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雾霾天气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周宗伟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中心学校 

要:雾霾天气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部分学校对雾霾天气“一刀切”地暂停体育教学活动的现象及浑然不顾雾霾天气继续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现状,文章结合城市的雾霾预警等级进行了层次化的体育活动设计,以给予一线体育教师教学指导。

关键词:雾霾天气;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锻炼意识、形成锻炼习惯以增强体质、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目前,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延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而雾霾天气的出现阻碍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文章针对这种极端的天气进行了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剖析,并尝试通过不同雾霾天气等级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 雾霾天气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剖析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其体育锻炼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呼吸相较成人更加急促、呼吸频率更高。因此,当学生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其在雾霾天气吸入的有害颗粒与粉尘也更多。前,诸多学校的体育场馆存在设施陈旧落后甚至缺乏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在场馆内展开体育锻炼。可知,在雾霾天气进行户外锻炼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因此,相较于高速度、高强度的户外有氧体育锻炼,柔韧性、力量性的训练更适合雾霾天气。但就现阶段而言,部分学校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暂停全部的体育教学计划。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雾霾天气对于学生身体的影响,依旧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高强度的有氧体育锻炼与体育训练。而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器材的缺乏、教师专业素养的匮乏导致室内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从而导致体育教学计划受阻,从而无法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因此,如何在雾霾天气下开展科学、适量、适当的体育活动?成为了一线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不同等级霾天气下体育活动设计

2.1轻度霾:蓝色预警

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当气象部门发布蓝色预警时,当天会出现轻度霾的现象。此时,应适当减少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尽量选择室内空间展开体育锻炼。而若学校缺乏室内体育锻炼的条件,教师应适当降低体育活动的强度,以减少吸入粉尘给学生造成的伤害[1]。具体分析如下:

室内体能训练。室内体能训练的场地选择相对较多。既可以是空旷的教室,也是可以学校食堂、礼堂等空旷之地[2]。训练内容主要包括速度、力量及柔韧性训练。速度训练课采用原地跑、跳代替正常奔跑与跳高,以弥补室内空间匮乏的缺陷。力量训练可利用身边的素材代替体育器材,如通过椅子俯卧撑的方式展开锻炼。

室内障碍跑。障碍跑的场地与体能训练的场地相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障碍赛跑。根据训练场地的具体情况、利用训练场地中的椅子等障碍物进行或跑、或跳、或爬的、速度较慢的障碍跑训练。

室外跳台阶。跳台阶训练的场地为楼道台阶,既可以是无上课班级旁的台阶,也可以是其他空置场地的台阶。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轮流进行台阶的跳跃。这种练习方式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在跳跃过程中的安全。

室外绳梯。绳梯是训练学生反应速度、肢体协调能力行之有效的体育活动。教师首先选择空旷、平坦的地面摆放绳梯。紧接着,根据具体学情设计单腿跳、连续跳、开合跳等难度适中的组合动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生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均略有下降,教师还是应引导学生做好热身工作、排除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为学生提供安全、放心的运动环境。

2.2中度霾:黄色预警

与轻度霾天气相比,中度霾天气有害物质含量相对更高。此时,室外的体育活动已经不适宜继续进行。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室内锻炼。与此同时,教师应进一步降低学生体育活动的运动频率与运动强度。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

室内连续跳跃。室内连续跳跃活动需要活动空间较大的室内场所,如体育馆、空旷的礼堂等。教师将数个标志桶置于场地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从标志桶上方跃过。在本次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注意地面砂石、泥土、水渍等的清理,以为学生提供干净、清洁的运动场地。其次,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进行注意标志桶之间的间隔距离的改善。最后,教师应控制学生之间的跳跃距离,避免“追尾”事件的发生。

室内体操技巧。相对剧烈的有氧运动而言,体操技巧的练习强度更低、学生呼吸频率与呼吸深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体操技巧训练对于场地的安全性能要求较高,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专业的体操训练场馆展开体育教学,以确保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安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水平进行动作的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设计分层的活动,以确保不同运动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展开锻炼最终获得相应的技能。

室内数字运动。数字运动即利用多媒体设备所展开的虚拟运动进行动作模拟,实现“低配版”的运动。对于数字运动而言,其运动强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数字运动的呈现具有游戏化、趣味化的特征。学生通过模拟虚拟体育场景中人物的动作获得锻炼。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提升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

2.3重度霾:橙色预警

在重度霾天气中,教师应选择相对静态的、强度较低的体育项目进行体育训练。此时,学生训练的场地局限于室内,训练的内容以力量训练和拉伸训练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室内腰腹锻炼。室内腰腹训练对于场地空间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可以选择无人的教室、学校礼堂、体育馆等多个场馆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首先,教师在铺好的体操垫上进行演示,并详细讲解腰腹训练的动作及其注意事项。随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腰腹训练。在此过程中,小组其他成员起到监督的作用以确保学生动作完成的标准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体育水平差异。因此,室内腰腹锻炼的强度应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室内俯卧撑。俯卧撑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所选场地的类型进行俯卧撑锻炼。与此同时,俯卧撑对诸多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应用不同的俯卧撑模式,以确保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

室内负重训练。负重训练对场地的要求相对较小。教师不仅可以借助负重带等带领学生训练,还可以用其他器具进行替代以落实学生的力量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负重训练的前后均应做好热身运动、拉伸运动,从而避免出现拉伸的现象。

2.4严重霾:红色预警

在出现严重霾的情况下,教师应放弃速度训练与力量训练。此时,体育教育应以理论教学为主,还可以引导学生适当进行拉伸。具体如下:

室内柔韧训练。教师可以设计采取压腿、地面爬行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展开慢速的、低频率的柔韧性训练。而在柔韧性训练过程中,学生应注意“量力而行”,切忌产生“攀比”心态,从而避免出现拉伤等现象。

室内知识讲解。知识的讲解既可以是某种特定的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如其发展史、动作要领、名人故事等等。这种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知识讲解方式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还能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之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与运动损伤相关的课件或者视频,用实例让学生明确不正确的运动所带来的危害,让学生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室内视频学习。室内视频学习的内容可以根据体育课堂的教学进度、具体学情进行安排。视频的内容既可以是经典的体育赛事,也可以是某项体育运动的介绍,还可以是某项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更可以是运动员伟大运动精神的合集等。通过视频的方式,学生能更为直观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了解与吸收,从而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各一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雾霾天气展开体育锻炼与体育训练的危害。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因噎废食”现象的出现。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雾霾等级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体育活动引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保持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充分提升学生的锻炼欲望、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陶贇,徐骏.雾霾天气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室内课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47-148.

[2]陈亮宇吴彰忠.雾霾天气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