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贯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出努力打造一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精神。中国心理学界积极行动,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2013年10月14日,“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召开。论坛会邀请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

  • 标签: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特色 论坛会 智库 高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 简介: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00多年来,心理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心理学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综观我们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虽然采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儿童心理学问题的人在增多,但在整个研究中还不占主流,需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书的出版缩短了我国心理学与国外学术界之间的差距,作者从全新的视角,撰写了这部在中国儿童心理学方法论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学术著作 实验室 立意 鲜明 心理学方法论
  • 简介:2017年1月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论坛。论坛邀请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内部分高校心理学机构负责人参加。

  •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特色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与行为研究 评审组成员
  • 简介:研究通过采用家庭情绪表露问卷、表情辨识程序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对82名3~4岁幼儿的家庭情绪表露气氛、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表现进行测查,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认知与其亲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显著相关;(2)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情绪认知发展显著相关;(3)家庭情绪表露可能通过影响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进而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表现。

  • 标签: 幼儿情绪 教师评估 亲社会行为 退缩行为 关键词 认知发展
  • 简介:该文介绍了五种完美主义发展模型,并对它们做了简要评论.社会期望模型主张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学习模型强调模仿父母完美主义的作用,社会反应模型探讨严酷教养环境的影响,焦虑抚养模型认为父母对不完美的过分关注和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会促使子女发展完美主义倾向,整合模型结合内外因素对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进行系统综合分析.

  • 标签: 完美主义 发展模型 社会期望模型 社会学习模型 社会反应模型
  • 简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近年来再次进入心理学的话语中心,激起了当代学者的研究热潮,启发了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并在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支架教学、同伴合作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昭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它对当代心理学的启迪与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 标签: 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思想 教学心理学 学习能力 交互式教学
  • 简介:通过两个研究,证实了在消费、储蓄两个经济决策领域存在零整钞间的心理账户效应;与此同时研究还表明,被试的消费倾向除与消费的实质目的有关之外,确实与金钱自身的因素有关系,这些关系包括钱钞携带的方便性、个体维持大面额钱钞完整性的目的以及钱钞面额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匹配性.

  • 标签: 零整钞 心理账户 经济决策
  • 简介:几乎整个20世纪.有关青少年的消极“缺陷”观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公共健康等诸多学科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LeFrteretal.,2008)。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YouthDevelopmentPerspective.PYD)超越了这一传统观点.它关注青少年自身具备的健康发展的潜力和社会希望他们拥有的积极品质与发展结果。换言之.PYD是在“优势”观的基础上探讨并致力于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

  • 标签: 青少年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 公共健康 传统观点 社会学 心理学
  • 简介: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陈学锋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认知是指人对一切社会现象的认知。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包括儿童如何对其周围的社会性事物进行概念化和推理,包括他人见到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内部的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等。这种概念化和推理...

  • 标签: 观点采择能力 儿童 社会认知发展 道德判断 三年级 一年级
  • 简介:本研究以62名3-6岁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幼儿在不同任务中对自身和他人能力判断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幼儿对自身或他人能力判断的准确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对他人能力判断并不比对自身能力判断更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对自身能力做出更加积极的判断;(3)幼儿能够明确区分愿望与预期,不过当幼儿对自身能力进行判断时这种区分不容易显现出来。

  • 标签: 幼儿 能力判断 动作任务 记忆任务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五爱”公德教育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对于“五爱”内容之一的爱劳动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人探索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发展的特点,有人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及两难故事法对中小学学生的爱劳动观念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对不同的劳动形式的观念发展方面。在此,我们采用对偶故事法,着重对劳动本身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的普遍的、一般的劳动观念的发展,目的在于了解小学儿童劳动观念的发展状况,探索小学儿童劳动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为增强儿童劳动观念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劳动观念 小学德育工作 故事法 小学儿童 公德教育 发展研究
  • 简介: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探讨不同情绪背景对社会经济决策中社会预期效应的影响。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不同效价的电影片段(正性、负性和中性)诱发相应的目标情绪。通过操作社会规范性信息启动被试对分配方案公平性的不同预期。结果发现:在负性和中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不公平分配。在正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和低预期组面对不公平提议时的接受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正性情绪背景使社会预期效应发生改变,回应者对分配方案的高预期不再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预期 情绪背景 最后通牒博弈 决策
  • 简介:<正>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偏常现象可能是由于感觉障碍(耳聋、重听、盲、弱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智力落后、心理发展阻滞、运动障碍、言语的严重障碍)而引起的。发展中的偏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各种综合的原因引起的。如果损伤是属于胎内发生的,心理发展中的偏

  • 标签: 儿童心理发展 智力落后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常现
  • 简介:特殊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从产生到基本发展完善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点特点进行梳理分析,以引起我国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并为我国特殊教育提供借鉴。

  • 标签: 特殊教育 观念 立法 一体化
  • 简介:<正>辩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关系的反映。从思维发展的水平来衡量,辩证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思维发展达到成熟、完善的主要标志。从人类思维的发展史看,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在千百万次的反复实践中发生和

  • 标签: 思维发展水平 百分数 二年级 辩证思维形式 正确率 中学生
  • 简介:本研究深入考察了我国现阶段小学儿童算术估算能力的发展状况。通过运用自编材料对1027名儿童的团体与个别测试,发现其估算能力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明显受到题目类型的影响,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影响又不尽相同。(2)三年级可能是整数和小数估算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五年级是发展分数估算能力的较好时期。(3)不同估算策略的发展进程差别相当大,不同时期都有发展的侧重点。(4)小学儿童在估算时易发生多种错误,而且不同年级均有一些典型错误。另外研究还对儿童估算能力、策略与错误类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 标签: 小学儿童 估算能力 策略 错误类型
  • 简介:本研究归纳了小学儿童(一至五年级)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环境中经常出现的7个方面的向社会行为,编制了家庭和教师的儿童日常行为报告问卷。7个方面包括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安慰行为,规则和权威的遵从。合作行为,观点采择和侵犯行为。问卷按照该行为在家庭和学校、班级出现的频率分为没有一偶尔一有时一经常一总是五个等级,由家长和教师分别打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同时抽取了大城市、县城、农村三类地区的小学生被试。结果显示:①儿童的向社会行为诸方面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帮助行为、分享行为、规则和权威的遵从行为有显著增强;③儿童向社会行为的评价得分有性别差异;④儿童向社会行为的评价得分存在地区差异。

  • 标签: 社会行为 小学儿童 观点采择能力 分享行为 帮助行为 性别差异
  • 简介: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2个小、中、大班共435名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在幼儿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自然因素与环境教育因素在儿童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标签: 幼儿 社会行为 发展特点 积极行为 消极行为 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