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某型氢氧发动机氢涡轮泵采用了超二阶临界转速工作的柔性转子,为了解决氢涡轮泵研制中发生的同步振动问题,采用氢涡轮泵空转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布置在涡轮泵机组不同位置的位移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转子的工作信息,对轴系预紧力、密封动环安装位置、轴系相关零件的配合间隙、金属阻尼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轴系预紧力对抑制异常频率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密封动环的安装位置与轴承的距离越远,越容易激发出异常振动频率;适当增加轴套与轴的配合间隙可减小轴系的内摩擦,进而提高轴系稳定性裕度;金属橡胶阻尼器的采用对抑制异常振动有明显效果。

  • 标签: 液氢液氧发动机 氢涡轮泵 转子稳定性
  • 简介:针对直通道逆流型和45°叉流型两种结构形式的、适用于燃气轮机的一表面换热器在大雷诺数工况下的流动换热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将直通道逆流型换热器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换热器校核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发现两者结果较为吻合。同时还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形式对一表面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波纹板呈45°交替放置,45°叉流换热器内部流动复杂,局部存在明显的涡流强化换热,气体流动通道内的速度、温度分布极不均匀;此外,45°叉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强于直通道逆流换热器,但其冷热两侧压降也大幅增大。通过分析换热器的内部流动换热特点和主要性能参数,为一表面换热器芯体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燃气轮机 一次表面换热器 大雷诺数 数值模拟 逆流 叉流
  • 简介:强度校核是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多数校核过程仍停留在手工阶段,为此,我们在MSC-PATRAN平台上,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强度校核界面,在总体结构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校核部位的各种细节数据、校核软件和PATRAN图形显示,完成了飞机纵向结构的强度校核,实现了结构总体建模分析、细节建模强度评估和结果显示一体化。

  • 标签: MSC-PATRAN 剩余强度(RF) 强度校核
  • 简介:为了满足向测力平台系统校准的要求,研究了一套向测力平台校准方法,其中包括开发了一套具有加载控制、采集、分析处理等功能的“向测力平台校准软件”;编写了《向测力平台校准方法》.加工了专用校准夹具,制定了一套向测力平台的校准程序。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套校准系统校准方法正确,校准数据真实有效。

  • 标签: 三向测力平台 系统校准 校准原理 同步加载
  • 简介:采用封闭腔理论算法,利用矢量喷管的维内流场数值计算结果,对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壁温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非矢量状态,喷管同一轴向位置处的周向壁温基本相同,壁温分布可按一维处理。在矢量状态,喷管同一轴向位置处的周向壁温相对差值达15%,壁温分布呈现复杂的形式,必须采用维计算方法计算壁温分布;喷管扩张段壁温明显高于非矢量状态,所开发的计算方法和程序既可用于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工程设计,也可为试验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轴对称矢量喷管 传热 数值计算 壁温
  • 简介:基于多子区平行压气机彻体力模型,就某风扇特性和S2流面计算结果进行了气动稳定性的评估与分析。介绍了进口流场畸变对风扇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压力畸变对风扇稳定性影响的结果,并讨论了压力畸变在风扇系统中的传递和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风扇在相对换算转速75%下稳定裕度储备可能不足;中低转速下的导叶调节规律需要优化,同时还需对中低转速下的总体匹配做进一步分析。

  • 标签: 风扇 压力畸变 临界畸变指数 畸变敏感系数 稳定裕度损失
  • 简介:给出了扩展多阶多项式拟合公式及等效阶和评定误差的算法,并利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拟合函数和计算函数。以此为工具,针对同一典型真实标定曲线,研究了5组28种拟合公式的拟合情况。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正负阶多项式拟合,可在减少计算复杂度的同时,降低拟合误差,增强拟合效果。在叶尖间隙标定精度小于0.01mm、电压采集误差小于2.5mV的情况下,±3阶多项式拟合为该系统标定曲线的最佳拟合方式。

  • 标签: 叶尖间隙测量系统 正负阶次多项式拟合 涡轮发动机 拟合效果评定
  • 简介:翼刀技术是附面层控制技术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有效阻断端壁附面层或叶片吸力面附面层近端壁处低能流体的横向迁移或径向迁移以及反向翼刀涡的影响来控制二流.国外对此项研究起步较早,重点集中在对汽轮机叶栅的实验研究上;而国内在近几年,才开始了对压气机叶栅中应用翼刀技术的实验和计算研究工作.

