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城市高速路网日趋完善,为满足交通转换的功能需要,相邻小净距的互通立交组成复合式互通立交情况日益增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复合式互通立交的交通拥堵现象也逐渐显现。本文以惠(惠州惠城区)盐(深圳盐田区)高速公路伯公坳~镇隆复合式互通立交为案例,通过该复合式互通立交方案各要素分析,对其交通拥堵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复合式互通立交 拥堵 治理 探讨
  • 简介:针对超长跨海桥梁的需要,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发一种组合式护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其防护等级可达到SA级。该护栏外形美观、施工方便、造价较低,驾驶员行车时具有安全感且不压抑,值得在大型跨海桥梁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组合式护栏 有限元模拟 实车试验
  • 简介: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轻轨车(Hi-Tram),能够在直流600V或1.5kV高架供电线路上运行,也可以用车载直流600V锂离子蓄电池提供动力运行。在转换到蓄电池供电时,列车最多可运行30km。70km/h车辆在日本札幌一段25.8km线路上的商业运营中已经成功完成了试验。

  • 标签: 混合动力 轻轨车 日本 开发 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 锂离子蓄电池
  • 简介:在国道323线清远市阳山县大陂路段路面工程中,进行了碾压砼复合式路面的试验。根据当地石料来源等具体情况,对碾压砼中使用超过规范粒径建议值的粗集料从经济性、可行性方而进行了试验和探讨,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粗集料 碾压砼 路面试验 配合比设计 试验路铺筑 经济性分析
  • 简介:前言为了满足现代建筑楼内部及建筑楼群之间所有计算机、通信等设备的配线及现代信息系统的连网需求,并能在建筑楼及楼群中配线网络上传输更宽频带和传输更高速度的各种信号,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aT公司)设计推出了一种先进的建筑楼及楼群的信息网络布线系统—SYSTIMAXPDS。其中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的缩写),即为建筑楼与建筑楼群综合布线系统,可简称为“综合式布线系统”。现简介如下:1综合式布线系统的含义及组成

  • 标签: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式 系统的特征 信息插座 工作站 计算机
  • 简介:以花清高速公路SMA混合料拌和施工为例,结合SMA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拌和设备的性能特点分析了改性沥青制备,SMA拌和时间、温度、级配控制,木质纤维的添加等因素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 标签: SMA 花清高速公路 质量控制 拌和时间 拌和温度 级配控制
  • 简介:为研究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配比例,对比分析了0%、5%、15%和25%新沥青混合料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新沥青混合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逐渐下降;低温性能在新沥青混合料加入5%时大幅上升,然后随着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改变不明显。冻融劈裂强度比随着新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增加而增大,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新沥青混合料掺量的关联性较小。以5%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在广惠高速公路进行了试验段摊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新沥青混合料 再生 路用性能 掺量
  • 简介:高赞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单面索斜拉桥,双向6车道。主梁宽30.5m,其截面形式呈近似三角形,最薄处仅有25cm,国内未有先例。主要介绍主桥主梁采用复合式牵索挂篮悬浇的施工技术及主要施工难点。

  • 标签: 牵索挂篮 应用 钭拉桥
  • 简介:针对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分析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界面最大剪应力的位置、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常用的层间界面抗剪切强度试验方法,探讨层间界面结合的结构与材料,提出喷洒型层间界面结构的施工技术,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层间剪应力 层间结构与材料 施工技术
  • 简介:路基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问题是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挑战。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路面结构防排水技术及隧道路面病害现状的调查,对现有路面防排水研究以及隧道内防排水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提出隧道内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体系防排水理论,主要包括:1)隧道路面结构防排水体系的拟定原则;2)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防排水系统结构形式辛口材料。结合依托工程,给出了高速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防排水技术指导方案。研究成果对于重庆市高速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建设及养护,提高隧道路面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隧道运营的安全与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公路隧道 沥青复合式路面 防水 排水
  • 简介:将温拌技术和再生技术相结合,试验研究了厂拌温再生沥青混合料,并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工程。结果表明:GAC-16+20%RAP的温再生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施工温度降低15℃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施工。厂拌温再生混合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 标签: 道路工程 厂拌温再生 应用研究 老化 性能
  • 简介:采用华盛顿大学的化学染色法,用3种不同色粉浓度和4种不同染布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进行评价,并采用普渡大学的分段回收法来评价新沥青对旧沥青的软化效率。结果表明:化学染色法能较好地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其可用于指导拌和设备的选择;分段回收法能较好地评价新沥青或再生剂对旧沥青的软化效率,其可用于指导新沥青或再生剂的选择。

  • 标签: 公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拌和效率 均匀性
  • 简介:通过对现有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对比,提出低温弯曲和弯曲蠕变试验是较为经济可行的试验方法。破坏能是较好的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指标。应用低温弯曲和弯曲蠕变试验所得数据.给出了破坏能的简单计算方法。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低温性能 评价指标 破坏能
  • 简介:对于水泥混凝土板上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反射裂缝是其主要病害之一。通过数值分析来探讨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反射开裂主要原因,并采用改进的车辙试验对不同防反射裂缝材料的抗裂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裂缝处的应力集中是复合路面结构产生这类破坏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变化对裂缝处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破坏作用最大,其次是车辆偏荷载作用,破坏作用最小的是车辆正荷载作用;铺设玻纤格栅的复合路面结构层其抗反射裂缝效果最好,其次是铺设聚酯玻纤布和玻璃纤维的增强应力吸收层(FR-SAMI),最差的是只涂SBS改性沥青粘层的复合路面。

  • 标签: 公路 复合路面 反射裂缝 机理 防治措施
  • 简介:合式故障一安全架构设计在铁路信号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缺乏理论的系统研究做指导,实际应用时较为简单,不能完全符合欧标EN50129的要求,这与目前铁路信号涉安产品需要通过符合欧标的安全认证相冲突。为提高组合式故障一安全设计水平,通过对欧标深入学习,并结合实际应用,归纳该架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 标签: 故障-安全 组合式故障-安全 2取2 关键技术
  • 简介:废旧沥青混合料(RAP)的再生利用一方面体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废料堆积造成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结合2014年广州107国道养护维修工程试验段,通过室内试验探究100%RAP的再生应用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RK高模量改性剂对于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耐高温性能和抗水损坏性能方面有明显效果,100%RAP的RK高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满足普通沥青道路的使用要求。

  • 标签: 废旧沥青混合料 再生 RK 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