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和《孔子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小小学术座谈会”。座谈的题目定为:“心性之学”,并且在通知单上写明:“这是一个古老的题目,但望能探得一点‘源头活水’出来”。我觉得会议召开得好,题目出得好,“探得一点源头活水来”的立意更好。“心性之学”,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我们民族的凝聚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正面作用固然很重大,负面作用也很不小。告子提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夫子批评说,这是不分人和禽兽:难道人和牛和犬是一样的吗?(见《孟子·告子上》)看来,告子讲的是人性的最低层次,孟子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性的第二层次;还有在人中再分出圣人和凡人的区别,这是人性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了。儒家特别强调“修身”、“养心”、“养性”。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树

  • 标签: 重要内容 人性 负面作用 孟子 正面作用 圣人
  • 简介:<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云水翻腾、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社会动乱、群雄逐鹿,为形形色色的“士”创造了发挥才干、施展抱负的大好良机,为他们提供了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广阔舞台。这些人或者折冲于樽俎之上,或者运筹于帷幄之中,或坐策国事,或纵横游说。等而下之,鸡鸣狗盗、游侠、剌客……总之,雅俗皆备,品流繁杂。因而在思想领域里

  • 标签: 管仲 管子 中国历史 生产关系 土地所有制 齐桓公
  • 简介:<正>在春秋时代的齐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叱咤风云、青史留芳的人物。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被孔夫子称许为“救民之姓(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的晏婴,则是其中的姣姣者。对于、晏二人,史学家们评论甚多,褒奖者多,贬之者少,褒贬参夥者亦不乏人。宋代散文家苏辙在他的《晏子传论》中把晏婴和管仲作了对比性的论述,文章说:“管子以桓

  • 标签: 管仲 老百姓 晏子春秋 奢侈浪费 齐桓公 管子
  • 简介:<正>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造化了万,而且还造化了人这样有智慧的高级动物。人诞生于大自然中,当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就要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因而人要研究人,就必定要研究大自然,只有从大自然处着手才能研究出万事万的变化规律,当然也包括人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周易》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研究自然与人的杰出著作。《系辞》上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下第二章中说得更明确了:“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于是始

  • 标签: 对立统一规律 周易 变化规律 自然规律 我国古代 六十四卦
  • 简介:12月6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青年哲学论坛”和现代哲学杂志社共同主办。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讨“”、“物化”、“唯物主义”等哲学范畴的内涵,主要议题有:西方语境中的“”的概念,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以及中国哲学中的“”与“物象”等。

  • 标签: 哲学分析 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山大学 中国现代化 “物”
  • 简介:儒家以忠恕为仁体的道德基石,忠者尽己,恕者推己,程明道以“扩充得去”为恕,以“天地变化草木蕃”之生生不息表述仁体扩充得去意象。儒家精神,欲使人本其爱亲敬兄之良知良能,扩而充之,由一己小家推及万,及至全人类,进而至于大同,正是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精髓。由博爱万进至万一体之大同,必以其爱亲敬兄之良知良能为始基,故日“孝弟为仁之本”。明道思想之“仁者,浑然与同体”,“仁者以天地万为一体”,最能透悟全体,彻悟儒家万一体的思想进路。

  • 标签: 程明道 仁体 忠恕 生命绵延 浑然与物同体
  • 简介:<正>《管子》一书涉猎广泛,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天文、气象、地理、土壤、生物、医学等)、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也牵涉不少哲学问题。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先秦数百年管仲学派的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在国内外学术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古希腊主要著名学者——从泰勒斯到伊壁鸠鲁的学术活动鼎盛时期。他们对自然哲学提出许多精辟见解。本文在笔者多年来研究万动因问题基础上,将管仲学派与古希腊学者在万动因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作多方位多层次比较分析,探讨在难

  • 标签: 管仲学派 古希腊罗马哲学 动因 运动变化 学术思想 公元前
  • 简介:先秦诸子论名,旨在匡正名实相怨的时弊,公孙龙也不例外。但是其以实正名的学说宗旨,却并不为同时代诸子赞同,以致荀况斥之为“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究其原因,乃公孙龙所论之名,与此时代之一般理解旨趣殊异。概言之,公孙龙看到了“名”的两种用法,即名既可命(个体),是为“名”,亦可命实(个体的性质),是为“实名”。公孙龙特别强调的是为当时人所忽略的后者的意义,其价值与其说是逻辑的,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的。不管是与公孙龙的同时代诸子相比,还是从其后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思维取向来看,这一发现和阐述都是独特且别具价值的。

  • 标签: 公孙龙
  • 简介:近代民族航运企业与外国在华航运企业的关系李宝民中国近代的民族航运企业是在航权丧失、传统帆航业衰落、外国在华航运企业垄断航运市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艰难曲折。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这种艰难、曲折的发展,从而正确地反映其发展的历程,本...

