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稳定,研究者们认为成人依恋具有跨时间连续性,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测得依恋风格稳定来考察。采用各种自陈式问卷和半结构访谈方法研究显示,在成人发展不同时期,成人依恋风格均具有中等程度稳定。这样结果暗含了成人依恋也有波动和变化空间,研究者们提出生活压力、社会认知和个体差异三种模型对成人依恋变化进行了不同角度解释。成人依恋稳定方面已经积累了二十多年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对象范围、解释模型建构和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仍存在可改进空间。

  • 标签: 成人 依恋稳定性 生活压力模型 社会认知模型 个体差异模型
  • 简介: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和班级戏剧量表,对430名小学3至5年级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攻击行为不同发展轨迹与同伴关系之间联系。结果表明,不同攻击行为发展轨迹在社会喜好上主效应显著,但是在友谊质量上差异不显著,具体来说:(1)不同外部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低后高组、持续高组和持续低组,先高后低组社会喜好存在显著上升趋势;相对于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存在显著下降趋势。(2)不同关系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高后低组、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社会喜好得分存在显著下降趋势。

  • 标签: 外部攻击 关系攻击 社会喜好 友谊质量
  • 简介:采用中介性调节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完美主义和自尊稳定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自尊稳定,外显自尊与自尊稳定之间关系不存在追求高标准中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和在乎缺点、自尊稳定关系,在低外显自尊者中,内隐自尊低者倾向于在乎自己错误,表现出较高自尊不稳定;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影响自尊稳定间接效应在低内隐自尊者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应考虑内隐自尊稳定在自尊研究中作用。

  • 标签: 自尊水平 自尊稳定性 完美主义
  • 简介:遵守规则是理性决策必要条件。本研究考察了222名大学生和157名老年人进行选择活动时所遵循规则稳定。研究发现,大学生选择与老年人相比,具有显著“不规则”倾向,然而此倾向在老年人中并不存在。在面对假设超市折扣卡时,大学生“非规则”选择显示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性,而老年人“精明”决策进一步证明其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复杂认知能力如判断和推理等在老龄期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规则 理性 智慧
  • 简介:<正>在科罗拉多收养计划中,发现父母和被他们遗弃孩子认知测验分数之间有相似之处,对此,有人提出用幼年期至成人期遗传稳定来加以解释。尽管这期问一个人遗传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对幼年期和成年期认知能力影响可能存在高度相关。为了更精确地评价遗传稳定,本文提出了一个遗传和家庭环境传继(tran-

  • 标签: 初步分析 遗传稳定性 成人期 认知发展 儿童期 相似之处
  • 简介:本研究以5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儿童进行间隔1年(两次收集教据)纵向研究,考察了儿童受欺负稳定及其与社会能力关系。结果表明: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经历。在间隔1年追踪研究中,只有大约6.6%儿童被连续两次评定为受欺负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儿童受欺负与社会能力发展有着密切同时性关联;鉴别分析表明,同伴拒绝、退缩行为是区分儿童受欺负稳定两个最主要社会能力变量。

  • 标签: 受欺负 社会能力 孤独感 攻击行为 退缩行为
  • 简介:采用实验室行为观察法考察了114名2~11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变化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儿童自我控制在2岁到4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相对稳定,在4~11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相对稳定。(2)女孩在2岁、4岁、7岁和11岁时自我控制均显著高于男孩。(3)从2岁到11岁,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发展变化存在差异。对于女孩来说,4岁时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4岁与7岁、11岁之间以及7岁与11岁之间自我控制均无显著差异;对于男孩来说,4岁时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7岁时显著低于4岁,7岁与11岁之间自我控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儿童 自我控制 稳定性 性别差异
  • 简介:本研究从评价倾向框架(ATF)角度探讨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影响。实验一发现,高确定性情绪(愤怒、愉悦)导致较高风险寻求,低确定性情绪(恐惧)导致较低风险寻求,确定性评价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不同情绪在核心评价主题上(并不是效价上)差异决定了情绪对决策影响,实验一还证实不同情绪对决策影响是通过评价倾向实现。实验二发现,在任务风险确定时,愤怒情绪比恐惧情绪导致了更高风险寻求;在任务风险不确定时,愤怒与恐惧被试风险寻求倾向没有差异,说明情绪的确定性维度与风险任务的确定性属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两者方向不一致时,情绪所激发评价倾向可能会受到任务风险性质抑制。

  • 标签: 评价倾向框架 具体情绪 风险偏好 确定性
  • 简介:检验了情绪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选择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情绪效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影响会受到情绪确定性评价调节。高确定评价情绪中.积极情绪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消极情绪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式加工。积极情绪中.高确定评价情绪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低确定评价情绪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式加工。当个体对自己产生情绪原因进行合理归因后,情绪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影响效应都消失了.说明情绪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均以信息方式对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选择产生影响。

  • 标签: 效价 确定性评价 归因 信息加工策略
  • 简介:由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个人等方面原因产生了下岗职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贫困大学生等大量城市贫困人口。笔者从城市贫困者个人社会等级评定、对贫富分化现状态度以及分化程度容忍度上分析城市贫困者心理差异对社会稳定影响。

  • 标签: 城市贫困人口 心理 社会稳定
  • 简介:不确定性决策违背"确定事件原则"心理机制再探从决策理由切入,在现实情境中考察了违背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principle)心理机制,检验了基于理由(reason-based)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违背确定事件原则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理由冲突程度显著高于遵循确定事件原则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理由冲突程度;违背确定事件原则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理由清晰程度显著低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理由清晰程度,而遵循确定事件原则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理由清晰程度则介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理由清晰程度之间。研究结果支持了基于理由假设。

  • 标签: 确定事件原则 分离效应 基于理由的假设 不确定性
  • 简介:在两个实验中使用比例控制范式,研究了基于空间位置注意定势及时间不确定性对检测任务中IOR出现时程影响.实验1以75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水平作为组间变量从而消除了时间不确定性.结果发现,当被试形成"更依赖于提示位置"注意定势时,IOR出现时程延长.实验2以22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作为组内变量,从而将时间不确定性引入实验任务.结果表明,存在时间不确定性时,IOR出现时程恢复到正常水平.两个实验结果表明,IOR时程受到内源和外源性注意之间交互作用影响,而注意定势和时间不确定性是决定IOR何时出现及持续时间两个十分关键因素.

  • 标签: 返回抑制 注意定势 时间不确性
  • 简介:为探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与青少年友谊质量关系。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人际不确定性问卷以及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对9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反馈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不确定性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直接预测作用,且能够通过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以及人际不确定性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链式中介作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作用机制,对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社交网站发展良好友谊关系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 标签: 社交网站 积极反馈 人际不确定性 友谊质量 青少年
  • 简介:一、我们未来并不决定于我们过去爸爸从小跟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做生意了。虽然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总过得很累。

  • 标签: 自信 自我意识 成功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正>有的同志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其实不然。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38%,非语言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62%。这一结论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非言语行为 情绪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心理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通过仔细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和分析自我个性形成过程和心理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分析自己职业能力,明确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个人成长 职业行为 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