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2005年《公司法》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同时,强化了公司社会责任。其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法》还在具体条文中对保护职工权益、保护债权人利益等作了规定。确立公司社会责任,不仅是顺应国际潮流发展需要,更重要是为了弥补我国现行公司理论研究和公司立法不足,以摆脱股东本位主义不利影响,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保护债权人 股东利益最大化 商业道德 理论与实践 行政法规 资本所有者
  • 简介:公司社会责任意味着一个公司意识到并且关注在其所从事业务时对世界所产生影响。对于我们来讲,意味着对我们决策和行动要负起责任同时,关注我们社区和我们雇员生活质量

  • 标签: 公司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 生活质量 意味 雇员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内涵纵观理论与实务界,目前我国学者认为公司除对股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一是对雇员责任。所谓对雇员责任,是指既包括在劳动法意义上保证雇员实现其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索取权、休息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社会保障取得权等法

  • 标签: 资源税 企业所得税 环境税 公益性捐赠 征税范围 计税依据
  • 简介:<正>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是当前国际社会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各国共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1999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全球契约计划"是在全球范围具有重要影响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长期以来,人们把研究目光主要集中于类似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内容上,而对于另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主体问题却疏于考量。本文拟对企业社会责任主体进行界定,并具体针对跨国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一、企业社会责任主体:从公司、企业到经营者

  • 标签: 主体问题 社会责任标准 个体工商户 全球契约 最低注册资本 国际社会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历史发展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一词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正式提出,并引发了著名多德(Dodd)与伯尔(Berle)论战。美国学者早期对公司社会责任定义讨论侧重于道德伦理层次,之后才开始转向法律层次。谢尔顿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

  • 标签: 社会责任标准 谢尔顿 法律层次 伯尔 企业经营战略 社会责任报告
  • 简介:<正>公司承担社会责任,首先是需要成本考量。在我国,任何一家企业在公司社会责任旗帜之下,都需要公司利益与公司社会利益比较、权衡和选择。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王老吉,,为了公司利益市场效益,而先选择通过捐赠1亿元给灾区,树立承担社会责任良好企业形象,从而把公司社会利益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此,公司社会责任承担,是有条件,受到成本考量左右;国内航空企业尤其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尤其较差。一、航班无责延误时如实告知等善后义务

  • 标签: 社会责任承担 企业形象 航空企业 社会利益 成本限制 中国国航
  • 简介:<正>一、企业社会责任学理论争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端于20世纪初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虽然有一大批追随者,但遭遇更多却是来自传统理论信奉者和现代自由市场学派等众多人士批评;这一理论倡导者和反对者在不同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不同场合,在对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

  • 标签: 法律原则 法律规范 信奉者 部门法 义务人 职工参与制
  • 简介:<正>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商法学尤其是公司法学研究中一个日益热门问题,随着近年来有关大型公司不断爆发种种有违社会责任行径,学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探讨更加深入和全面。就研究领域而言,法学界之外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等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具体成果。实务层

  • 标签: 公司法学 商法学 实务层 司法裁判 社会义务 债权人利益
  • 简介:<正>2006年《公司法》第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然而,从我国三鹿奶粉事件到美国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后一边裁员一边给高管加薪等一系列事件可以发现,纸面的法律要转变为生活中准则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复杂过程。因而在这一背景下,考究企业社

  • 标签: 社会责任制度 金融危机 经济活动 社会责任标准 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承担
  • 简介:<正>目前占据我国资本市场"半壁江山"机构投资者,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经济实体,还是我国重要社会公民之一;它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社会责任基本构成要素影响越来越大,其社会责任履行更是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倡导和落实机构投资者社会责任,是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举措之一。本文解读了机构投资者社会责任,论述了机构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内容,提出了机构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机构投资者健康发展、更好地迎接机构

