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医学模式调整以及围产医学发展,在保障母胎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分娩镇痛,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课题。如何为产妇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镇痛策略是临床管理所需思考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通过查阅与整理相关文献报道,探讨药物性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非药物 分娩镇痛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帕金森运动症状改变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采用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症状。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症状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帕金森患者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其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药物治疗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外渗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将120例输液外渗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37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外敷,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最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0%,对照组35.2%;第二组4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外敷,观察组采用75%乙醇湿敷,最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4.2%,对照组40%;第三组39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外敷,观察组采用如意金黄散加麻油调敷,最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100%,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加麻油调敷治疗用于输液外渗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输液外渗 如意金黄散 麻油 外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麻醉镇痛与药物性分娩镇痛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妇产科产妇,共计50例,纳入时间段2020年1月~2020年5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组别不同运用的镇痛对策不同,对照组运用药物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等。结果:运用药物性分娩镇痛的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效果,此次研究对产妇使用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结果显示分娩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分娩时间有效缩短,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药物麻醉镇痛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司酮配伍不同药物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位术后宫腔残留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米司酮配伍加味生化颗粒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使用米司酮配伍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阴道出血的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实验组患者阴道出血的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的时长,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司酮配伍加味生化颗粒或黄体酮胶囊都可以有效治疗宫腔残留,但对术后宫腔残留患者使用米司酮配伍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的效率更高,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 米非司酮 药物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最佳证据总结。针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的问题,依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及专业协会网站,纳入神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及证据提取,并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纳入的证据进行分级及推荐级别判定。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3篇、临床决策2篇。最终从危险因素评估、筛查、药物预防、药物治疗、信息支持与健康教育、随访与评价、医务工作者培训7个方面汇总出39条最佳证据。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较为全面,医务人员可根据临床情境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证据,审慎、合理地进行证据转化与应用。

  • 标签: 谵妄 神经外科 非药物管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出现,群体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脆弱性更明显。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药物干预措施(NPIs)已成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也显著降低了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住院率。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具有其特殊性和挑战,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进而保护易感儿童,减少儿童健康系统的疾病负担。现对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NPIs的特殊性及呼吸道病毒感染NPIs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改善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 标签: 非药物干预 呼吸道病毒感染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世界数千万人生活。目前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绝大多数是以离子类机制拮抗癫痫发作,包括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或离子通道型受体。但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离子类抗癫痫机制越发成为各种难治性癫痫控制的关键,且相关药物已逐步实现临床转化。文中按已实现临床转化和尚处于临床前研究对各种离子类抗癫痫机制进行分类,着重介绍相关已实现临床转化的离子类抗癫痫药物在各种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包括依维莫司、大麻二酚、芬氟拉明、帕西伏尼、中链甘油三酯改良生酮饮食、阿那白滞素等。简要介绍部分临床前阶段的离子类抗癫痫机制如前列腺素、腺苷、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线粒体机制等。现阶段离子类抗癫痫药物研究已达到转化瓶颈,很难再实现机制上的较大突破,而许多离子类抗癫痫机制尚未实现临床转化,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部分离子类抗癫痫机制可能已经涉及癫痫发生的根本机制,或许是未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曙光。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药物 难治性癫痫
  • 简介:信息技术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GLP管理思想,保证产生的研究资料全息性,真实、完整、可靠,不易消除,可追朔性和多重关联性,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药物临床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的证据价值,也可独立进行资料的证据性校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优越性.

  • 标签: GLP 信息系统 美FDA ICH 非临床研究 计算机信息
  • 简介:病理学诊断中特殊染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长期的改进与创新特殊染色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组织成分进行染色,使组织病理学评价更加完善精确。临床药物评价中常用的特殊染色法有结缔组织染色的Masson三色染色法、肌肉染色的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糖原染色的过碘雪夫染色法、脂质类染色的油红O染色法、色素类染色的Masson-Fontana染色法,以及神经组织染色和病理沉着物染色等,综述特殊染色的主要内容及应用中注意事项。

  • 标签: 特殊染色 药物评价 过碘雪夫染色法 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 油红O染色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米司酮治疗妇科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至 2019年 3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5-Fu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有( P< 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米司酮药物,具备安全、便捷以及疗效高的优势,若是能够尽早用药,患者的疗效就会更高,患者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异位妊娠临床治疗米非司酮妇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