  • 标签: 附面层控制 压气机叶栅 二次流 端壁 叶片 发展前景
  • 简介: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四步法1×1方型编织工艺编织的预制件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根据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轨迹特点,将预制件划分为个不同的区域,分别定义了不同的控制体积单元,识别了预制件的种局部单胞模型,分析了预制件的纱线构造,并导出了编织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主要的编织结构参数包括试件的外形尺寸、主体纱行数和列数,个区域各自所占的体积百分比、编织纱线的细度、纱线填充因子、纤维体积含量、编织角以及编织花节长度。

  • 标签: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 单胞模型 携纱器 运动轨迹 纺织复合材料
  • 简介:对聚氟氯乙烯(PCTFE)试片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关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下的压制制品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初步建立起了PCTFE制品压制工艺、结晶度与力学性能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试片的力学性能不能直接反映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控制PCTFE制品压制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可以改变制品的结晶度,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 标签: PCTFE 结晶度 力学性能
  • 简介:为研究维时序效应对多级涡轮效率的影响,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维CFD计算软件NUAA-Tur-bo,对GE公司高效节能发动机两级高压涡轮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其中,边界条件的设置采用了相位延迟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涡轮性能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先后验证了二维时序效应、维时序效应对涡轮流场的影响,并利用非定常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证实应用维时序效应,可改变第一级转子叶片尾迹在第二级转子叶片前缘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级转子叶片不同叶高处吸力面尾缘的附面层流动,最终能够提高涡轮效率。

  • 标签: 高压涡轮 非定常计算 相位延迟法 弯曲叶片 三维时序效应
  • 简介:超声速进气道是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燃烧室的燃烧及发动机性能。基于N-S方程、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某型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楔形超声速进气道内外流场进行了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超声速进气道在飞行马赫数为Ma=3.5的情况下的流场性能。并在相同马赫数下,研究了等比压缩和攻角条件下的进气道流场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等性能指标受到攻角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标签: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模拟仿真 攻角 缩比
  • 简介:真空度与流作用力系数测定是发动机高空推力确定的重要内容,其校准方法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介绍了我国真空度与流作用力校准方法的发展过程,依据作用力系数校准时发动机是否工作和校准结果适用范围,提出了作用力系数校准方法研究的个发展阶段,及其对应的种校准方法——点校法、静校法和动校法。探讨了作用力系数测定方法的校准过程及其特点,可供发动机高空台试验和作用力校准研究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高空模拟试验 高空台 真空度作用力 次流作用力 发动机推力 校准
  • 简介:以Isight为优化平台,通过集成维造型程序、CFD计算程序与多岛遗传算法,搭建了一套维造型优化设计系统。以高效高负荷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前两级为研究对象,针对第一级静子根区存在的角区分离,对其50%叶高以下的3个主要叶片造型控制参数的径向分布形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叶型有效削弱了第一级静子的角区分离,根部区域的总压恢复系数最大增加了1.8%,且改善了级间匹配,提高了压气机效率。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轴流压气机 三维造型 数值优化 遗传算法 级匹配
  • 简介:利用GEMCHIP程序的数值模拟方法.检验了燃料液膜冷却的双组元发动机边界层扰流块对燃烧性能的改善,以及性能的增益与扰流块几何形状的关系。改善燃烧的主要机理是在于强化了中心区和边界区火焰的燃烧。即处于中心区的燃料液滴的正常燃烧和被边界层扰流块迫使参与液膜冷却的燃料液滴向中心区转移而加强。另外,扰流块后的尾区里的一些氧化剂液滴.在富燃的近壁区开始了共轭燃烧。对于一种没有预先混合的双组元喷注器,在有扰流块的燃烧室中。氧化剂和燃料的燃烧效率所得到的增益,高达20~30%。为改善燃烧,对扰流块的种结构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其中,裁面为角形和矩形的扰流块结构在燃烧效率上比截面为半圆形的扰流块能获得更高的增益。对于预先混合型的喷注器(有很高的燃烧效率),燃烧效率的增益相当高,其总的燃烧效率达到0.99甚至更高。本文还讨论了将来的研究领域,涉及燃烧中的涡流问题。

  • 标签: 液膜冷却 双组元发动机
  • 简介:本文论述了对大弯度可控扩散叶型叶栅维流场进行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中利用小型五孔探针测量了栅后两个截面全叶展的气流参数。在叶片表面沿展向开4排孔测量了不同叶高处表面压力分布,并对端壁进行了流动显示,通过试验了解了叶栅维流动和通道涡的情况以及叶型负荷、叶栅损失与气流转折角的展向分布规律,此项工作的目的是为研究第二代可控扩散叶型作技术储备。

  • 标签: 轴流式压气机 可控扩散叶型 三维流动 气流参数 压力分布 风洞试验
  • 简介:介绍了一种涡扇加力燃烧室模型混合扩压器维流场的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果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带热电偶的全方位校准五孔探针,完全可以满足工程上定量测量维流场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2)针对加力燃烧室混合扩压器的一些流动特点,建议五孔探针测压孔孔径不小于0.5mm,校准速度范围λ=0.1-0.4,角度范围α=-15°-+15°,β=-50°-+50°。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加力燃烧室 流场测量 混合扩压器
  • 简介: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和点弯曲试验,从宏观角度研究了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选用了两种增强纤维、两种编织角、两种纤维体积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所组成的16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探寻维编织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于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标签: 编织复合材料 性能试验 力学性能 航空材料
  • 简介:进一步发展了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求解程序,并基于影响系数法对种不同振犁下的维涡轮振荡叶片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发展的程序对振荡叶栅流动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振型对振荡叶栅内部非定常流动以及叶片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叶片运动导致叶栅各通道中流量的再分配以及出口气流角的变化等对叶片的负荷分布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 标签: 振荡叶栅 非定常流动 振型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