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对2014-2016年区试7个品种进行试验,旨在鉴定评价马铃薯新品种在我市种植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和块茎品质等综合性状,为更好地发挥马铃薯在当地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马铃薯 综合性状 分析
  • 简介:遗传题作为高考必考题,命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针对"基因互作"方面的遗传题,巧用配子组合数及性状分离比能快速解题.

  • 标签: 生物复习 配子组合数 性状分离比 解题技巧
  • 简介:摘要本文就对酸枣仁炮制加工方法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做一简要综述,为其以后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酸枣仁 炮制加工 伪品 性状鉴别
  • 简介: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大幅度增长。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是多个基因、各种遗传效应的综合作用,本文对玉米主要植株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分析。

  • 标签: 玉米 农艺性状 SSSL测交群体 杂种优势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街头无偿献血员中HIV感染的状况,杜绝高危人群献血,降低经输血传播HIV的风险,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方法统计6年来本市街头献血员的血样标本80244份,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国产试剂,应用ELISA法对同一批献血员进行抗-HIV筛检,初筛、复试抗-HIV阳性样本报送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确证。结果报送市、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抗-HIV阳性反应性血样,有10名献血者被确证为HIV感染者。6年中平均感染率为0.0125%。结论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在街头无偿献血队伍中出现。为了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采供血机构必须加强献血者HIV检测,并大力发展低危固定献血者队伍,杜绝HIV经血液传播。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HIV 感染状况。
  • 简介:桑蚕原种“湘·7的母蛾二重交试验结果表明;母蛾重交两次比单交一次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加,不良卵率有所下降。母蛾与一雄蛾交配1小时后再与另一雄蛾交配3.5小时的交配方式,与对照单交4.5小时相比.其单蛾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幅分别达10.98%和11.16%,不良卵率下降13.93%。

  • 标签: 母蛾 桑蚕 良卵率 产卵量 性状 原种
  • 简介:本文采用性连锁模型进行分析得知,杂种优势率是与杂交种的显性效应。亲本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性连锁加性效应有关的复杂函数;正反交之间以及雌雄间杂种优势率的开差,是由性连锁加性效应的作用引起;超亲杂种优势率由于分子部分还要涉及两个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所以其变异幅度比杂种优势率大。

  • 标签: 杂种优势率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性连锁加性效应
  • 简介:选取5份云南地方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和6份自育香型软米保持系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配制成30个组合,采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分析云南香型软米11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南香型软米多数农艺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加上位性效应、加性×环境效应、显性×环境效应的影响,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单株产量受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加上位性效应、加性×环境效应、显性×环境效应的影响;株高、有效穗的遗传率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其他性状的普通狭义遗传率和互作狭义遗传率均达极显著水平;产量构成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加上位性、加性×环境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显著。

  • 标签: 香型软米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遗传率 遗传相关
  • 简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土壤采集于常年种植豆科蔬菜田块,对其进行实地调查与样品采集。根据所采地块的地势高低、土壤贫瘠情况把田块分为3个地块,采用五点采样的方法,用土钻采取12~20cm深处的土样,然后将取回的土样放阴凉处风干,去杂,使各个样品分别混匀,分别过1mm、0.25mm筛,混匀装瓶,以供试验之用。

  • 标签: 蔬菜土壤 豆科蔬菜 施肥对策 理化性状 试验材料 样品采集
  • 简介:通过对2001年和2002年两a对海南冬季辣椒品比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在辣椒的果纵径和果横径遗传中存在超亲临界点,亲本果横径或果纵径的差值小于相应的超临界点时,其后代的果横径或果纵径出现超亲优势.果色、果面特征的遗传规律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果头遗传以大头为显性.

  • 标签: 辣椒 横径 遗传表现 杂交一代 外观性状 超亲优势
  • 简介:为了贵州下司犬的进一步保种选育,为开发利用下司犬积累基础资料,探究贵州下司犬生长规律及肉用产肉性能,试验采用屠宰测定方法测定其屠宰性能及下司犬肉质性能、肌肉品质等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下司犬净肉率74.00%,肉质水分含量为69.76%,肌内脂肪含量为3.46%,蛋白质含量为19.26%;对下司犬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其氨基酸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均较优,符合FAO/WHO公布的氨基酸理想模式。

  • 标签: 贵州 下司犬 屠宰性能 肉质性能 肌肉品质
  • 简介: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白桦为研究群体,通过分析其中有代表性的100株个体的纤维长度与RAPD分子标记间相互关联性,筛选出一条与长纤维长度相关性系统为0.6144、显著性达1%水平的片段"BFLR-16",对此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后,并将其转化成与长纤维性状相关的SCAR标记。此标记对长纤维白桦的鉴定效率高达92%,说明此SCAR标记对长纤维个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控制纤维性状长度的基因高度连锁,它的存在与白桦纤维长度的增加有明显的相关性。图6参16。

  • 标签: 白桦 RAPD 长纤维性状 SCAR
  • 简介:以15个菠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力测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菠菜主要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菠菜单株质量与株高、开展度、叶面长、叶面宽、最大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叶柄/全长都存在正向相关;单株叶片数对单株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65,其它性状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最大叶面积(0.231)、叶面宽(0.229)、开展度(0.127)、叶长(0.102)、株高(0.054)、叶柄/全长(0.047)。

  • 标签: 菠菜 性状遗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 简介:探讨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检测豌豆蛋白质、淀粉、脂肪和总多酚含量的可行性。用化学方法测定190份豌豆种质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以及总多酚含量,采集其子粒与粉末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两种光谱与成份含量预测模型。豌豆粉末模型结果优于子粒模型,其中蛋白质和淀粉的粉末模型的预测残差(RPD)为5.88、5.82,相关系数r2达到0.99、0.99,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对其中产地信息详细明确的150份豌豆种质的品质性状与产地进行两步聚类分析,明确得到3种类型,其特点分别为:类群1低蛋白质含量,类群2高总多酚含量,类群3高蛋白质、高淀粉和高脂肪含量。进一步分析了豌豆品质性状随播种期、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豌豆种质资源的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快速筛选鉴定,聚类分析结论、地理坐标与播期对豌豆种质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规律,都可为收集高品质性状豌豆种质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豌豆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聚类分析 地理坐标
  • 简介: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刚性桩复合地基为核心,分析刚性复合地基承载性状,了解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问题,优化设计,保证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刚性桩 复合地基 承载性 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中药材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通过对药材的来源、性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有效的鉴定。

  • 标签: 中药材 鉴定 来源 性状
  • 简介:应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得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产卵数、蛹重和结茧率几个性状均属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在上位性效应中,前六个性状均为显性×显性,蛹重为加性×显性和显性×显性,而结茧率则为加性×加性。

  • 标签: 家蚕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