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纠正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

/ 2

“双减”背景下如何纠正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

刘全球 ,於毕锋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第一初级中学435500

   “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评判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发现作业出现的错误及其成因,而不能简单地以“√”“×”标记对错,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让作业应有的反馈、矫正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分层次更改错题,逐步提高要求。

俗话说:十指有长短。一个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搞“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对待学困生作业中出现的所有错误,也像优、中等生一样严格要求,让他们全部予以更正,这样会给学困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和作业负担,动摇了他们的学习的自信心,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看似面向每一位学生,实际上是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评价作业、让学生更改错题时,都应因人而异,可实行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分层更改错题的办法。每次布置作业,针对当天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难易程度,布置三组类型的题目:A组为基本题,B组为变化题,C组为提高题。要求学困生必须完成A组题,中等生完成A、B组题,优等生完成A、B、C三组题。学困生如有时间也可做B组题,中等生如有兴趣也可做C组题。当他们的作业出现错误时,优等生必须更正三组题中的任何错题,中等生必须更正A、B组题中出现的错误,C组题做了如有错题,可自愿更正,不做硬性规定。学困生必须更正A组题中的错误,B、C组题也采取自愿更正的办法。在中等生、学困生学习取得进步之后,再把他们分别升入优等生、中等生层,逐步提高学习要求。分层更改错题办法的实施,调动了优、中、学困三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等生、学困生都乐意“跳起来”尝一尝“桃子”的滋味,不管能不能尝到,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会受到老师的指责,更不用担心要无休止的更改错题。如果偶尔能尝到“桃子”的滋味,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将是极大的鼓励。

二、分析错误原因,提高更正错题效率。

学生作业出现错误之后,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就能达到矫正补授、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让学生写错误原因分析是达到这一目的有效办法。错误原因分析,就是让学生在发现自己作业出现错误之后,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把分析得出的结论,详细、具体地写在错题下面,再更改错题。由于有写错误原因分析这一要求,学生在更改错题之前,必须通过自己思考、重新计算、向请教他人等形式的活动,通过大脑思维的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这种分析错误原因的过程,其实就是再学习、寻求正确答案的过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待作业、对待错误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在计算448×15-1985÷5时,有一名学生得到的答案是6923。他的错误原因是这样写的:我把这一道题重新计算了一遍,结果还是6923.我不知道到底错在哪儿,后来我向同桌请教,才知道我把‘448’抄成了‘488’,这样怎么算也算不对。今后我要提醒自己的是:要看清题,千万别抄错数字。学生在写错误原因的过程中,无需教师过多的指导,就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同学的帮助,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得出自己做题时错误产生的原因,同时也知道了该题的正确解题方法。在下次完成同类题目的时候,他就会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再犯上次同样的错误。学生的这一反思、自我诊断错题原因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数学学习指导思想。学生刚开始写错误原因分析时,教师就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自己不会分析的,可请合作小组的同学帮助分析,或教师亲自指导。错误原因的分析,就尽量让学生写具体,不能只是“粗心”、“计算错误”、“审题不仔细”等简单的几个字,“粗心”是计算精心、抄错数字还是注意力不集中;“计算错误”,应具体写清是哪一步计算出现错误,是几加几加错了,还是几减几减错了,或是乘错了、除错了等;“审题不仔细”,是把题目的条件弄错了,还是题目要求的问题看错了,或是没注意统一单位等。学生分析得越具体,说明学生对错误原因弄得越清楚,同时也说明更正错误的态度越端正,下次再做此类题目时犯同样错误的概率就会越低。

三、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更正错题。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各种学习方法中,以学生当堂做作业,当堂知道作业正确是否,当堂订正错误,这种方式学生进步最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掌握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到点子上,练在关键处,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学生完成作业后,立即当堂校对,由老师或学生报答案,学生自己校对。或由老师面批面改,学生出现错误后,立即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更正。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学生立即知道了练习的对与错,错误及时得到了订正,错误的痕迹在学生头脑里停留的时间越短,正确的记忆就会越深刻,学生进步就会越快。

总之,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遇到各种错误,教师要宽容地对特学生错误,冷静地分析错误的原因,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从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地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