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浅谈群文阅读

罗山春

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中心学校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在学校语文阅读课中应用群文阅读,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本文着重研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在学校语文课堂中,群文朗读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文字朗读教学方式,采用了整合大量同类性的文字内容方式,在特定的课堂时间里培养学生对某些体裁文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读书质量和水平为最终目的。在学校的语文课堂中,通过开展群文朗读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读书数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读书品质。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大部分就是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都会将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独立开来,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教学部分,没有注重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起来也会颠三倒四,导致学生不善于联系,这也是没有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结果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正视群文阅读,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促进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立足同一作者,开发阅读素材

在学校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文学名家的各篇名作,往往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分布于各个年级的语文课本当中,布局较为分散,从而使得学生们对作家的认识也是比较片面、散乱的,不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和完整的认知,这样不太利于学生对于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和把握,导致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存在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同一作者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组织学生系统的了解有关作者的生活情况和时代背景,更加深刻的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了解作者写出的文章所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学生深入阅读材料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名家的精神光辉,实现语文群文阅读的特点。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风筝》这篇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将有关于鲁迅的基本材料以及他写的相关文章所处的历史背景整理出来,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之前,就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个大致的背景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鲁迅先生的各类文章带领学生进行全文阅读,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学作品,给学生营造群文阅读的环境,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鲁迅先生在写作时的表达技巧,还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有用的写作信息,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立足同一事物,拓展阅读素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相同主题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之处,但是却又各有千秋。所以,为了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分析与对比,教师可以结合主题统一的素材进行开发与挖掘,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读书量,同时还能够组织学生在群文读书的过程当中,体验到较深层次的学会思考与阅读过程。并通过立足于同一事物,同时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更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咏柳》这节古诗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首古诗的情感理解,同时体会不同诗人针对咏柳所表达的不同感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群文阅读,阅读教师收集的有关咏柳的古诗,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交流与讨论,体会不同的诗人对于柳树所抒发的情感。比如,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这首古诗就是通过一首赠别诗,因为“柳”与“留”是谐音,所以诗人白居易借助柳树来表达自己不忍分别,恋恋不舍的心情,这首古诗当中的柳树是离别之柳,体现了诗人的伤春叹别之情。再如,诗人杜牧的《柳绝句》:“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这首诗句就通过描写春天的新绿,柳条依依的无限美好春景,来抒发诗人心中的喜悦,怡然的心情。""数树新开翠影齐"中的"数"字,恰好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倚风情态被春迷"中的"迷"字,又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比热爱,而其间也融入了诗人满腔的欢悦之情。这两首古诗所体现的情感,就与原文不同。采用拓展性质的群文读物,给学习者提供了相同题材内的新素材,可以更加开阔学习者的眼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体会,并且可以经过比较分析,更为深入的感受作者所想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激发主观意识,增强阅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材当中的阅读素材自然是有限的,要想开展群文阅读,就必须要调动起全体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素材范围可以是多样化的,主要立足于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个性特点,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群文阅读素材,既能够督促学生坚持阅读,同时还能发挥自主性群文阅读的优势,通过相同情感或者相同主题的材料的积累,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的水平,同时实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秋天的雨》这节课内容时,当带领学生阅读和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想必每个学生的都可以对秋天的雨有一个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为了进一步延伸学生对于秋天的雨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秋天的雨”的阅读材料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其中,有的学生就找到到一篇有关描写秋天的雨的散文,里面写到“在北方的秋天里,很难得碰上如此的雨天,撑上一把伞,雨在头上哗哗的下着,水沿着伞边无声无息的流淌,周围的建筑物与树林之间,仿佛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朦胧淡雅,好似一副烟雨图,用水墨浸染。”通过对这篇散文的阅读,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秋天的雨,同时体会到秋雨的柔美。还有的同学阅读了有关秋雨的古诗,如:“《秋夜曲》(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通过相同主题内容的阅读,体会了古诗中对于秋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加深了学生对秋雨的认知和了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校语文老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赋予他们自由的活动空间,使他们自由地开展群文阅读,利用群文读书活动扩大自身的视野,同时,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读写水平,以实现学校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学校的语文课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阅读需求,创设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和内容,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读书材料的平台和空间,进而激发了学生对参与阅读的兴趣,以便于在形式丰富多元的语言群文诵读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水准,既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又实现了学生群文诵读课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忠艳.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2017,(04):65-66.

[2] 薛敏.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J].教育与教学,2014,(111):36-37.

[3] 罗藏更登.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群文阅读教学[J].基础教育与教学,2015,(044):156-157.

[4] 袁如兴.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J].素质教育,2018,(02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