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分析

郭丹慧,陈小玲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东南小学校  山西大同  037100

摘要: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逐渐被教师重视起来,教师们逐渐发现好的、深入的学业评价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将教育指导的主要方案落实在改革与转变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策略,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质的语文核心素养。对此,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的学业评价展开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业评价

在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业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评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学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实施学业评价、实行素质教育的初衷。小学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将教书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开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推进和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但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进步,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素养和学业评价都落实到小学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上,制定高效的培养计划,教师们可以积极的评价分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

一、强化评价的具体性和全面性

在构建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时,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应从多个方面贯彻落实学生的综合发展。如应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组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思维的开发和拓展以及优质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首先,教师对学生在课上做出的问题回答时,其评价要具体一点,要涵盖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不能只是单纯的回复“你做对了,你做的太棒了”等词语,因为浅表的夸奖并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大的提升。而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评价标准一定要有所区分,切忌不可盲目提高评价标准。其次,教师应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核,一定要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去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1]。具体可以在读写、写作和语言交际等方面展开学业评价。再次,教师可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面对难题时的表现,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向的方向。引领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进步。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还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业评价,单独制定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具体可以到每一课时、每一单元、每一学期和每一学年。进而增强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性和我全面性,还可以通过进阶性的学习目标分化学生的学业压力。例如,在小学语文的作业评价环节中,由于教师在各阶段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目标,可以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与随机口语考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与知识的掌握程度[2]。如果发现学生没有完成好或知识掌握不充分,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问题所在。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每一星期或者每半个月进行抽查,保持时刻关注学生学业的完成情况,起到良好的督促效果。长此以往,才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提升。

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能力和教育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时应适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育评价,达到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具针对性和更有说服力。首先,对学生的课堂变现评价时,应注重表达方法。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表达学生的学业水平。并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始终处于欢快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布置,应增加开放性,通过学生个体间学业内容掌握的差异布置相应的作业内容,以此来增加教学目标的针对性[3]。再次,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的学习习惯,如学生在课上的专注度、课外拓展情况和自主有效阅读能力等,针对每个学生的习惯,制定相应的学业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优质的语文学习习惯。最后,在小学语文老师学业测试时,除了测试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朗诵能力和背诵能力。例如,可以通过“看图说故事”或“情景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朗诵能力和背诵能力。

三、评价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学生小学语文水平的均衡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复杂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从而导致了评价的复杂化。也对教师的学业评价工作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困难。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要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令每个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对评价语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并制定评价标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如有的学生是内向的,有的学生是外向的,有的学生擅长写作,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朗诵,并且,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大多数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没有进行符合学生的评价,可能会打击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降低语文学习兴趣,使文学素养不增反降

[4]。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做到精准点评,形成健康的、优质的学业评价,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有效实行,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强化评价的具体性和全面性、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建立独属于学生个体的评价方式。此外,还需对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定期考核,教师针对考核结果制定学生接来来的学习方案。同时,要让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和自信。长此以往,小学生才会越来越热爱语文,课下积极主动学习语文,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文学素养,实现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乐静.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J].语文建设,2022(02):58-61.

[2]郑冰萍.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探析[J].考试与评价,2020(12):156.

[3]潘端庄.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优化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51):15-16.

[4]鲍雪怡.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试卷的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