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辅导患者术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重切口引流、呼吸、四肢活动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做好术后在颈围保护下颈部及四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61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3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显微镜辅助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手术治疗优良率、临床相关指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后患者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的优良率(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等临床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40%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显微镜下辅助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术具有治疗优良率高、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镜 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术 颈椎间盘突出
  • 简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颈椎病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以椎间盘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以此构成对脊髓和供应脊髓血管的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因其极大的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常遗留难以恢复的后遗症而受到广大骨科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对近十年来在我院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疗效与病程、脊髓是否变性及术后是否行内固定的关系,为临床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髓功能障碍 病理基础
  • 简介:颈椎前路手术入路(anteriorcervicalspinesurgery,ACSS)是目前治疗各类颈椎疾患(创伤、退行性变、肿瘤等)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而吞咽困难是ACSS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7%~79%之间,甚至有文献报道其术后早期发生率高达88.8%。

  • 标签: 颈椎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吞咽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颈椎前路术的应用优势明显,颈椎前路术主要是颈椎病挤压脊髓或者神经根挤压严重导致的,神经根出现变性和水肿等情况,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治疗阶段,从颈椎的前部切口进去,将突出的间盘直接摘除组,在具体操作中,固定关节,颈椎的关节不能让颈椎关节失稳。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采取辅助方式进行治疗,将原神经根挤压和脊髓挤压,对水肿现象需要进行输液和消炎。在颈椎前路术治疗阶段,需要给予呼吸道管理护理。本次研究中分析颈椎前路术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对策。

  • 标签: 颈椎前路术 呼吸道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 4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21 例, 分析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及 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在 住院时间 的比较, 观察组 和对照组 患者 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在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的比较, 观察组 和对照组 患者 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骨折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作用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2月~2022年4月接纳的64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基于常规护理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2例,比对两组患者康复进程、颈椎功能及残障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所用时间均短于参照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NDI评分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性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与康复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脊髓性颈椎病患者84例,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采取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试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术后疾病改善情况优良的脊髓性颈椎病患者有37例,占88.09%,试验组中术后疾病改善情况优良的脊髓性颈椎病患者有40例,占95.24%,即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中的脊髓性颈椎病患者术后疾病改善情况更为良好,p<0.05。结论在对采取颈椎前路手术进行治疗的脊髓性颈椎病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加强康复护理,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脊髓性颈椎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提供颈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目标选择为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本次研究中按照1:1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以及观察组(56例),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分别为不同小组中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随后采用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为颈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硬脊膜囊形态和矢状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中患者明显更优,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为患者选择颈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对患者的脊神经受压迫状态进行改善,同时对患者的硬脊膜囊形态进行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颈椎后前路 手术治疗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方法 计入5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治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为2组,1组为基础组(n=28),1组为实验组(n=28);分别给予基础组、实验组两组以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最终干预效果。结果 在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于基础组(P

  • 标签: 颈椎骨折 颈椎前路手术 快速康复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46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CT证实植骨融合良好、全部为骨性愈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植骨愈合时间3个月~6个月(平均为3.5个月)。Frankel分级2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肯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腰椎 结核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脊柱结核的发病率近年来正逐年上升,上胸椎结核是脊柱结核治疗中的难点。以往常采用后外侧经胸膜外入路,但此手术入路存在病灶显露不充分、椎管减压不彻底、操作受限制等缺点。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12例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的患者,采用经胸腔前路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效果满意。

  • 标签: 上胸椎结核 内固定治疗 减压植骨 前路椎管 瘫痪 结核病灶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后颈部血肿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减少护理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9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重点观察呼吸道通畅和颈部血肿情况,及时发现颈部血肿,及时处理。结果术后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加强呼吸道通畅,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复杂,通过护士术前有效的宣教,相关的术前训练,对患者术后进行全面评估,术后严密观察呼吸形态、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及时发现颈部血肿,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显微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经验。均经前路行手术治疗,其中显微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59例,内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2例,显微镜下减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24例。结果术后随访3~52个月,平均23个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2例,占96.5%,稳定3例,占3.5%。24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病人术后随访X-线平片显示:颈椎过曲、过伸运动及生理曲度良好,与自体椎体融合良好。结论对中央型或神经根型椎间盘突出病人经前路行显微减压术,减压更加充分,并可减少对脊髓的损伤;椎间植入人工椎间盘可保留部分脊柱运动功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椎间盘移位 颈椎 颈前路减压 Bryan人工椎间盘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前路两种不同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方式创伤大小的比较。方法对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5例行前路小刨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R组),25例行常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S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起床活动时间、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近期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创伤大小的观察,R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起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好于S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平均12个月(6~24个月)随访,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前路小创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常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同样的效果,但该手术方法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手术创伤小。

  • 标签: 颈椎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颈椎骨折脱位是颈椎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较大暴力所致损伤,常伴有脊髓及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及四肢瘫,或残留神经功能损害。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具有复位良好、减压彻底、固定坚强的优点,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颈椎 骨折脱位 颈椎前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