。这些地理事物和事件,只有作用于人类时,才赋予了资源和灾害的内涵;因此,在理解自然资源自然灾害时,要把地理事物(事件)的自然属性和人类活动(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旱程度超过华北平原,但构成灾害的影响却低于华北平原。

  • 标签: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高考 地理 专题复习 土地荒漠化
  • 简介:艺术跟生活的关系,并不只是皮毛之于血肉那么简单。艺术衍生于生活之内,并融入生活,装点生活,激活生活,而生活作为装载艺术的容器,其远弗届,其大无象。说到底,艺术是华丽的外壳,对生活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内核。上海ARTDECO,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记忆与怀旧,更是一条以物质感受形式追寻的丰富隧道,指引方向的,是对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设计和追求。

  • 标签: DECO 无象 装饰设计 世界设计 植物纹样 线条美
  • 简介:<正>“老鸹柿”李雪峰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冈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虬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 标签: 柿树 伏牛 人与自然 李雪峰 柿果 摇摇头
  • 简介:[流云]早起推开窗户,几朵白云悄悄地飞进屋来。简直可以在室内捉云为戏。庐山的云,飘忽不定,起自何方,落于何方?……云,有时来自山外的湖上,有时来自半山的石缝中、杉林下。团团絮云,慢慢向半山空旷处涌聚,缓缓流动。从一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看云,云在机翼下,如冰山一样庄严肃立。茫茫云海是静止的,凝固的;颜色惨白,像万古荒原,有种恐怖感。站在五老峰上看半山起云,云在山腰间是流动的,显得轻巧活泼;但又朦朦胧胧,不知云

  • 标签: 半山 恐怖感 流动 自然 飞机 机翼
  • 简介:这是一篇有着深厚文学积淀的佳作。文章的题记就表现出了不凡的功力.既紧扣话题,叉饱含哲理。文章的题目是“阅读自然”——阅读自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海”“山”“江”,选取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典型人物,将他们的精神与这些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在解读人物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表达出对执著、坚毅、无悔等优秀品质的肯定与讴歌.

  • 标签: 阅读 典型人物 精神世界 神话传说 “山”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