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日益重要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来,虚拟实践之所以可能,在于现实的人的超本性。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活动;但在活动主体、中介与客体以及功能上都有明显区别。作为人类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的出现引起了人类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时代问题。只有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对这些问题给以科学解答,才能引导虚拟实践健康发展。

  • 标签: 虚拟 实践 人的主体性
  • 简介: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基层政府功能的“双轨”促使其产生个体扶贫与集体经营扶贫的行动偏好。个体偏好强调短期内增加个体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以完成政策目标。集体经营偏好强调通过乡村自组织发展、集体产业发展、公共生活重建来提升乡村可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并以集体经营利润来增加弱势群体福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相比而言,后者更切合国家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基层政府个体扶贫偏好既是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的理性选择,也是源于低组织的乡村社会无力承接政府扶贫资源。基层政府个体的扶贫偏好不仅会造成公共性的流失,使扶贫政策产生负外部性,也容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短期、形式等问题。未来推进精准扶贫当延续集体经营的发展思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下依托产业发展和组织水平提升,增强乡村社会的内生发展能力。

  • 标签: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个 体化扶贫 集体经营扶贫 自组织 基层政府
  • 简介: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虚拟资本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具体形式时提出来的,并且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之所以称之为'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是想象或者虚构出来的、没有价值的,但是却能够给它的持有者带来收入的资本。虚拟资本是资本发展的必然现象,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有效形式。虚拟资本的产生没有改变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但是却改变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方式。'虚''实'并存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虚''实'关系、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加强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标签: 《资本论》 虚拟资本 政治经济学
  • 简介:<正>随着股份制改造工作的完成,由国营企业改组的股份制企业如何适应股份运作机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股份制企业的优势,探索国家控股的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的新路子,已成为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赋予当代企业家的重大历史使命。社会主义股份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大生产要求的公有资产、私人资本与社会公众资金的一种混合所有制的组合体。与私人资

  • 标签: 股份制企业 社会主义 股份化改造 企业经营机制 新形势 股份制改造
  • 简介: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储备挂钩的纯粹价值符号,如以获取价值为目的进行投资或投机,虚拟货币就转变为远离实体价值的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在自然历史进程中进行类别的演变,内含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对立统一,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虚拟资本脱离物质生产的直接制约就形成了虚拟经济,并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两者构成一种互应关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从一个侧面确证和充实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结论.在一个金融化的世界中,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马克思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当代价值
  • 简介:农业现代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提倡农业规模经营。然而,我们认为,规模经营对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发展并不重要。因为,从中国国情来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受制于成本,而非规模;中国农业人口多,非农就业的压力很大;中国的人地资源比例不同于欧美,规模经营并不是我们的“中国特色”;从中国历史来看,小农经济一直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并且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为中国小农经济的再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小农经济并没有过时。

  • 标签: 规模经营 小农经济 互联网 大数据 资源禀赋
  • 简介:<正>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为此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呢?我认为首先要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第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党的

  • 标签: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改革 加快改革 国有大中型企业 国有企业
  • 简介:可持续城市经营的概念是城市经营理念发展与丰富的产物,其含义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或经济干预手段,促使城市各系统之间都能够协调稳定地发展,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整体效益,从而达到良性互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经营具有多目标性,其中,良好的城市生态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目标。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生产力的运行受到生态环境的恒定的制约。建设生态城市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其中包括良好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的政策环境体系和科学的消费结构等。

  • 标签: 城市经营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来看,美国金融市场"贷款并证券"的资本虚拟模式孕育了金融危机的基础,虚拟资本价格与现实资本价值的渐行背离掩盖了美国房市虚假繁荣背后的矛盾和危机,金融市场赌博投机为危机爆发积蓄了能量,而商业信用危机与金融资本的贪婪本性则最终造就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 标签: 虚拟资本 美国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简介: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警惕强制性“两田制”对农民的剥夺●俞可平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时,不约而同地认为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选对了经济改革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农业改革。我国的经济改革从农村开始,然...

  • 标签: 适度规模经营 “两田制” 强制性 农业现代化 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民
  • 简介:邓小平同志做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的总设计师,一贯重视农业问题,始终认为没有农业的现代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那么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呢?邓小平同志也作了伟大的构想,这就是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指出:“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提高农业集约程度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标签: 邓小平同志 少数 飞跃 群众 现代化 自愿
  • 简介:孙兰英教授的《全球网络语境下政治文化嬗变》一书A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结项成果之一,也是在原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又经数年研究积淀、充实修改后出版的。

  • 标签: 文化嬗变 网络化 全球化 政治 语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简介:本文就如何应对全球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国际合作;跨国国家或“相容主权”;按资分配;教育政策的新导向;跨国企业家是非民主的还是反民主的;公民劳动联盟;德国新的文化、政治、经济目标定位;经验文化、短缺市场和社会自我更新;开放的企业家和自主的劳动者;反排斥社会契约。

  • 标签: 全球化 国际合作 跨国国家 民族国家
  • 简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整体性研究,是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具体体现。中国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以世界变化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宽广的世界意义;大众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使理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这“三”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从方法论角度说,把“三”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建设研究的基本方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整体性研究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点内容,但要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有力工具。毛泽东、邓小平是最好的表率与典范,他们丰富的方法论思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的强有力依据。当今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法,而精通马克思主义、熟知中国文化、把握时代脉搏、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抽象思维等是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关键环节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文本的中国、时代、大众(合称'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理论自信的固本工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文化工程。MEGA文本'三'的理论基础,包括MEGA的文本语言转换、文本传播规律和文本方法论等问题。当前亟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全方位对接文本转换,提升MEGA文本'三'的能力水平;二是改革经典文本生产体制,构建MEGA文本'三'的社会合力;三是跟踪利用文本成果,优化MEGA文本'三'的发展过程。

  • 标签: MEGA文本 编译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 简介:农村工业是解决中国宏观经济中内需不足的根本途径。实现农村工业是实现中国工业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工业的实质和目的是通过发展现代的工业生产力大幅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农村工业关乎中国工业目标的实现。积极引导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是推进农村工业乃至整个中国工业的战略路径。

  • 标签: 农村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国内产业梯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