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研讨

林丰珍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261300

摘要: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来说,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包括利用学生主体作用、生活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措施

一、利用实际生活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性和思维学的学科,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始养成的阶段,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很容易转移和减弱,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转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内化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丰富独特的生活经验,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但是相比遥远的陌生知识,学生更愿意和生活中真实接触过的事物打交道,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事物来引入学习内容,使得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学生对学习知识也不会再感到枯燥。

二、利用生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教学法也可以称为情境教学法,是指将生活中与课本相关的案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所以生活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老师要将与小学数学相关的生活案例应用课堂教学中。即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加减运算》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总结归纳出,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与“加减运算”相关的生活案例,如买蔬菜、水果及小吃等;然后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生活案例,将之设计成数学案例,如买蔬菜可以设计成“一斤蔬菜1元钱,小明妈妈先买了三斤蔬菜,但到最后因身上带的现金不够,退回了一斤,请问小明妈妈买了几斤蔬菜和花了多少钱”,老师在案例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使用加法怎么算?使用减法怎么算的?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计算结果,对计算吃力的学生给予指导,这样既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理是老师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及喜欢游戏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数学游戏,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游戏,以便于学生很快了解并参与到游戏中;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传达游戏规则,避免学生因误解游戏规则,导致学生游戏失败,致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瞎子猜物”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老师可以将该游戏应用于《图形》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在课前准备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及圆形等相似的图案模型,如用纸折叠的三角板、四角板等,或者使用正方形、长方形及圆形塑料板,然后放进只有一个小孔(刚好够小学手放进)的纸盒里。让小学生将手伸进去摸,但不让取出,最后问学生摸到是什么图形,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答出正确答案,则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学生如果在回答上有些迟疑,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和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学生如果完全回答不上来,则直接让学生将手中的图形模块拿出,并教学生认识图形,将“瞎子猜物”的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如,老师可以将“指令动作”游戏应用到《数字》课堂教学中,即老师先根据学生数学基础以及学生对数字的了解程度,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数字》教学的“数字”;然后制定一个动作游戏规则,如在1-20数字中,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即双数和单数,在此基础上选出20名学生,并将20名学生排号,即1~20号,当喊道单数时,排号为单数的学生起立,当喊道双号时,排号为双数的学生起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四、培养学生对数学美学的鉴赏能力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实数学是一门十分具有美感的学科,数学的严谨性和对称性等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对美感的追求,因此提高教学趣味性的最高境界和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美学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体会和欣赏数学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许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或者产生畏难心理,都是认为数学不像语文般具有浪漫的文化气息,可以引起学生很多美好的幻想,带给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也不像科学那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其实数学也具有其独特的美感。比如教师在《图形的拼组》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并且进行涂鸦,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感的魅力。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凡是适合的、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应该引入教学过程,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玩中学、在学中记,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