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黄胜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天府新区北斗初级中学620577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点比小学数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特点,很多原理性知识都需要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推理。由此可见,初中生要想更加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就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对教材中的代数知识、几何知识、概率知识等进行合理的思考与判断,并将其吸收内化为自身的数学综合技能,真正提高数学课程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接受能力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一定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逻辑思维获得稳步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顺利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规划,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当成教学的重要任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推进,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

一、巧设课堂提问,提高思维逻辑性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并不是随意问,也不是满堂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能片面地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没有目标地发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浅要适宜,对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够得出问题的答案,收获学习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价值与魅力。受学习基础、思维习惯、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堂提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阶梯性的问题,使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提问中获得逻辑思维的锻炼,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过程。教师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的提问展示了自己的思维,也暴露出了学生思维中的一些弱点,为教师提供了最直接的教学反馈。所以,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是课堂提问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改变传统教师单向互动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活跃画面,提供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此外,面对学生的提问,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表扬其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对于提出的一些有新意的问题或独到的见解,教师还可以拿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构建学习情境,培养逻辑思维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意识。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知识点之间都具有一定逻辑关系,初中生完全可以从一个知识点出发,推导出更多与之相关的其他数学原理或数学公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还不具备逻辑思维意识,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并没有考虑到各原理、各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只能一个知识一个知识地学习,而这降低了初中生课堂认知的效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建动态化学习情境,利用生动有趣的二维动画视频、三维动画视频帮助初中生形成逻辑思维意识,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知识点关联学习的能力,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八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全等三角形”这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创建动态化视频学习情境,将所有学过的与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汇总到一起,制作成动画微课,让学生通过观看趣味性视频内容,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意识,并借此提升他们课程学习的效率。例如,初中生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过“丰富的图形世界”“展开与折叠”“角”“余角、补角、对顶角”这几节课的知识,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数学原理,如“对折后重叠的图形”“三角形中各个角的特点”“三角形的概念”等,教师可以先将这部分知识制作成动画视频,然后再利用视频动态变换的特点把这些知识转换到全等三角形图形中,并且借助动画元素向学生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全等三角形特征的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知识点串联动画视频促使初中生形成逻辑思维意识,进而提高他们数学知识探索的效率。

三、联系生活,在情境性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

如何使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这一问题有待初中数学教师思考和解决,不过,当前大部分教师都未能达成这一目标,数学课堂中的知识点仍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进程遭遇了阻碍,学生很难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上述背景下,生活化情境成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时期,对课程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出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将与初中生现实生活相关的素材,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以情境化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感知数学知识,从生活现象和具体的生活事件中提炼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简单化的知识结构或者知识图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他们也能产生解读和分析生活化问题的意识。再者,在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时,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经验,从他们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中,选取时下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和话题,作为创设情境的资源和素材,进而在模拟情境中增强教学的真实感。由此出发,学生既形成了逻辑思维,也能深化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改变传统学习模式中被动的局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势在必行的,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中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体现时代发展需求,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突破思维定式,丰富初中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晓华.简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2020:280-283.

[2]毛永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117.

[3]沈思龙.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高考,2018(2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