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阴阴道假酵母病主要应用药物的体外药效学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感染患者进行体外药效学分析。结果从100例患者体内分离出160株病原,80例RVVC试验敏感制霉菌素74例、克霉唑73例、酮康唑71例、咪康挫58例;80例VVC试验敏感制霉菌素77例、克霉唑72例、酮康唑68例、咪康挫42例。结论外阴阴道假酵母(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RVVC)对制霉菌素、克霉唑、酮康唑敏感性比较高,对咪康唑敏感性比较低。制霉菌素、克霉唑、酮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外阴 阴道 假丝酵母菌病 药效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200例,记为Ⅰ组和Ⅱ组,Ⅰ组采用革兰染色方法检验,Ⅱ组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比较Ⅰ组和Ⅱ组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收治的20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在利用Ⅰ组进行检验,其中阳性患者140例,阳性率62.5%,而Ⅱ组的检验中,其中阳性患者170例,阳性率占85.3%。由此可见,Ⅱ组检验效果比Ⅰ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分别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和革兰染色方法检验,其结果显示,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效果明显优于革兰染色方法检验效果,但两种检验方法均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不同检验方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54例,采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及综合优质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8.15%,护理满意度为96.30%。结论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时,采用综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臭氧妇科治疗仪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的护理中施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入本院门诊,共800例。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护理B组接受门诊常规护理,护理A组在门诊常规护理上采取健康教育,每组各400例。对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凸显高于护理B组(P<0.05)。结论:在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的门诊护理中施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门诊护理 健康教育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临床价值
  • 简介:<正>(一)在19世纪70年代前,缫丝生产完全是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一统天下,蚕桑业与缫丝业一直牢固地结合于小农经济的内部,停留在小农个体经营的阶段,尚未出现养蚕与缫丝相分离的现象,正如日本学者铃木智夫教授所指出的:“蚕户各自以收获之成茧,直于自家缫丝,而以生丝出售,向无缫丝与养蚕离分之观念”.在中国农村手工缫丝业广泛发展的基础上,1874年,侨商陈启源于广东南海县开办继易隆缫丝厂,使用法国式共拈车,又设置锅炉,输蒸汽于茧盆,代替炭火煮茧.如此一来,据说工效提高许多,“一人可抵十人之工”,而且所缫生丝粗细均匀,售价提高,“期年而获重利”,引得时人分外眼热,竟相仿效.到1894年时,广东全省先

  • 标签: 土丝 清末民国 桑蚕丝 丝织业 丝生产 江浙地区
  • 简介: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白念珠生物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大蒜素对白念珠生物形成及细胞黏附的影响;血清芽管计数法评价大蒜素对白念珠芽管形成的影响。结果低浓度(4μg/mL)和高浓度(64μg/mL)大蒜素对白念珠生物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23.0±1.1)%和(95.6±0.3)%;32μg/mL大蒜素对早期(0h)、中期(12h)及成熟期(48h)生物的抑制率分别为(88.5±0.5)%、(63.3±0.8)%和(52.3±1.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大蒜素(4~32μg/mL)对培养30min、60min、90min、120min的白念珠细胞黏附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空白对照组芽管形成率为(91.2±1.6)%,64μg/mL大蒜素组为(2.2±1.2)%。结论大蒜素对体外白念珠生物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白念珠菌 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阳性肺炎克雷伯血流感染患者的感染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125例肺炎克雷伯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炎克雷伯是否存在生物,将所有患者分为生物阳性组(n=81)和生物阴性组(n=44)。生物阳性组根据3个月预后分为死亡组(n=17)与存活组(n=64)。分析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物阳性肺炎克雷伯血流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25例患者共分离125株肺炎克雷伯,其中生物阳性81株(64.80%)。耐药性分析发现,生物阳性肺炎克雷伯对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生物阴性(χ2=5.94、4.03、5.05和4.1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前3个月内行气管插管(OR=3.460,95%CI 2.890~14.445,P<0.05)和应用免疫抑制剂(OR=6.945,95%CI 1.160~21.567,P<0.05)为生物阳性肺炎克雷伯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前3个月内使用替加环素(OR=4.886,95%CI 1.123~21.263,P<0.05)为生物阳性肺炎克雷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有创操作,降低生物阳性肺炎克雷伯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生物膜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对白念珠(Candidaalbicans)生物及芽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XTT还原比色法观察Tet对C.albicans成的影响;将0.01、0.1、1μmol/L的Tet分别与C.albicans悬液共同孵育,显微镜下计数芽管形成率。