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4年期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酵母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抗假酵母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分离的1361株假酵母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361株假酵母,菌种分布前三位依次为白假酵母945株(69.4%),热带假酵母144株(10.6%),光滑假酵母134株(9.8%)。标本来源分析,假酵母检出率以痰液标本为主,检出率为47.9%,其次为尿液标本,检出率为21.9%;科室分布分析,呼吸科分布最多,为20.1%;年龄段分布主要在60岁以上人群,分离率为73.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假酵母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假酵母的菌种分布逐年在发生变化,目前院内感染虽然仍以白假酵母为主,但光滑假酵母、热带假酵母的感染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检验科室应重视和加强假酵母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这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感染 抗真菌药物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例诊治分析,并比较临床常用方法的准确率和疗效,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和阴道局部两种方式给药。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和真菌培养,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具体用药方案,停药后随访1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阴道真菌培养40例患者白色假酵母感染占总患者数的77.5%,光滑假酵母感染占17.5%,新型隐球菌和酿酒假酵母均占2.5%;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患者达到痊愈标准后停药。停药后1年进行疗效评价总治愈率为82.5%,无效为17.5%,复发率为7.5%,对无效及复发患者按原治疗方案治疗,5个疗程后治愈率为80%,复发率为5%。结论通过研究数据证实白色假酵母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主要病原,通过阴道分泌物的药敏试验选择药物治疗并进行疗效巩固,同时使用阴道内乳酸杆菌调节阴道内的群平衡,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诊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酮康唑片、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VVC患者随机分为A组酮康唑片、B组硝酸咪康唑栓并进行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A组、B组治愈率、有效率为100%,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A组为6.06%(4/66),B组为36.36%(24/66)。复发率A组、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组达到显效快,复发率低的治疗效果,有益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积极防治VVC减少复发,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假丝酵母菌病 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外阴阴道假酵母病妇科的治疗方法及价值,分析了女性比较容易感染的妇科疾病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常见症状,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介绍常见的妇科疾病,普及女性的健康知识和生活知识,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女性,妇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达克宁栓用于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达克宁栓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治疗的12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一位患者按照就诊时间进行排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60例)给予达克宁栓治疗;参照组(n=60例)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达克宁栓 治疗有效率 常规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年龄、疾病情况、并发症等因素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200例作为参考对象,按照人数结合以上指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臭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进行治疗;对比药物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异常反应发生率、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臭氧对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较之对照组高,存在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异常反应的概率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症状积分消失时间更快,P<0.05。

  • 标签: 臭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阴道假酵母患者应用重建阴道微生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 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90例阴道假酵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真菌治疗、实验组采取重建阴道微生态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假酵母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建阴道微生态治疗 阴道假丝酵母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5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研究组142例,用制霉素阴道栓1枚/d,放置阴道深部连续7d,月经前后1周内再使用乳酸阴道胶囊2粒置于阴道深部,连续7d。对照组143例,用制霉素阴道栓l枚/d,放置阴道深部连续7d,,观察用药后1周、4周、8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用药1周后复查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8.5%、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8周后复查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40%、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素阴道栓和乳酸阴道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效果满意且复发率低。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 复发性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女,6岁,以“反复腹痛1月余,黏液便10d”为主诉,于2016年11月10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消化科。患儿3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为40℃,热型无规律,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标签: 假膜性肠炎 艰难梭菌感染 消化科 黏液便 血常规检查 热型
  • 简介:摘要报道2例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合并皮疽诺卡(Nocardia farcinica)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病例1因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运动障碍就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颅内占位,核素扫描提示脑脓肿。脓液培养为皮疽诺卡。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病例2因咳嗽、发热入院,胸片提示胸腔积液,穿刺液培养为皮疽诺卡。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皮疽诺卡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出现多部位感染灶,临床表现多样,积极行脓液引流加抗感染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复方磺胺甲噁唑为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细菌感染 肺炎,细菌性 皮疽诺卡菌
  • 简介: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脂多糖(LPS)对阿萨希毛孢子生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00~0.1μg/mL)铜绿假单胞脂多糖与阿萨希毛孢子共培养后,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的形态学变化,并利用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生物生成量的变化。结果与生长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铜绿假单胞LPS对阿萨希毛孢子生物的生成具有菌株差异性和LPS浓度依赖性。其中,黏附阶段(2h),各浓度组铜绿假单胞LPS对生物形成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生物形成阶段(24h),与生长对照比,100μg/mL、10μg/mL、1μg/mL的铜绿假单胞LPS对阿萨希毛孢子的生物形成的抑制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作用。而在生物成熟阶段(48h),只有100μg/mL的铜绿假单胞LPS对阿萨希毛孢子的生物形成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倒置显微镜下,实验组菌丝形成明显受到抑制,以孢子相为主。结论铜绿假单胞脂多糖可以通过抑制阿萨希毛孢子菌丝的形成来减少生物的形成,并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以24h时,100μg/mL作用最为显著。

