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考地理复习的有效突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议高考地理复习的有效突破

韩群珍

韩群珍

摘要:本文就如何确定教学难点,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依据教育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如何突破地理教学难点作了一些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地理复习;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得新知。突破难点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教学难点本身也属于教学重点,是高考必考的主干知识,突破难点也为高考多出成绩打下基础。

一、了解学生学情、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关键点

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因学生的基础、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则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高三教师应着重了解学生对章节知识尚存哪些漏洞,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有哪些混淆片面之处,学生在感知、理解掌握、解题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抓住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点,关键点突破了,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在复习“地球公转与季节”知识点中、学生感到最大的难点莫过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了。从根本上讲,造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因此,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就成了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键。为此,布置学生自画一幅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正弦曲线”图,并标上两分两至日的日期,便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了。在此图上,只要学生能说出任意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大致纬度位置和运动方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就水到渠成了。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运用于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复习情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课件可用于整理地理知识系统、总结地理规律、分析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概括地理知识结构、归纳对比地理知识特征的异同、突显重点难点内容、促进地理复习落到实处、让学生全面理解高考地理各个考点、正确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形成清晰的记忆,特别是对于难点内容,通过动画演示进行难点突破。如在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这部分教材重难点多,如果只通过课本图示和语言的描述来讲述,学生很难想象黄赤交角的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在课前,笔者会精心制作一些动画课件,在课堂上配合教具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整个过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将难点轻松突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突破难点

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最基本的理念。也是高考的命题方向。所以,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存在于学生生活中、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地理知识挖掘出来并加以运用,会使学生自然地将新知识中的难点分解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深入地理解。如在复习地转偏向力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打开水龙头向塑料桶注水和水池放水,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漩涡,但漩涡方向相同吗?为什么?在复习地球上的大气时,如何解释谚语:“露重见晴天”和“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又如在复习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时,可设问:冬季和夏季相比,正午时人影有何不同?学校作息时间会作怎样改变?为何会改变?复习“农业”时,联系我们家乡蕉岭的“有机米”和“竹系杂交水稻”,探讨“有机米”的概念、生产条件,销售过程及发展前景。“竹系杂交水稻”的优点、效益和前景。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引用生活中的这些学生熟知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四、加强学科联系

地理是一门边缘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与中学所开设的其它学科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利用学生已知的其他学科知识来化解一些地理难点,能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如关于地球在近日点时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快,远日点时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慢。学生通常不明就里、死记硬背、容易出错。高三复习时若能用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学过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太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行星向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问题就化难为易了。又如在复习地球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时,我们可用数学知识:球面间任意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经过这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再如关于时区差的计算,很多同学不理解“同时区相减、异时区相加”,在复习中,笔者尝试用数轴问题来解决:假设零时区为数轴原点,东时区为正数,则西时区为负数,数值越大,时间越早,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降低了。再如复习气温的垂直分布时,笔者利用语文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描述这种现象。如果学生的地理复习是在原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对突破教学难点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巧用小实验

实验教学在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优势,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为学生提供了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的机会。对一些疑难的理论复习,如能在课堂上巧设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小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找出规律。如复习背斜、向斜的根本区别时,教师可用课本当教具,让学生把书本想象成地层,用两手挤压课本两侧,分别使课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对折,请学生观察课本一端中心和两翼书页的构成。学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构造的能力。再如,在学习“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时,设计如下实验:在地球仪上沿着一条经线滴一滴红墨水,地球仪静止不动时,会看见红墨水沿着经线方向流动;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时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即“男(南)左女(北)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眼、动脑构建知识、有效地突破难点。

六、总结规律、构建思维模式、突破难点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引导学生对凌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方法和规律,构建思维模式,突破难点。如在复习区域地理时,笔者采用(4W)四步分析法:1.在哪里?(区域定位)2.有什么?(区域特征分析)3.为什么?(区域主要热点分析)4.怎么办?(区域主要热点问题解决措施探讨)帮助学生建立区域地理知识分层式学习思维模型。又如复习等值线时,总结等值线的判读步骤是:一看极端值的大小,二看弯曲方向,三看疏密程度,再判断等值线的基本原则。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可归纳为“凸低则高,凸高则低”;“河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出的方向相反,而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出的方向相同”。当然,在教学复习中如能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那突破难点就是水到渠成了。

上述突破地理复习教学难点的策略,是笔者多年高三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确实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考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但是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就全当抛砖引玉吧!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八中学

邮政编码: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