分别设阳性对照组(两性霉素B与白念珠悬液共孵育)和阴性对照组(白念珠悬液中不加Tet),试验重复5次。结果Tet各剂量组对C.albicans生物及芽管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中1μmol/L的Tet对C.albicans生物及芽管形成的抑制率最高,C.albicans生物及芽管形成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1μmol/L的Tet组生物及芽管形成率低于0.01及0.1μmol/L组(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t对体外C.albicans生物及芽管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粉防己碱 白念珠菌 芽管 生物膜
  • 简介:白念珠易于在医学植入材料上形成生物,生物较其游离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并对传统的抗真菌药耐药。该文就近年来抗白念珠生物的药物及生物形成的抑制性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生物膜 抑制
  • 简介:摘要:白念珠是最常见的与免疫和医学受损患者的生物形成有关的真菌,现在已经确定生物的形成是念珠病期间的一个主要毒力因子。白念珠生物的形成是一个高度调控和协调的过程。白色念珠引起的念珠病可表现为皮肤、粘膜或深层器官感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白色念珠的主要治疗药物为唑类,但同时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最严重,研究其耐药机制对于白色念珠的治疗有很大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11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给予对照组达克宁栓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中药 熏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比外阴阴道假酵母病(VVC)少见,但因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是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目前尚无成熟治疗方案,其反复发作是治疗的难点。因此对RVVC的发病特点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对于深入了解RVVC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主因面部水肿性红斑6余年,左手及左前臂结节1余月,于2007年1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伴发热、乏力、多关节间歇性疼痛和雷诺氏征阳性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红斑狼疮 系统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性阴道炎(RVVC)病原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3年5月期间,对在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163例RVVC患者进行实验室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检测,其中含妊娠患者40例。感染白假酵母135例,光滑假酵母19例,近平滑假酵母6例,热带假酵母3例。40例妊娠合并RVVC中,感染白假酵母35例,光滑假酵母9例,近平滑假酵母1例,热带假酵母0例。22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RVVC者中,感染白假酵母12例,光滑假酵母5例,近平滑假酵母0例,热带假酵母0例,并对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VVC感染病原体中,82.8%为白假酵母,17.1%为光滑假酵母,近平滑假酵母,热带假酵母等。妊娠期RVVC感染病原体中,87.5%为白假酵母,12.5%为光滑假酵母,近平滑假酵母,热带假酵母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RVVC感染病原体中,54.5%为白假酵母,22.7%为光滑假酵母,近平滑假酵母,热带假酵母等。结论RVVC感染病原体中,白假酵母为主。妊娠期与非妊娠期RVVC感染病原体类型和分布比较P>0.5,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纯妊娠期RVVC与合并糖尿病妊娠期RVVC感染病原体类型和分布比较P>0.5,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纯妊娠期RVVC感染病原体以光滑假酵母为主;糖尿病妊娠期RVVC感染病原体以白假酵母为主。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药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因患有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药物治疗,即保妇康栓放置于阴道穹窿部,给予观察组联合药物治疗,即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口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半年后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44例,好转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31例,好转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有2例复发,对照组有14例复发,观察组的半年后复发率4%与对照组28%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采用保妇康栓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复发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 标签: 保妇康栓 伊曲康唑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