  • 标签: 生物膜 脂多糖 阿萨希毛孢子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局部使用制霉菌素加上乳杆菌活胶囊。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治疗有效率升高复发率降低。结论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治疗使用制霉菌素加上乳杆菌活胶囊疗效满意。

  • 标签: 妊娠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者尿液标本分离的假酵母属等真菌的感染特点、分布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为例,并从患者送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35株假酵母属,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了135株真菌,主要是以白色假酵母为主,共有102株占75.55%;主要分布以综合康复科为主,一共76株占总数的56.29%;白色假酵母、光滑假酵母、热带假酵母等对两性霉素B敏感,并且敏感率为100%。结论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现代医疗行为的干扰,尿路感染的假酵母的发病率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选择正确的抗真菌药物和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能更好的进行控制真菌引起的感染。

  • 标签: 假丝酵母菌属 分析 泌尿系统 感染
  •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假酵母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病。多由白色假酵母所致。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此寄生,但量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当全身或阴道内菌群失调、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阴道局部组织细胞免疫力降低时,假酵母大量繁殖呈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本病易复发,如一年内发作4次或4次以上,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简称RVVC2。近年来,由于女性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该病有逐年增长趋势。总结一套有效的根治VVC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水平。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体检人群中阴道假酵母的分布情况,以便为临床医学的研究与治疗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与治疗依据。方法使用生理盐水对确诊患有阴道假酵母病的102例患者进行试验检测,分析阴道假酵母的分布情况。结果致病菌种包括白假酵母,热带假酵母,近平滑假酵母、克柔假酵母等四种,外阴道占比为74.51%;内阴道占比为25.49%。结论在阴道假酵母病中的假酵母分布情况来看,外阴道分布占比与内阴道更高,因此应根据它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妇科体检 阴道假丝酵母菌 外阴道 内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酵母病(VV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VVC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引起VVC的致病菌种类。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氟康唑(A组)和酮康唑(B组)治疗。连续用药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中致病菌为白色假酵母151例、热带假酵母14例、近平滑假酵母8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引起VVC的致病菌以白色假酵母为主,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后临床疗效均较满意。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氟康唑 酮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阴阴道假酵母病在临床护理中的特点和效果。方法对我门诊2013年3月至7月治疗的94例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护理得当,疾病治愈率高,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对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知识的认识,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督促其建立遵医行为,共同参与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阴道胶囊配合凯妮汀阴道片用于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妊娠妇女。采用凯妮汀阴道片治疗作为对照组,乳酸阴道胶囊和凯妮汀阴道片联合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2.9%,对照组治愈率65.7%,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2.9%,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乳酸阴道胶囊和凯妮汀阴道片联合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疗效显著。

  • 标签: 凯妮汀 乳酸菌 妊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妊娠并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用中药外洗阴道,对照组以2%的碳酸氢钠溶液外洗阴道。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是7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妊娠并外阴阴道假酵母病。疗效可以肯定。

  • 标签: 妊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中药