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联合应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后者联合应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尿素氮及肌酐等肾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心绞痛、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11.9%)相比于对照组(26.2%)明显下降,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其进行治疗,可充分促进其肾功能的改善,充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胸膜透析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126例肾性骨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磷、血iPTH改善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磷、血iPTH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肾性骨病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透析联合米多君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HD)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室维持血液透析半年以上、入选前透析过程中有超过50%的次数中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患者10例,所有观察对象均按原透析方案行3周的透析,给予米多君联合低温透析治疗,实施8周,共120次,观察透析前、后血压,透析中每半小时测血压,测量患者透析前后体温,并记录低血压发生的次数及时间、伴随症状及采取的相应护理干预。结果从低血压发生时间看,透析4h时出现低血压的比率较高,可能与有效的血容量减少有关,透析0.5h的低血压有可能与年龄、原发病及血管钙化有关。米多君联合低温透析治疗的总有效率达83.3%。结论对于维持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选用低温透析联合米多君的治疗方案,可减少低血压的出现,使血液透析的继续进行,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米多君 低温透析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H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发生骨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治疗组进行HP+HD治疗,对照组进行HD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接受一次血液灌流。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4h后结束,每周透析2~3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甲状旁腺素及临床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甲状旁腺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HD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疗效优于HD。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流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尿毒症患者中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5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25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尿毒症患者 疗效比较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后患者BMP9、BMP7、BMP3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能够改善骨形态,改善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6.25%,观察组(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缓解骨痛症状并优化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毒症患者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后,对患者高磷血症的改善情况,给临床治疗提高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2例患者应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的42例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液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磷离子、钙离子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高磷血症,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血液透析 结肠透析 尿毒症 高磷血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尿毒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8例。A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B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的溶质水平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前后的血磷、β2-微球蛋白、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下降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取得了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3到2021-3期间从我院选取一共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钙磷乘积和血磷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和血磷水平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和血磷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改善了患者的钙磷乘积和血磷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高磷血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透和常规血透对慢性尿毒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20.07本院收治的慢性尿毒症共92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开展常规血透治疗)和观察组(开展高通量血透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常规血透对比,高通量血透对慢性尿毒症疗效更佳,能减少并发症出现。

  • 标签: 慢性尿毒症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肾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终末期肾病(ESRD)治疗中,采取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ESRD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SCr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入院时间设定为2020年2月到2021年9月,将研究对象选定为40例我院收治的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钙磷乘积、血磷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钙磷乘积、血磷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钙磷乘积、血磷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高磷血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对比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给予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对患者体内堆积的毒素有效降低、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肾功能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中会出现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现在就探讨一下若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此类患者的血压的影响。方法:在本院血液透析科选择6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并且伴随着高血压疾病,将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观察组则是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采取血液灌流。对比两组血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都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长期血液透析伴随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治疗 高血压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运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合并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50例)血液透析治疗,给予观察组(50例)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Scr、PTH、β2-MG、BUN水平变化、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相比对照组的72%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PTH、β2-MG、BUN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肾性骨病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衰竭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治疗62例肾衰竭患者,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参照组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临检结果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效果十分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衰竭 治疗效果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