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5~18岁过敏性哮喘患儿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效果的因素并寻找最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06年12月至2021年11月完成3年以上螨SCIT的688例5~18岁过敏性哮喘患儿的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停药组和未停药组,定义男性、皮肤点刺结果、年龄、每日药物评分(DMS)、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和入组季节为自变量,使用R语言建模(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分析自变量对结局的影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3种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德隆检验进行3种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假设检验。结果6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男435例、女253例。就诊年龄5~<8岁349例,8~<11岁240例,11~18岁99例。皮肤点刺试验单一螨过敏429例(62.4%)、螨为主且合并其他过敏259例(37.7%)。3年后停药组351例(51.0%)、未停药组337例(49.0%)。DMS 初始时4(3,6)分,3个月3(2,5)分,4个月3(2,5)分,12个月2(1,3)分,3年0(0,1)分。VAS 初始时3.5(2.5,5.2)分,3个月3.2(2.2,4.8)分,4个月2.6(1.4,4.1)分,12个月1.0(0.6,1.8)分,3年0.5(0,1.2)分。3、4、12个月时DMS较初始时下降率分别为0(0,20%),16.7%(0,33.3%),50.0%(31.0%,75.0%);VAS则分别为7.1%(3.2%,13.8%),27.6%(16.7%,44.4%),70.2%(56.1%,82.3%)。6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起始治疗季节中春季99例、夏季230例、秋季171例、冬季188例。R语言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DMS 3个月>3分(OR=-3.5,95%CI:-4.3~-2.7,P<0.01)、男性(OR=-1.7,95%CI:-2.3~-1.0,P<0.01)、DMS 4个月下降率>16.7%(OR=-1.6,95%CI:-2.3~-0.8,P<0.01)、DMS 3个月下降率>0(OR=-0.7,95%CI:-1.3~-0.2,P<0.05)对停药可能性大;DMS 12个月下降率>50.0%(OR=0.7,95%CI:0.1~1.3,P<0.05)、VAS 12个月>1.0分(OR=0.9,95%CI:0.3~1.6,P<0.05)、初始VAS<4.0分(OR=1.0,95%CI:0.4~1.6,P<0.01)对停药可能性小。随机森林模型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均显示DMS 3个月>3分(平均减少准确度=30.9、重要性=0.45)对停药影响力最大。随机森林模型AUC 0.900、精确度78.2%、灵敏度84.5%,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为0.891、80.0%、80.0%;极端梯度上升模型0.886、76.9%、84.5%。德隆检验分别比较3种模型AUC均可用于该数据集的预测(均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需要使用越多的药物控制原发病、开始螨SCIT后越缓慢减少原发病的治疗药物,越有利于3年后停用所有药物。随机森林模型为过敏性哮喘螨皮下免疫治疗效果的最佳预测模型。

  • 标签: 哮喘 皮下免疫治疗 疗效 儿童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临床雾化治疗中的常见困惑,邀请了国内部分儿科呼吸专家,以问答的形式,就雾化疗法过程中的20个常见问题达成共识,希望能够为儿童雾化疗法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例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6例IIP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转归等信息。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起病年龄4.8~10.6岁。6例患儿均为亚急性起病,症状均为咳嗽、气促伴发绀。6例患儿肺高分辨CT(HRCT)均为两肺弥漫性片絮影,其中2例伴有网格状影。5例患儿的肺功能为中至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患儿行肺活检病理检查。6例患儿的治疗药物均为全身糖皮质激素,其中2例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4例患儿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其肺HRCT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11个月。2例患儿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其肺HRCT残留纤维化病灶,有剧烈运动不耐受。6例患儿停用全身激素后随访1年至6年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儿童IIP的临床特点为亚急性起病,以咳嗽、气促伴发绀为症状,肺HRCT示两肺弥漫性片絮影,常见类型为COP和NSIP。儿童IIP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儿童 糖皮质激素类 预后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方法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以快速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为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提升病原体的诊断水平,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以指导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整体提升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能力。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核酸检测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儿科医务人员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2022年3月11日至14日对来自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 849例儿科医务人员进行线上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科医务人员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儿科医务人员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分别为(5.57±0.96)分、(11.24±1.25)分和(11.19±4.54)分,得分率分别为69.61%、74.95%和55.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科医务人员的年龄、从业年限、所在地区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知识水平、性别、学历、从业年限、所在地区、所在医院级别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态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知识水平、性别、年龄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行为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儿科医务人员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知识和态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脉搏血氧仪的使用存在明显不足。亟须制定相关政策/指南,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知信度,增加脉搏血氧仪的配置,普及推广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标签: 儿科医务人员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脉搏血氧仪 知信行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导致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可仅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严重者可蔓延至下呼吸道,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目前,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有病理研究显示在COVID-19患者肺、肾、肝组织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因此猜测NETs可能参与到COVID-19的病情进展中。本文就NETs在重症COVID-19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重症难治性MPP患儿明显增多。MPP临床症状无特征性,部分伴肺外并发症,同时MPP的影像学表现亦缺乏特异性,因此,MPP的诊断常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现从临床角度出发,阐述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如何判断MP是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还是在健康儿童呼吸道内携带,如何判定耐药MP,以提高临床医师对MP感染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实验室诊断 携带 现症感染 既往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不同病原学NP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中国13家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494例NP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年份分为2008至2011年、2012至2015年、2016至2019年3组,根据地域分为南方和北方,分别比较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为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单一细菌感染组,进行临床特征和炎症指标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χ²检验。结果494例NP患儿(男272例、女222例)年龄4.7(0.1~15.3)岁,其中494例NP中病原菌不明确147例,病原菌明确347例。常见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支原体238例,肺炎链球菌6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1例,铜绿假单胞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0例,腺病毒10例,流感病毒A 7例。3个年份组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2016至2019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高于2012至2015年组[52.1%(197/378)比36.8%(32/87),χ²=6.654,P=0.010],2012至2015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与2008至2011年组[31.0%(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314,P=0.575)。南方组与北方组患儿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北方组肺炎支原体的比例高于南方组[60.5%(92/152)比42.7%(146/342),χ²=13.409,P<0.01],而肺炎链球菌的比例则低[7.9%(12/152)比14.3%(49/342),χ²=4.023,P=0.045]。单一肺炎支原体组(200例)与单一细菌感染组(98例)均以发热(分别为197、98例)和咳嗽(分别为200、96例)为主要临床表现,单一肺炎支原体组较单一细菌感染组胸痛症状更常见[17.0%(34/200)比6.1%(6/98),χ²=6.697,P=0.010],而气促、喘息症状更少见[16.0%(32/200)比60.2%(59/98),4.5%(9/200)比21.4%(21/98),χ²=60.688、20.819,均P<0.01];单一细菌感染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7(1.0~67.1)×109/L比10.5(2.5~32.2)×109/L,122.50(0.5~277.6)比51.4(0.5~200.0)mg/L,2.13(0.05~100.00)比0.24(0.01~18.85)μg/L,Z=-3.719、-5.901、-7.765,均P<0.01]。结论我国儿童NP病例逐年增多,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我国儿童NP的重要病原体。NP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和咳嗽常见,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者。

