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新辅助放疗方法对中晚期宫颈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患者13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形式选择分组对比研究,由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68例观察组中晚期宫颈患者选择新辅助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68例对照组中晚期宫颈患者选择常规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3年生存率以及治疗表现出的毒副作用,最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晚期宫颈患者完成治疗后,在3年生存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患者(P<0.05);在出现放射性肠炎以及放射性膀胱炎等系列毒副反应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宫颈患者(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患者,临床辅助治疗方法选择新辅助放疗,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程度明显,确保对复发病灶实施再次放疗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剂量空间,最终显著提高了中晚期宫颈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新辅助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宫颈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宫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皮炎以及骨髓抑制反应等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在中晚期宫颈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护理 中晚期 宫颈癌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中晚期宫颈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对诊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可查阅医院资料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68例中晚期宫颈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将结果作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5.58%,对比组检出率88.23%,两组检出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前后径(3.26±0.46)cm,左右径(3.26±0.46)cm,对比组前后径(3.03±0.24)cm,左右径(3.01±0.35)cm。两组宫颈径检验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验,其检验结果更加直观,对诊断的辅助作用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中晚期宫颈患者的同期放疗资料,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中晚期宫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放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61%,对比组治疗有效率为69.23%,实验组未见复发、转移,对比组出现1例复发,2例转移,复发转移率11.53%,实验组生存率100%,对比组生存率96.1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患者病情严重,通过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奈达铂 紫杉醇 同期放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梳理与总结全球子宫颈前病变及宫颈治疗指南的制订现状和推荐意见。方法以“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cervix cancer”“cervical neoplasm”“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treat*”“guideline*”“practice guideline*”“consensus”“recommendation*”“guidebook*”“子宫颈前病变”“宫颈”“治疗”“指南”“规范”“共识”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1年7月8日收录的文章,辅以检索世界各国的卫生网站最新的与子宫颈前病变和宫颈治疗相关的指南,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共纳入文献38篇,对指南的基本信息、针对不同人群的推荐意见等进行摘录和整理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内外24部子宫颈前病变治疗指南和14部宫颈治疗指南,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大多数指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人群推荐随访观察;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2/CIN3)人群,视患者具体情况推荐消融治疗或切除治疗,其中发达国家指南优先推荐采用切除治疗。在中低资源国家,鉴于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推荐在阴道镜检查满意时消融治疗可作为切除治疗的替代疗法;针对原位腺癌(AIS)人群,视患者有无生育需求推荐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针对宫颈患者,大多数指南推荐采用手术治疗早期疾病和较小病变,同步放化疗通常是中晚期宫颈的主要治疗方法。在治疗后的人群管理方面,所有指南均推荐治疗后应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疾病复发情况,随访方法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或)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针对子宫颈前病变,大多数指南推荐治疗后的6或12个月进行随访,针对宫颈推荐治疗后的3~4个月进行随访。结论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布的子宫颈前病变及宫颈的治疗推荐具有一定差异。需在充分借鉴全球治疗指南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现状,构建适合我国的子宫颈前病变及宫颈治疗和管理指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肿瘤 子宫颈癌前病变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宫颈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予以消除的恶性肿瘤。2020年11月,“加速消除宫颈全球战略”正式启动,针对宫颈前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是消除宫颈的关键举措。202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预防宫颈:WHO宫颈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二版)》,为全球各国宫颈消除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方向和指导。本文将从指南制定方法学、指南中关于宫颈筛查和治疗策略方面的推荐/良好实践声明(包括筛查起止年龄、筛查方法、筛查间隔、筛查异常人群管理及前病变治疗等)以及指南的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为我国宫颈防控指南的更新和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前病变 筛查 治疗 指南
  • 作者: 崔燕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9-19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3例患者应用多西他赛实施治疗,试验组53例患者应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实施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6%、75.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宫颈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与分析了6例妊妊娠合并宫颈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宫颈极其容易误诊。结论为了提升妊娠合并宫颈早期的诊断率以及改善母婴的预后,提倡孕前体检。

  • 标签: 妊娠宫合并颈癌 临床特点 孕前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对宫颈的诊断价值,包括术前分期、阴道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9年4月入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的宫颈患者,共11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最终均行手术治疗。釆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患者磁共振结果进行分析。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宫颈的金标准。采用χ2检验,对磁共振术前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计数资料率比较,釆用Mcnemar χ2检验对术前磁共振对宫颈阴道受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和术后病理结果计数率比较。结果(1)116例宫颈患者磁共振分期与术前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磁共振分期与术后病理学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病理学分期结果为参照,术前临床分期准确度仅67.5%(78/116),而术前磁共振检查总体分期准确度为95%(110/116);(2)术前磁共振诊断与术后病理学结果在宫颈阴道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均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达到97.0%、96.2%,93.2%及97.8%。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联合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可以使宫颈分期更加准确,磁共振可以作为评估宫颈术前准确分期的重要工具,并以此来选择、制定合理的子宫颈治疗计划。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 术前分期 淋巴转移 病理学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患者65例(年龄18~75岁),放疗采用调强放疗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化疗采用铂类(奈达铂40 mg/m2或顺铂30 mg/m2)和紫杉醇(60 mg/m2)进行治疗,尼妥珠单抗400 mg/周。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2年的临床疗效(每3个月评价1次)。结果治疗后61例患者可影像学评估,最佳疗效评价显示:肿瘤完全消退为完全缓解(CR)43例(70.5%)、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30%)9例(14.8%)、肿瘤进展(PD)(肿瘤增大≥20%) 6例(9.8%)和肿瘤无进展(SD)3例,客观缓解率(CR+PR)为85.3%(52/6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5.1%(55/6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9%和79.6%。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抗原(SCC)、糖链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HE4)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全性评估,主要不良事件为便血、腹痛、腹泻、发热、头晕等,37例是Ⅰ~Ⅱ级。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有较好的临床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使用安全可耐受。

  • 标签: 宫颈肿瘤 局部晚期 尼妥珠单抗 同步放化疗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0例妇检发现宫颈肥大,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糜烂,疑有宫颈变的患者,采用DIGENE公司生产的SLC-2000B阴道镜检查,并在检查出的可疑部位做组织活检。结果用病理诊断与阴道镜检诊断相比较,得出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符合率94.12%,宫颈变阳性检出率100.00%。结论阴道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辅助确诊宫颈变的一个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镜 组织活检 病理诊断 宫颈癌
  • 简介:摘要宫颈公认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ⅡA期以内的宫颈。腹腔镜手术主要应用于早期宫颈的分期诊断和广泛切除,还可对晚期宫颈的患者提供新的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宫颈癌,手术,方式,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