  • 标签: 航运企业 招商局 航运市场 中国近代 轮船公司 《申报》
  • 简介:<正>《管子》一书是“稷下学派”研究治国理论与方针的结晶与总汇,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及治理国家方面的理论,对今日来说,仍然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本文只就《管子》与企业思想工作这个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 标签: 企业思想工作 管子 劳动者 治理国家 思想政治工作 经济管理
  • 简介:《礼记》中子游述及“以故兴”与“微情”代表两种不同的制礼之法,然礼家对“以故兴”的解释素有分歧。郭店战国楚简出土,研究者判断子游论述与《性自命出》篇密切相关,这为重新解读“以故兴”提供了可能。“以故兴”意指因某种特定的教化目的,利用基于人情且精心设计“外物”以兴发释放行礼者与礼仪相匹配的情感。“以故兴”的对象包括两类:一为情感充分者,一为情感不足者,前者需借助外物将“情”兴发、释放、宣泄出来,再在仪式的引导之下,调节情感浓烈之程度,后者则在外物的影响之下,调动原本不足的情感,以达到反躬修身的目的。“以故兴”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仪式之中,辨明其义对于厘清“兴”与“礼”,“兴”、“情”与“”等多组概念的关系,深入儒家礼学思想演进的肌理有着重要的解码作用。

  • 标签: 以故兴物 性自命出 礼记 士丧礼
  • 简介:作为一种对知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该领域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吸收能力概念的发展、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述评,并指出后续研究方向。

  • 标签: 吸收能力 创新 知识
  • 简介: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集体经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由于其实践时间不长,理论准备不足,目前,全国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立法尚未问世,面对纷然杂乱的各类股份合作制企业尽快在法律上确定其地位,并立法加以调整,在理论及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一、关于股份...

  • 标签: 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合作社 内在规定性 股份构成 按劳分配
  • 简介:战略联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但却有着较高的不稳定性。本文对国内外联盟稳定性问题研究做了梳理,综合评述了交易费用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四个主要的研究角度以及Das和Teng的内部张力分析框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战略联盟 稳定性 研究综述
  • 简介:家族企业从被经济学、管理学界所忽视到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热点,确实是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事。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成果,专著和论文也充塞各类学术期刊,这些研究借助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理论,反而经济学没有很好地给出家族企业应有的理论框架和理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目的是尝试为家族企业提供一个整体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主要是借助演化博弈论为家族企业研究寻找一个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当前家族企业研究几个主要出发点及家族企业研究理论基础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阐述家族企业不过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形态演变的必然产物;第三部分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家族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指出家族企业会根据惯例传承下去,或者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治理结构演化而成现代公司。

  • 标签: 家族企业 演化 博弈论
  • 简介:<正>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在进行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仅要通过企业改革来完成制度创新,而且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转换。为了完成我国国民经

  • 标签: 国有小型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产权改革 劳动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利益
  • 简介: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CEO领导风格、TMT行为整合和企业创新绩效理论为依据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有效样本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探究CEO领导风格、TMT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EO放任型领导风格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CEO交易型领导风格和CEO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MT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CEO放任型领导风格对TMT行为整合中的决策参与和团队合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CEO交易型领导风格和CEO变革型领导风格对TMT行为整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TMT行为整合在CEO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CEO领导风格 TMT行为整合 企业创新绩效
  • 简介:通行本第八章“水善利万而不争”一句在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中分别写作“水善利万而有静”和“水善利万而有争”。对此,有学者认为,帛书甲、乙本均为误写,《老子》原文当从通行本作“水善利万而不争”;亦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帛书《老子》并非误写,乙本中的“争”字乃甲本中“静”字的假借,《老子》原文当如帛书甲本作“水善利万而有静”。关于此一问题,新近发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以下简称北大《老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以北大《老子》为参考,并参照其他《老子》版本,对此句作出了新的探讨。通过对比与分析,文章认为,此句本应作“水善利万而有争”。但因其在字面意义上似与《老子》思想相抵牾,在文本流传过程中,最终被改作了“水善利万而不争”。另外,通过考察《老子》第八章在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化,文章亦将《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作一探究。

  • 标签: 北大《老子》 有争 有静 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