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

王辉

河南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

摘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工作,其不仅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为此,在组织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的研究工作时,既要将历史研究与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又要坚持将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从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在中国的践行和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把控。此外,还应该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以及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具体历程,通过找出其发展的规律性,将历史叙述与发展规律相结合,从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体方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些研究人员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只注意到了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却很少深入的进行研究,进而导致研究的成果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感,很难满足当前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上的研究,注重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在中国的深化历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细节和问题却很少去着重解决和处理,进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和说明,希望能够为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支持和建议:

一、将历史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思想发展史,其发展的历程不单单是思想上的演变,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是一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思想发展史。想要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通过着重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国家的践行和发展历程,从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当然,想要将马克思主义予以中国化,还必须在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基础上,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潜藏的一些问题,通过正确梳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的实际关系,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符合当前我国国家建设的要求。

例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并着重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欧洲工人运动的产物是从当时社会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运动的具体表现,其深刻反映的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发展史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过程中,就需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理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不同时代所反映的生活写照,通过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理念下的生活写照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并找出马克思主义能够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关键所在。最后,需要理清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对于不同时期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其理解和认识上有何区别和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当然,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对当前的社会发展予以更高的关注,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其基本的内涵。

二、坚持将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系统及全面的认识,不仅要去研究及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同时还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尤其是针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上,更加需要找出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些事件的影响以及产生的作用。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最为重要的是满足当前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还需要适当的增加对某些观点的专项研究,通过对某一时期的某一理论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发掘出这一观点其存在的价值。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想要真正了解马斯主义的某一段历史,就必须对这段历史进行专门的研究。例如,在对马克思晚年理论进行相关的研究时,我们就可以从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一些笔记和书信当中来找出马克思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同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还应该着重分析和把握马克思对我国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立场以及观点。比如,针对我国清政府时期备受外国殖民者压榨欺凌的情况,我们就可以重点去分析和研究马克思对于当时我国国情的一些看法以及我国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此外,为了让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当前我国国家建设的需要,还应该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某一观点进行研究。比如,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就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当中所提及的一些有关社会历史变化的内容来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三、将历史叙述与发展规律相结合

在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同时还要理清其发展的具体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从而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只有如此,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此,在进行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中,应该将历史叙述当前社会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

例如,针对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如何“走出去”以及“引进来”的社会问题,在利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论证和阐述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追问,从而发现我国“走出去”以及“引进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思考,进而让理论更加的贴合实际,提高其说服力。另外,在利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走出去”以及“引进来”这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善于发现我国“走出去”“引进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当然,鉴于当前我国“走出去”和“引进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面对,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不仅能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践行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议,同时还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改变人们对于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为此,在组织进行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工作当中,应该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践行和发展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占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1):47-55+2.

[2]种海峰.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2):24-33+159.

[3]韩庆祥,陈远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3):17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