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多联合卡比多对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及患儿QO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60眼)单眼弱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予以视觉刺激、遮盖疗法、配戴矫正眼镜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左旋多联合卡比多,疗程为6个月。比较不同组患儿疗效、矫正视力、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研究组矫正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维度A、维度B、维度C、维度D、维度E评分分别为(85.83±3.83)分、(77.97±4.81)分、(80.81±3.55)分、(85.75±4.05)分、(81.27±4.6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辅以左旋多/卡比多对弱视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提高其视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安全且可靠。

  • 标签: 左旋多巴 卡比多巴 弱视患儿 物理疗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格林-利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介导性炎症,多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经西医诊治后患者恢复期多遗留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论治,前期主清利湿热、舒经活络,后期以补益肝肾、通利经脉为要,针药结合,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方面颇有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格林-利综合征提供新出路。

  • 标签: 针刺疗法 中草药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变异型吉兰-雷综合征(GBS)的一些少见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例变异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转归进行总结。结果4例患者均为肢体无力起病,但均存在与典型GBS不一致体征,各具特点。1例为非对称性肢体瘫痪;1例以严重持续背痛伴截瘫起病;1例伴有明显头痛及脑膜刺激征;1例以截瘫伴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起病。脑脊液检查4例均存在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均符合周围神经源性损害。头部MRI+脊髓MRI未见新发病变。4例经过丙种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均明显好转。结论变异型GBS少见,临床症状广泛,不典型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疼痛 变异型 非对称性肢体瘫痪
  • 简介:摘要1例4岁男性患儿因重症肺炎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坦钠0.8 g静脉滴注、1次/12 h。治疗第3天,滴注该药约15 min时,患儿出现茶色尿、腹痛、皮肤苍白、四肢发凉,立即停止滴注。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计数1.7×1012/L(治疗前4.7×1012/L),血红蛋白67 g/L(治疗前121 g/L),网织红细胞计数0.12,总胆红素54.7 μmol/L,间接胆红素42.4 μmol/L,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尿蛋白(++),尿潜血(++),尿胆原(+++),尿红细胞87个/HP。考虑为头孢哌酮钠舒坦钠导致的急性溶血,并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及其他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换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坦钠第9天,患儿血常规、尿常规恢复正常,直接Coombs试验阴性。

  • 标签: 头孢哌酮 舒巴坦 溶血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融合人文关怀理论对培养和促进实习护生的人文实践能力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该院63名本、专科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人文实践中运用对话式教学模式,比较实习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实习期第1周、第3个月和最后1 w,本科组和专科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科组实习期最后1 w与第1周比较,"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要"、"提供良好环境"和"促进情感交流"五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组实习期最后1 w与第1周比较,"健康教育"、"协助满足基本需要"、"提供良好环境"和"促进情感交流"四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话式教学模式可增强护生关怀意识,培养护生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护生临床护理人文实践能力。

  • 标签: 人文关怀 对话式教学 临床护理 人文实践
  • 简介:摘要小纤维包括小直径、薄髓鞘的Aδ纤维及无髓鞘的C类纤维,各种原因引起的小纤维损伤统称为小纤维神经病(SFN)。吉兰-雷综合征(GBS)小纤维损伤是SFN的常见病因,主要表现为痛温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GBS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目前针对GBS小纤维损伤的研究以病例报道为主,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及电生理检查,早期容易被漏诊。早期认识GBS小纤维损伤并进行适当的管理是降低GBS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围绕GBS小纤维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全面认识GBS小纤维损伤提供参考。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小纤维神经病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治疗
  • 作者: 洪佳钰 李晓裔 代红源 王娜 罗璨 郑龙 龚道恺 周瑞玲 骆文静 胡波 刘书平 姚嘉嘉 卢祖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60,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阳 550002,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都 610072,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442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 430030,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45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神经内科,荆州 434020,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福州 350001,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7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吉兰-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中国淮河以南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24所医院收治的78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儿短期预后的因素。结果78例患儿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9.53±5.44)岁,5岁以下者19例;有前驱事件者50例;颅神经受累者28例,自主神经受累者22例;需要辅助呼吸者5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不同年龄、发病至入院天数、临床分型、电生理分型、治疗方案及有无前驱事件、有无颅神经受累患儿间短期预后不良[出院时Hughes GBS残障评分≥3分]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主神经受累患儿中短期预后不良比例(31.8%)明显高于未受累患儿(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自主神经受累的儿童GBS的短期预后较差。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儿童 短期预后 自主神经受累
  • 简介:摘要目的在真实世界中,评价应用沙库曲缬沙坦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初步疗效。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自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安徽地区多中心应用沙库曲缬沙坦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记录患者用药前的基线特征。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剂量、血压水平、生化指标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共入选患者245例,NYHA Ⅲ/Ⅳ级患者比例为64.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率分别为88.5%、83.3%和92.2%。用药后患者收缩压[(109.6±13.4)mmHg比(120.3±17.3)mmHg, P<0.01]和舒张压[(70.5±9.4)mmHg比(75.2±12.1)mmHg, P<0.01]较用药前均显著下降。随访1个月后,血清肌酐[(98.3±35.5)μmol/L比(95.7±31.9)μmol/L,P>0.05]和钾水平[(4.06±0.54)mmol/L比(4.11±0.46)mmol/L,P>0.05]无明显变化,但NYHA分级显著改善(P<0.01)。结论真实世界中的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较重,应用沙库曲缬沙坦后血压降低更为明显,但1个月后NYHA分级显著改善。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真实世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沙吉兰联合卡左双多控释片及多丝肼治疗伴运动症状有波动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伴运动症状有波动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02例,以采用卡左双多控释片+多丝肼治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采用雷沙吉兰联合卡左双多控释片及多丝肼治疗的53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UPDRSⅢ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治疗12周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2%(50/53)比77.55%(3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周、治疗12周后研究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DNF、5-HT、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雷沙吉兰联合卡左双多控释片及多丝肼治疗伴运动症状有波动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疗效显著,能恢复患者认识功能,提高生活及运动能力,改善血清BDNF、5-HT、NE水平。