  • 标签: 资本市场 证券市场 社会责任投资 独立法人地位 证券投资 定海神针
  • 简介:<正>三鹿公司劣质奶粉事件等产品质量问题,使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成为时下热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公司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现象不断发生,如公共环境资源破坏、劣质产品危害等。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市场主体公司对公司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同时理论和实践中公司社会责任诉讼机制缺失等。那么如何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则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 标签: 诉讼机制 和谐社会视域 劣质奶粉事件 三鹿公司 劣质产品 内部规则
  • 简介:<正>公司社会责任是目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热点问题。随着新公司法将"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义务强加于公司,社会公众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呼声日益高涨,公司社会责任支持者与日俱增。但是,在"什么是公司社会责任"这个基本问题被弄清楚之前,一切争论都是毫无意义

  • 标签: 公司人格 新公司法 政府职责 社会责任观念 公司制度 股东利益最大化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内涵二元性长期以来,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标准共有两种:一是守法论,一是超越守法论。哈佛大学法学院C1ark教授将前者称为"温和理想主义"。其基本观点是:以追求股东最大利润作为公司单一目标,并不必然侵害其他利害相关人利益;员工利益可以透过合同或特别立法保护;像环境

  • 标签: 公司合并 利害相关 交易相对人 解散公司 代表诉讼 我国合同法
  • 简介:<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肇端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该理论从开始至今,一直遭受传统自由主义者批评,认为企业是有理性、追求价值最大化经济人,企业本质就是让股东(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企业只对股东(所有者)利益负责任,除此之外,任何责任均不应强加给企业,否则会伤及企业制度根本,彻底动摇自由社会根基。在批评与反对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企业

  • 标签: 社会责任理论 追求价值 自由主义者 公众公司 监督成本 异质性
  • 简介:<正>引言公司传统理念是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这一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公司法和公司治理。但是,公司法人和人一样,它既是一个私法上主体,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社会成员。而传统理念只反映了私法上的人一面,却没有完全反映社会的人一面;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与实践经常发生冲突,受到来自实践挑战。1920年德国公司法学者开始赋予公司以"公共性"。1924年,英国学者谢尔顿在其"经营者社会责任"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第一次倡导公司"面向公共服务"。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者中出现了有利于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相互联系三个观念,即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并为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所接受与实践。他们甚至相信,公司不仅是一个经济机构,还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机构。1956年,日本经济界提出了"经营者社会性责任"。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全球性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且,伴随着各国企业社会运动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不断扩

  • 标签: 公司法理论 公司法人 利益平衡 谢尔顿 股东价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
  • 简介:<正>"企业要有社会良知,担负沉重提供就业机会、消灭歧视、避免污染等责任。"公司革命和伴随而来管理革命要求公司培养"公司良知",这动摇了股东利润最大化原则,确立了利益相关者思想,从而推动了公司社会责任立法和实践。一、公司社会责任之产生:公司革命与管理者革命

  • 标签: 股东利益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原则 公司兼并 少数股东 信义义务 公司事务
  • 简介:<正>企业社会责任被引入现行《公司法》后,引发了广泛讨论。由于社会责任道德性,其一方面促使立法获得正当性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异化为对企业营业自由积极干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实在难以逃脱背离公共利益和逃避社会责任道德指责甚至是法律义务。本文讨论中心是营业自由视角社会责任理论问题,从商法角度检审社会责任入法正当性依据,探讨社会责任生成与营业自由

  • 标签: 道德性 社会责任理论 卢埃林 法律义务 习俗主义 功利主义者
  • 简介:<正>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一个全球性命题,并冲击和拷问着中国企业现行机制。法律制度如何作出恰当回应考验着立法者智慧,而最基础一个问题便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调整模式选择,这种选择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研究和对其现实社会调制机制考察之上。

  • 标签: 调整模式 社会责任信息 一个问题 公司法律 自愿承担 强制性信息披露
  • 简介:<正>我国2005年修订后《公司法》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首次以成文法形式明确规定公司社会责任,使之后对公司社会责任探讨变得"有法可依"。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7年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标签: 行政法规 深圳证券交易所 法律原则 经营判断法则 商业道德 股东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