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精”与“简”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1
/ 2

数学课堂“精”与“简”的实践探究

马青秀

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赵家小学马青秀731300

【摘要】:数学课堂语言的精炼和简约语言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组织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数学课堂、精简探究、

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几点数学课堂教学“精”“简”建议:

一、学习材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课堂。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我们数学老师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应该学会数学地思考。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选择生活化材料,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学习的材料,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发现新问题,得到新结论。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提高,并不断走向深刻。所以,学习材料的选择不在于一定要从生活引入,而在于是否能扎实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地思考,使学生从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学生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该是指数学观察、实验、验证、推理和交流等实践和思维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肢体活动。可是有些老师把这句话片面理解成“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认为数学课上活动越多越好,从而把活动教学引入了歧途,使其缺失了“理性思考”的成分。

无感悟,活动了身体,休息了大脑”的尴尬局面。数学课所追求的活跃必须是思维的活跃,而不是肢体的简单运动。如果学生始终停留在实践操作的层面,未能在头脑中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则根本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这样设计: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第二环节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作用,理解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索,相信学生,让学生想、说、做、议;第三环节平均数的应用及用平均数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尽量少干预,以调控者身份出现,完全让学生自主尝试,自由讨论。最后,安排一道估计奥运金牌的开放题,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设计基本没有多余环节,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尝试,大胆地交流,在课中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设计的简约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朴而不实,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活动设计的简约一些,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胸藏千秋腹有底蕴,用简约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天堂”,让学生轻松地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老师越来越重视课堂的练习设计,大家一致认为练习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适度回归生活,关注动手实践,倡导拓展开放,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我们老师会费尽心思地设计一些纷繁复杂的习题,于是大量的看似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际问题、大量的智力挑战题纷纷涌入课堂。

如:我在复习“量的计量”时,结合我校教师暑假刚刚组织去了四川旅游,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乘客在飞机上听到这样一段话:“各位旅客,我是机长,感谢您搭乘我们航空公司第4537次航班由常州飞往四川九寨沟。我们现在的高度是A米,飞行速度是每小时B千米,预计在晚上C点D分抵达成都机场,飞行时间一共是E分钟。成都今天是晴天,温度是F摄氏度。感谢您的搭乘,祝您旅途愉快。”请你在文中的A、B、C、D、E、F处填上合适的备选数,每个备选数只能用一次,备选数为:50,24,10000,150,19,900。

这道习题的本意是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量单位,并能够正确运用。乍一看,练习题设计的颇具匠心,与生活联系的很紧密,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实际操作后却发现这道题的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作为小学生,有多少人乘过飞机?对飞机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有多少深切的体会?对成都的气候情况又了解多少呢?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就只能观察这些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和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填空,变成了一种纯技巧性的练习,根本没有深切体会到常见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违背了原来练习设计的意图。

于是,我改变了如此复杂的叙述,设计成另一种开放的形式:我们学过了一些计量单位,你会联系生活实际,编写一个数学故事或者一个数学童话吗?看谁能够准确、贴切地使用这些计量单位?在编写数学故事和数学童话的过程中,不仅考查学生对计量单位的掌握,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练习形式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就懂,而且练习开放度高,思维空间大,学生也乐于接受。

总之,“精”与“简”的课堂并非简单化的课堂,它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不只关注教者自己的精彩,而应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让我们用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筑简约的课堂,让课堂回归自然,让学生的心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简约课堂中,得到更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