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某法院以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立案,让某地方税务局成为被告,通过民事诉讼来审理税务机关与享有担保物的第三人之间的冲突,创设了一种解决非破产案件中税收优先争议的新模式。另一方面,作为被告的税务机关在法院采用居中裁判来“定争止纷”时,没有拘泥于其不应以民事诉讼的原告或被告参加优先诉讼的狭隘观念,摒弃不愿当被告的“耻诉”思维,积极依法应对,追回了上百万欠税。这表明面对特定的涉税争议,税务机关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依法行使民事法律权利,已经不再是理论问题而是一种实践要求。此外,将欠税公告作为税收优先产生的构成要件,明确规定非破产清算中税收利息(滞纳金)应当优先受偿,通过修法强化和完善税收优先,不失为这个司法判例的重要启示。

  • 标签: 税收优先权 争议案件 民事诉讼 被告
  • 简介:陕西省现有集体林地1.48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近一半.2007年,陕西省政府专题研究了集体制度改革问题,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意见,并按照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宁陕等10个县开展了试点.2009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贯彻中央全面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标签: 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地 陕西省 调查 2007年 2009年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放活集体经营,利用好林业资源,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林业,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林业现代化建设有机衔接,对促进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集体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现就进一步放活集体经营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建立集体林地三分置运行机制推行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经营的三分置运行机制,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放活经营,充分发挥“三”的功能和整体效用,是深入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放活林地经营是其核心要义。林地经营人有权依照流转合同依法利用林地林木并获得相应收益,经承包农户同意,可以依法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并依照流转合同约定获得合理补偿;再流转或依法依规设定抵押权利须经承包农户或其委托代理人书面同意,并向农民集体(发包方)书面备案。鼓励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建立流转合同鉴证制度,依当事人自愿申请但不强迫的原则进行合同鉴证,出具鉴证报告,探索作为经营人实现抵押、评优示范、享受财政补助、林木采伐和其他行政审批等事项的依据,平等保护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标签: 林地经营权 集体林地 林业厅 草原 国家 林权制度改革
  • 简介:新《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赋予了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撤销的权力:“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长、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撤销”。这是国家加大清缴欠税力度、防止税款流失的重要举措之一。

  • 标签: 合同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 代位权 撤销权
  • 简介:公共新闻的提出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新闻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学者认为公共新闻倡导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客体的“介入”,加强了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推动了公共讨论,复兴了公共生活。但也有学者认为公共新闻与传统的新闻客观性原理相抵触,使媒体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事实上,公共新闻与传统的新闻客观性原理之间的抵触是客观存在的。

  • 标签: 公共新闻 新闻报道 新闻客观性
  • 简介:<正>土地是一种特殊资源,是国家最大的财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象房地产业这样,在极短时间内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整个经济运行中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业的热炒和暴利,引起

  • 标签: 土地增值税 房地产业 自然增值 投资者 投资增值 增值额
  • 简介:目前我国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取得奖金的征税办法是按照2005年的规定执行的。然而,实践中,对无住所个人奖金的计税方法存在争议。对政策的理解不同,会造成实践中对同类纳税人所课征的税款不同,或同类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不同。本文对争议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无住所个人奖金 个人所得税 计税方法
  • 简介:增值税理论之产生、发展及争议福建农学院农经系副教授郑家驹一、增值税理论之产生增值税(va!neaddedtax)的概念,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亚当斯(ThomasS.Adams)提出的。亚当斯在1917年发表的《商业税}}一...

  • 标签: 增值税 公司所得税 亚当斯 西门子 营业毛利 经济学家
  • 简介:随着司法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涉税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多。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近两年来发生的涉税司法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我国税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纳税争议的双重前置制度、在部分地区建立税务巡回法庭,放宽税务争议案件受案范围和法院司法审查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税收争议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

  • 标签: 税收争议 行政诉讼 税务法庭 税务争议受案范围
  • 简介:美国学者亨金指出“在各国的关系中.文明的进展可以认为是从武力到外交,从外交到法律的运动”(Henkin,Louis.1979)。在国际贸易领域,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为代表,这一“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在国际税收领域,这一“运动”的进展又如何呢?实际上.国际税收争议的解决正在由依赖传统相互协商程序的外交方法向着仲裁这一法律方法扩展。如果无法通过相互协商程序解决争议,当事人也许可以通过仲裁获取最后救济。

  • 标签: 国际税收 争议解决机制 仲裁 WTO争端解决机制 相互协商程序 法律方法
  • 简介:土地增值税的产生、发展及争议福建农业大学副教授郑家驹土地增值税(LandValueIncrementTax)系于土地所有权移转时,就其自然涨价增值额,对不劳而获的土地收益课税。它是一种不定期征收的动态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斯图...

  • 标签: 土地增值税 土地所有权转移 土地投机 孙中山 涨价归公 累进税率
  • 简介: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企业重组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地开展。在众多的企业重组案例中,随同资产转移涉及除土地使用以外的无形资产转让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一起重组案例税收争议的分析,指出目前对无形资产税收处理的问题,引发完善无形资产税收处理的思考。

  • 标签: 税收争议 企业重组
  • 简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体现的是公共权利,满足的是社会共同需要,因此税收体现的公权应当优先于满足个别需要的私。税收优先,是指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的过程中,遇到纳税人的财产不足以同时缴纳税款和偿付其他有关财务时,应优先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体现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优先于一部分经济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税收优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标签: 税收优先权 国家财政收入 社会共同需要 公共权利 税务机关 经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