  • 标签: 帕金森病 雷沙吉兰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 多巴丝肼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人文关怀的实施在推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文关怀护理的内涵、急诊科人文关怀护理实施的现状、急诊科护士关怀能力及培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更好地推进急诊科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科 人文关怀 护理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与护理,二者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本文就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护理技术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人文关怀与护理技术的关系、人文关怀在护理技术中体现的现状等进行综述,希望为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人文关怀 护理技术 护理操作 现状
  • 简介:摘要中医人文精神注重对生命伦理的思考。中医对生命的认知在于秉承和汲取中国哲学的精髓,蕴含思辨思想且富有实践性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基于生命伦理的视角,中医药文化的中医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贵、医者仁心、诚信道德、济世救人等,也是对生命自我认识、生死观念、生命质量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伦理辉映。通过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对生命伦理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弘扬中医人文精神,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医者成人立己、止于至善的道德升华,患者就医的诚信道德情感,对生命的尊重及健康意识、生命伦理的内化自觉和中医人文精神氛围的构建等。

  • 标签: 中医学 文化 人文精神 伦理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前(344人)及培养后(331人)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初期调查总平均分为(181.31 ± 22.81)分,末期调查总平均分为(187.73 ± 1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3,P<0.05)。实习末期理解、勇气、耐心维度得分依次为(71.66 ± 8.83)、(59.49 ± 9.59)、(56.59 ± 5.33)分,均低于国外常模得分(80.22 ± 7.56)、(65.25 ± 11.57)、(63.11 ± 4.19)分,说明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较国外偏低;性别(X1)、与母亲关系(X3)、与同学关系(X4)是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2.448、2.784、3.189,P<0.05)。结论提升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从营造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氛围、提升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强化护理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三个方面实施。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人文关怀 职业认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护生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所有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性研究,由2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组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传统教学组高,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值为13.24,95%CI 11.46~15.02,P<0.01];患者对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组护生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人文关怀教育组的护生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比例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值为4.27,95%CI 2.92~6.24,P<0.01;OR值为4.49,95%CI 1.41~14.25,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能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使护生更加愿意从事护理工作。

  • 标签: 学生,护理 人文关怀教育 教学效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发掘了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重庆的巨型卵巢囊肿成功手术切除病例,细节翔实。不仅对我国妇产科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医学推动社会的进步作用,具有实证意义。

  • 标签: 卵巢囊肿 医学史 西医东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前医院组织环境下人文管理氛围对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为稳定护理人才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人文管理感知问卷以及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对山东省5所三级医院1 04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以人口统计学因素及护士对医院人文管理感知量表4个维度为自变量,护士留职意愿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三级医院护士人文管理感知总分为(166.70±29.42)分,留职意愿总分为(23.30±4.29)分。医院护士人文管理感知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P<0.05),其人才管理感知、情感管理感知和文化管理感知维度与护士职称、工作年限、聘用形式可解释留职意愿27.5%的变异。结论护士的留职意愿处于中上水平,这与医院的人文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护士人文管理感知对留职意愿有正性预测作用,尤其是人才管理、情感管理和文化管理方面。医院管理者应完善人文管理模式,增强护士对医院人文管理的感知程度,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留职意愿。

  • 标签: 护理人员 人文管理 留职意愿 护理管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骨折患者8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功能锻炼中除常规护理外辅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提高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 标签: 骨折患者 功能锻炼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沙库曲/缬沙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新型药物,在抑制心肌重构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大量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开展,沙库曲/缬沙坦在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现出潜在的优势,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左心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沙库曲/缬沙坦通常在低剂量下启动,以防止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本文结合沙库曲/缬沙坦的作用机制,旨在对沙库曲/缬沙坦的临床应用、初始剂量及滴定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剂量及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