  • 标签: 坏死 儿童 肺炎,支原体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在变应性哮喘(AS)并特应性皮炎(A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中重度AS并AD 5例患儿临床资料,治疗均遵循AS规范化治疗联合奥马珠单抗,观察奥马珠单抗治疗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指数(SCORAD)、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的指数(CDLQI)和峰值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AD患儿的皮损严重程度、面积、瘙痒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5例患儿在治疗4个月后,SCORAD、EASI、CDLQI和NRS评分(60.80±10.79比40.30±15.62;13.93±6.81比6.18±2.70;18.80±6.26比13.20±4.82;8.60±0.89比6.00±1.87)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33、4.106、5.199、5.099,均P<0.05)。2例患儿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过程顺利,未见不良反应。5例患儿共接受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104次,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中重度AS并AD患儿治疗中,奥马珠单抗可明显减轻其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炎面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奥马珠单抗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使用,可提高机体对变应原的免疫耐受性和安全性。奥马珠单抗长期皮下注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奥马珠单抗有望成为治疗儿童AD的新型靶向药物,且可作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辅助药物。

  • 标签: 变应性哮喘 特应性皮炎 奥马珠单抗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周末梢全血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末梢全血PCT检测在儿科感染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11所儿童专科医院出生28 d以上的1 898例患儿同时采集的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分别检测PCT水平,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对静脉血清PCT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分组。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定量数值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转换成等级资料在不同的临床界限区间采用Spearman检验作分层相关性分析,转换成二分类资料进行一致性评价并初步探索末梢血PCT水平的最佳切点。结果共纳入有效样本1 898例(男1 098例、女800例),年龄27.4(12.2,56.7)个月。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PCT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97, P<0.01),直线回归方程式为PCT̂静脉血清=0.135+0.929× PCT末梢全血。检测绝对值两者间的一致性欠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0.92, P<0.01),但等级资料分层分析提示两者实测值在各界限区的符合率为84.9%~97.1%。二分类资料显示两种检测法一致性佳(符合率96.8%~99.3%,Youden指数0.82~0.89)。从病情轻重设定的4个PCT区间(<0.5、0.5~<2.0、2.0~<10.0、≥10.0 μg/L)内,末梢全血PCT预判临床的效果良好(曲线下面积为0.991 2~0.997 9)。不同静脉血清PCT切点值0.5、1.0、2.0、10.0 μg/L对应的末梢全血PCT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0.395、0.595、1.175、3.545 μg/L。结论末梢全血PCT与静脉血清PCT之间相关性良好,利用末梢全血PCT检测可以辅助判断临床病情的性质和轻重,而采血简便、快速报告并易重复检测的特点为其提供了临床应用的前景。

  • 标签: 儿童 血清 降钙素原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正常菌群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时发现重症患者,给予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针对临床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抗生素选择的原则及临床危重症的早期识别进行阐述,以便能及早发现重症患者,及时对因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革兰阳性球菌 临床表现 抗感染方案 危重症预警 儿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近期,儿童NCP病例逐渐增多,儿童发热门诊成为阻击疫情的第一关口。加强儿童发热门诊流程的管理,对于及早发现疑似患儿,早隔离,早治疗和预防发生交叉感染十分重要。本文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诊疗、防控方案,基于各省市专家发热门诊的诊疗经验,提出了发热门诊防控策略,并从优化流程、预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及消毒等方面,详细概述了普通发热患儿与疑似患儿的预检分诊、疑似患儿、确诊患儿的诊治流程、处理原则和具体措施,为NCP情期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及预防交叉感染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发热门诊 流程 管理
  • 简介: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是医药上的一种兴奋剂,具有兴奋心脏、收缩皮肤与粘膜等处血管和松驰平滑肌等作用,通常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或其他过敏反应的急救。根据这个药理作用,我场试用于急救亲鱼休克,获得了成功。

  • 标签: 亲鱼 试用 注射液 粘膜 兴奋剂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