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证候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根据透析期间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观察组(有低血压者40例)和对照组(无低血压者40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血流量、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率、透析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尿素、PTH、肾素的差异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中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提高血流量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流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血透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以便为我院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的预防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3月476例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患者以及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在我院住院的46例血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76例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血流感染46例,发生率9.6%;共分离培养50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33株,占比6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革兰氏阴性杆菌17株,占比34%,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留置时间,插管部位,基础疾病明显相关(P<0.05),经验性予以万古霉素封管及全身抗感染治疗89.1%的导管得以保留。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缩短留置导管时间,尽可能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可有效降低感染率,采用万古霉素封管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可有效保留导管。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封管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探讨血流剪切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评估。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为68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48例健康体健者,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硬化斑块将研究组及对照组再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最大剪切率(SR),同时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记录HD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颈动脉SR、血管内皮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斑块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研究组斑块阴性组低于对照组斑块阳性组,(P〈0.05),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年龄、C-反应蛋白高于阴性组。结论SR减低是血液透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是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发生和进展的特征之一。

  • 标签: 剪切率 颈动脉硬化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构建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通路中心移除TCC的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用于模型建立)和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参照2019年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CRBSI诊断标准,将训练集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分析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变量的比值比(OR)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验证该模型的评估能力。结果共纳入254例HD患者。训练集179例,男女比例为1.36∶1,年龄(55.81±15.95)岁,中位透析龄18(8,27)个月,中位TCC留置时间15(5,24)个月,确诊CRBSI的HD患者有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2.711,95% CI 1.174~6.258,P=0.019)、3个月内导管相关感染史(OR=3.674,95% CI 1.541~8.760,P=0.003)、1个月内护理干预≥4次(OR=3.128,95%CI 1.343~7.283,P=0.008)和中心静脉病变(OR=2.572,95%CI 1.130~5.854,P=0.024)是HD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变量的OR值取整转化为风险模型的赋分值,在训练集中将各个因素对应的分值相加得到风险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0.683~0.839),最大约登指数为0.461,此时对应的截断值为6分,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56.1%;在验证集中验证该模型,AUC为0.794(0.674~0.914),截断值为6分时,敏感度为61.6%,特异度为82.5%。结论合并糖尿病、3个月内导管相关感染史、1个月内护理干预≥4次和中心静脉病变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RBSI预测具有良好的效能,可为HD患者发生CRBSI的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肾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预测模型
  • 简介:摘 要: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血流不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2020 年 8 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透析患者360 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 男 219 例、女 141 例,年龄 19~85 岁、平均(65.3±4.7)岁,插管部位为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导管贴壁 152 例、导管内血栓形成 184 例、导管塌陷 16 例、导管扭曲 5 例、导管位置异常 3 例。结论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 360 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流不畅原因分析及护理,可以降低透析中凝血的风险,保证足够多的透析时间和更加充分的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为探讨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我科透析患者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318例患者血流量不足200ml/min的患者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8例患者中,男188例,女1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97例,药物中毒1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1例,其他肾功能衰竭患者157例。共行血液透析4890例次,血流量100ml/min为56例次,101~150ml/min为268例次,151~199ml/mn为1200例次。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流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作用。方法:抽取岳池县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抽取4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导管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呈更低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血流量及穿刺部位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于血液透析内瘘穿刺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对照组患者采用绳梯穿刺。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5%,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组织皮下红肿、硬结、条索、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0%,P<0.05。结论绳梯穿刺和钝针扣眼穿刺均未对透析血流量造成明显影响,但钝针扣眼穿刺对患者穿刺部位组织的损伤较绳梯穿刺轻,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绳梯穿刺 钝针扣眼穿刺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流量大小对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15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设为200ml/min,透析12次后再设为250ml/min,透析12次后进入洗脱期,设为200ml/min透析24次,再设为300ml/min透析12次。每次透析4h,每周3次。观察每种血流量时的单室模型Kt/V(spKt/V)、尿素清除率(URR),观察试验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心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血流量的增加,spKt/V和URR值越高,透析越充分。血流量分别为200ml/min、250ml/min、300ml/min时的spKt/V值分别为(1.44±0.04)、(1.58±0.05)、(1.85±0.20)(1.44比1.58,1.44比1.85,均P〈0.05),URR值分别为(69.01%±3.88%)、972.23%±4.26%)、(76.06%±4.82%)(69.01%比72.23%,69.01%比76.06%,均P〈0.05)。试验后的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压积较试验前增加(107.60g/L比92.20g/L,31.65fl比28.53fl,均P〈0.05)。试验前后的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随着血流量的增加,透析越来越充分,不会对心功能产生明显不良影响,且可以改善贫血状况。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量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功实施的关键。隧道式Cuff血液透析导管(TCC)是内瘘成熟障碍情况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TCC使用中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使用TCC的患者发生CRBSI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透析 隧道式cuff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几率,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减少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出现几率,延长深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住院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10%(4/40),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0%(8/40),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急性肾衰或终末期肾病患者给与集束化护理所起到的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样本选取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内来本院进行手术的106例的患者,平均随机分配为各53例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与行集束护理的观察组。最终统计对比导管留置天数和感染率。结果 导管留置天数方面观察组更短,比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衰竭 终末期肾病 集束化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0%(18/2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0%(14/20),观察组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5%(1/20),观察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留置导管时间为(73.48±6.42)天,对照组的留置导管时间为(51.40±5.70)天,观察组的留置导管时间比对照组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使留置导管时间延长,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效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患者在行血液透析中出现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 方法:回顾我院在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7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出现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 结果:其中影响患者治疗中出现血管通路的因素有穿刺、护理不当、低血压、导管因素和内瘘血肿5方面,根据分析的结果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案,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后的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出现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结论: 使用急诊护理流程的方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中,能缩短患者的相关急救时间,提高急诊和救治的效率,且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血流量不足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患者在行血液透析中出现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 方法:回顾我院在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7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出现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 结果:其中影响患者治疗中出现血管通路的因素有穿刺、护理不当、低血压、导管因素和内瘘血肿5方面,根据分析的结果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案,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后的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出现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结论: 使用急诊护理流程的方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中,能缩短患者的相关急救时间,提高急诊和救治的效率,且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血流量不足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且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 143例研究对象,共7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OR值为2.59,95%CI 1.18~5.68)、置管次数(OR值为10.02,95%CI 5.93~16.92)、股静脉置管(OR值为1.73,95%CI 1.32~2.25)、年龄(OR值为1.94,95%CI 1.50~2.51)、合并糖尿病(OR值为2.58,95%CI 2.03~3.29)以及血红蛋白水平(OR值为1.61,95%CI 1.18~2.1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股静脉置管、年龄、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水平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关系有待纳入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且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 143例研究对象,共7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OR值为2.59,95%CI 1.18~5.68)、置管次数(OR值为10.02,95%CI 5.93~16.92)、股静脉置管(OR值为1.73,95%CI 1.32~2.25)、年龄(OR值为1.94,95%CI 1.50~2.51)、合并糖尿病(OR值为2.58,95%CI 2.03~3.29)以及血红蛋白水平(OR值为1.61,95%CI 1.18~2.1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股静脉置管、年龄、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水平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关系有待纳入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